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及壁挂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53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泵及壁挂炉,该泵包括转子轴和套设于转子轴上的转子,转子轴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对的靠近泵头的第一端部和远离泵头的第二端部,泵头内腔设置有叶轮,转子轴靠近第一端部的部分与叶轮连接,在转子轴的靠近第一端部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的第一流道进口和第一流道出口分别与泵头内腔的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连通,叶轮运行状态下,第二区域内的液体压力大于第一区域内的液体压力,以使泵头内腔内的部分液体从第一流道进口流入并经第一流道后从第一流道出口回流至泵头内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水流循环排气的同时,具有防杂质、防结垢的功能。防结垢的功能。防结垢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及壁挂炉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泵及壁挂炉。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采暖水路中所采用的水泵需要长期接触热水并处于连续运行状态,而屏蔽式离心水泵的特点为需要水流进入永磁体的转子腔室内并保持循环流动,以实现气体的外排和轴润滑的目的。由于热水进入永磁体的转子腔室内会带入杂质,如果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则可能卡入转轴处导致转轴的旋转失效;如果热水中带有磁性杂质或者热水中析出的磁性物质则会吸附在水泵的永磁体上,长期累积会与水泵的屏蔽套相摩擦,易造成屏蔽套的损坏,而且长期积累的杂质还会积聚在轴与滑动轴承之间破坏润滑膜,影响水泵的稳定运行。
[0003]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泵及壁挂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及壁挂炉,在泵的内部形成有不贯通转子轴的流道,实现水流循环排气的同时,还具有防杂质、防结垢的功能,保证水泵的稳定运行。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方案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包括转子轴和套设于所述转子轴上的转子,所述转子轴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对的靠近泵头的第一端部和远离所述泵头的第二端部,所述泵头内腔设置有叶轮,所述转子轴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部分与所述叶轮连接,在所述转子轴的靠近第一端部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流道进口和所述第一流道出口分别与所述泵头内腔的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连通,所述叶轮运行状态下,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液体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液体压力,以使所述泵头内腔内的部分液体从所述第一流道进口流入并经所述第一流道后从所述第一流道出口回流至所述泵头内腔内。
[0007]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叶轮的进口与所述叶轮的排出部之间,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泵头内腔内所述叶轮所占空间外的空间区域。
[0008]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叶轮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叶片,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所述叶轮的进口,所述叶轮的进口与所述泵头的入口连通,所述下盖板设置有与所述转子轴连接的通孔。
[0009]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道进口设置于所述转子轴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流道出口设置于所述转子轴的第一端部的端壁上,所述转子轴的第一端部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叶轮内并与所述叶轮的进口相对。
[0010]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泵还包括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进口的上游,用于将所述泵头内腔内的液体以预定的路径引流至所述第一流道进口。
[0011]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部件设置于所述泵头内腔与所述第一流道进口之间,所述导流部件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导流部件的多个导流通道,所述多个导流通道连通所述导流部件的上游与下游。
[0012]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部件为中间开孔的盘状结构,所述叶轮运行状态下,所述泵头内腔内的液体仅通过所述多个导流通道流至所述第一流道进口。
[0013]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部件围绕所述转子轴设置,所述多个导流通道位于靠近所述导流部件的边缘。
[0014]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部件上且面对所述叶轮一侧设置有多个导流凹部,所述多个导流通道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导流凹部内。
[0015]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泵还包括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能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转子轴上,所述导流部件的环形内缘沿周向嵌设于所述滑动轴承中。
[0016]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导流通道的横截面积之和大于10倍的所述滑动轴承与所述转子轴之间环状间隙的横截面积。
[0017]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导流通道的横截面积之和为1.5mm2至15mm2。
[0018]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道包括沿所述转子轴的径向延伸的第一流段和沿所述转子轴的轴向延伸的第二流段,所述第一流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流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流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流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出口连通。
[0019]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泵还包括外壳、头盖和定子,所述头盖设置于所述泵头处并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头盖上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定子环设于所述转子的外侧,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设置有屏蔽套,且所述定子、所述转子和所述屏蔽套均位于所述外壳内。
[0020]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轴的第二端部的内部形成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流道进口设置于所述转子轴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流道出口设置于所述转子轴的第二端部的端壁上。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壁挂炉,所述壁挂炉包括上述的泵,所述泵为所述壁挂炉的采暖循环泵。
[0022]由上所述,本技术的泵及壁挂炉的特点及优点是;在转子轴且靠近泵头的第一端部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的第一流道进口和第一流道出口分别与泵头内腔的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连通,当叶轮处于运行状态时,第二区域内的液体压力大于第一区域内的液体压力,以使泵头内腔内的部分液体从第一流道进口流入并经第一流道后从第一流道出口回流至泵头内腔内,从而可使液体在不穿过转子轴的情况下实现循环流动,以达到循环排气的目的;由于液体在循环过程中不流过泵内的永磁体,因此,液体中携带的杂质和磁性物质不会吸附于永磁体上,并且不会在永磁体上出现结垢的情况,从而实现防杂质、防结垢的功能,保证泵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23]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24]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导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泵的局部剖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泵的立体图。
[0029]本技术中的附图标号为:
[0030]1、转子轴;
ꢀꢀꢀꢀꢀꢀꢀꢀꢀꢀꢀꢀꢀꢀꢀ
2、第一流道;
[0031]201、第一流道进口;
ꢀꢀꢀꢀꢀꢀꢀ
202、第一流道出口;
[0032]203、第一流段;
ꢀꢀꢀꢀꢀꢀꢀꢀꢀꢀꢀ
204、第二流段;
[0033]3、转子;
ꢀꢀꢀꢀꢀꢀꢀꢀꢀꢀꢀꢀꢀꢀꢀꢀꢀ
4、泵头;
[0034]401、泵头内腔;
ꢀꢀꢀꢀꢀꢀꢀꢀꢀꢀꢀ
4011、第一区域;
[0035]4012、第二区域;
ꢀꢀꢀꢀꢀꢀꢀꢀꢀꢀ
402、入口;
[0036]403、出口;...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包括转子轴和套设于所述转子轴上的转子,所述转子轴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对的靠近泵头的第一端部和远离所述泵头的第二端部,所述泵头内腔设置有叶轮,所述转子轴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部分与所述叶轮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轴的靠近第一端部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流道进口和所述第一流道出口分别与所述泵头内腔的第二区域和第一区域连通,所述叶轮运行状态下,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液体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液体压力,以使所述泵头内腔内的部分液体从所述第一流道进口流入并经所述第一流道后从所述第一流道出口回流至所述泵头内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叶轮的进口与所述叶轮的排出部之间,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泵头内腔内所述叶轮所占空间外的空间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叶片,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所述叶轮的进口,所述叶轮的进口与所述泵头的入口连通,所述下盖板设置有与所述转子轴连接的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进口设置于所述转子轴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流道出口设置于所述转子轴的第一端部的端壁上,所述转子轴的第一端部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叶轮内并与所述叶轮的进口相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还包括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进口的上游,用于将所述泵头内腔内的液体以预定的路径引流至所述第一流道进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设置于所述泵头内腔与所述第一流道进口之间,所述导流部件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导流部件的多个导流通道,所述多个导流通道连通所述导流部件的上游与下游。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为中间开孔的盘状结构,所述叶轮运行状态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凌煜霄
申请(专利权)人: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