【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丝油剂槽
[0001]本技术涉及纺丝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丝油剂槽。
技术介绍
[0002]在化纤行业中,生产聚酯涤纶长丝纤维过程一般是在纺丝工序进行上油,以此来保证丝束的可纺性及产品质量,所使用的油剂是先通过油剂房进行配油,配好的油通过输送泵输送到纺丝设备后的油剂槽,油剂槽中的油为每个纺位进行供油,油剂槽一般都设有过滤网,过滤油剂中的杂物及腐败物,通常过滤网为竖插式过滤网,这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当时间太久过滤网堵塞,更换过滤网时,需要先把油剂槽中的油排放干净后来更换过滤网,过滤出的杂质及腐败物一直存留在油剂罐底部,清理困难,更换过滤网时容易导致纺丝断油,且过滤出的杂物长时间浸泡在油剂中,影响纺丝质量;另外送油管与进油管之间连接一般采用软管靠卡箍锁死,时间久了加上供油压力容易导致卡箍松动,从而导致连接处漏油问题;常用的油剂罐底部是平面底部,很容易存在死角,死角处的油剂会长时间停留,导致油剂质量变差。
[0003]因此,研究一种纺丝油剂槽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丝油剂槽,包括油剂罐(13)、进油管(8)、出油管、回油管(9)和过滤网,进油管(8)与送油管(14)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为单双层过滤网(1),所述单双层过滤网(1)包括单层过滤网和双层过滤网,单层过滤网和双层过滤网由竖直的隔板(15)隔开,且单层过滤网和双层过滤网均与隔板(15)垂直;油剂罐(13)内壁设有凸出的卡槽,单双层过滤网(1)卡在卡槽中;进油管(8)和回油管(9)位于油剂罐(13)上部,进油管(8)连通至单层过滤网所在区域,回油管(9)连通至双层过滤网所在区域;出油管位于油剂罐(13)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其特征在于,油剂罐(13)由圆柱形罐身和倒圆锥形罐底组成,所述圆柱形和所述倒圆锥形的底面圆大小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丝油剂槽,其特征在于,单双层过滤网(1)包括一圆形过滤网(19)和一半圆形过滤网(20),圆形过滤网(19)和半圆形过滤网(20)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由圆形支架(17)、半圆形支架(18)、竖直的隔板(15)和竖直的连接柱(16)构成,隔板(15)底端与圆形支架(17)相连,且隔板(15)所在平面将圆形支架(17)分隔成对称的两部分,隔板(15)一侧面的中间位置与半圆形支架(18)的直边相连,圆形支架(17)和半圆形支架(18)所在平面垂直于隔板(15)所在平面,隔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乙金明,柏立军,金管范,王永锋,陈明,贾锋,郑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