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状发热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39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热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升温效果较好且爆发力较强的螺旋状发热元件,具备:发热元件(104),其形成为螺旋状,发热元件(104)包括至少两层网片螺旋状的发热体(对应104b1及104b2),发热体(对应104b1及104b2)并联设置,并联设置的发热体(对应104b1及104b2)与引脚串联设置。)与引脚串联设置。)与引脚串联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状发热元件


[0001]本技术涉及发热丝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螺旋状发热元件。

技术介绍

[0002]发热丝是电子烟的核心发热部件,电子烟油发烟以及香味、甜味的雾化全靠发热丝发热产生热量。电热丝发热的原理其实就是电流的热效应,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做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目前,电子烟正常抽吸时间是3

5S,即说明发热丝需要在3

5S内达到烟油的雾化点温度,然而,现有的发热丝在很短的时间内升温效果较差及爆发力一般,使得雾化口感较差。
[0003]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发热丝的升温效果及爆发力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电子烟正常抽吸时间是3

5S,即说明发热丝需要在3

5S内达到烟油的雾化点温度,然而,现有的发热丝在很短的时间内升温效果较差及爆发力一般,使得雾化口感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升温效果较好且爆发力较强的螺旋状发热元件。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螺旋状发热元件,具备:
[0006]发热元件,其形成为螺旋状,所述发热元件包括至少两层网片螺旋状的发热体,
[0007]所述发热体并联设置,并联设置的所述发热体与引脚串联设置。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包括第一螺旋圈、第二螺旋圈及第三螺旋圈,
[0009]所述第一螺旋圈、所述第二螺旋圈及所述第三螺旋圈串联设置。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一螺旋圈共轴,且每一圈呈现有规律地纵向排列,共同组成一个螺旋状的发热体。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旋圈、所述第二螺旋圈及所述第三螺旋圈等距设置。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设置为镂空结构。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元件的外沿裹设导油棉,
[0014]所述发热元件及所述导油棉分别设置在雾化五金内,
[0015]所述导油棉的两端卡设在所述雾化五金的开槽内。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雾化五金套设在储油棉内,所述卡设在所述雾化五金的开槽内所述导油棉延伸至所述储油棉内。
[0017]在本技术所述的螺旋状发热元件中,包括形成为螺旋状的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包括至少两层网片螺旋状的发热体,发热体并联设置,并联设置的所述发热体与引脚串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螺旋的发热元件中部分设置为网片螺旋状的发热体,且该网片
螺旋状的发热体并联设置,进而增加雾化时升温速度及爆发力,以提高雾化口感。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提供雾化组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提供雾化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提供发热元件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提供发热元件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3]图5是本技术提供发热元件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

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螺旋状发热元件第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0包括密封硅胶101、雾化五金102、导油棉103、发热元件104及储油棉105。
[0026]其中,发热元件104用于产生热量,以对储油棉105内的烟液进行雾化。
[0027]发热元件104中的发热元件形成为螺旋状,其包括至少两层网片螺旋状的发热体(对应104b1及104b2),其中,发热体(对应104b1及104b2)的金属片经过腐蚀成镂空网片,形状可以是蜂窝孔状、菱形、正方形等镂空形状,经腐蚀后的镂空网片碰焊并联形成有效发热体(对应104b1及104b2),并联形成的发热体(对应104b1及104b2)经过绕丝形成一种螺旋的形态,包括右手螺旋和左手螺旋体,通常镂空网片需要一定的硬度和强度以确保成型后以及后期组装过程中不变形。
[0028]具体地,发热体(对应104b1及104b2)并联设置,并联设置的发热体(对应104b1及104b2)与引脚104a串联设置。
[0029]使用本技术方案,在螺旋的发热元件104中部分设置为网片螺旋状的发热体(对应104b1及104b2),且该网片螺旋状的发热体(对应104b1及104b2)并联设置,进而增加雾化时升温速度及爆发力,以提高雾化口感,以解决现有的发热丝在很短的时间内升温效果较差及爆发力一般,导致雾化口感较差的问题。
[00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雾化效果,可将发热体(对应104b1及104b2)设置为包括至少第一螺旋圈(对应104c1)、第二螺旋圈(对应104c2)及第三螺旋圈(对应104c3),其中,第一螺旋圈(对应104c1)、第二螺旋圈(对应104c2)及第三螺旋圈(对应104c3)串联设置,且,第一螺旋圈(对应104c1)、第二螺旋圈(对应104c2)及第三螺旋圈(对应104c3)等距设置。
[0031]其中,每一螺旋圈共轴,且每一圈呈现有规律地纵向排列,共同组成一个螺旋状的发热体。
[0032]具体而言,整个网片经过工艺成型为螺旋上升的螺旋体,螺旋体由第一螺旋圈(对应104c1)、第二螺旋圈(对应104c2)、第三螺旋圈(对应104c3)......等n圈螺旋圈组成,第一螺旋圈(对应104c1)、第二螺旋圈(对应104c2)、第三螺旋圈(对应104c3)共圆心,指螺旋圈置疑中心轴呈有规律地螺旋式上升,每相同长度的镂空网片螺旋上升一圈,向上平移一定距离,故第一螺旋圈(对应104c1)与第二螺旋圈(对应104c2)的距离等于第二螺旋圈(对应
104c2)与第三螺旋圈(对应104c3),即间距保持一致。
[0033]第一螺旋圈(对应104c1)与第二螺旋圈(对应104c2)相互联系,无论是面到面或端到端,形成一个有效的发热圈。
[00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雾化效果,可将发热体设置为镂空结构。具体为,经腐蚀后的镂空网片碰焊并联形成有效发热体,并联形成的发热体经过绕丝形成一种螺旋的形态,包括右手螺旋和左手螺旋体,通常镂空网片需要一定的硬度和强度以确保成型后以及后期组装过程中不变形。
[00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导油的稳定性,可在发热元件104的外沿裹设导油棉103,其中,发热元件104及导油棉103分别设置在雾化五金102内,
[0036]导油棉103的两端卡设在雾化五金102的开槽内。
[0037]进一步地,在雾化五金102套设在储油棉105内,卡设在雾化五金102的开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状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发热元件,其形成为螺旋状,所述发热元件包括至少两层网片螺旋状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并联设置,并联设置的所述发热体与引脚串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状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第一螺旋圈、第二螺旋圈及第三螺旋圈,所述第一螺旋圈、所述第二螺旋圈及所述第三螺旋圈串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状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螺旋圈共轴,且每一圈呈现有规律地纵向排列,共同组成一个螺旋状的发热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承志王章李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品度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