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99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包括底板、顶板、缠绕轴、碳纤维布和紧固螺栓,所述底板锚固在结构物外表面,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紧固螺栓;所述底板和顶板均为平面板或曲面板中的一种,底板和顶板上分别开设有半圆槽,两个半圆槽之间设置缠绕轴;所述缠绕轴两侧和底板、顶板之间也设置有紧固螺栓,缠绕轴中部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碳纤维布前端穿过矩形通槽缠绕在缠绕轴上,碳纤维布后端缠绕在缠绕轴上且覆盖碳纤维布前端后、沿缠绕轴径向延伸穿设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底板和顶板配合夹持所述碳纤维布以紧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增加缠绕轴的方法增大锚固力,性能优越,简便可靠,利于安装和使用。利于安装和使用。利于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加固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碳纤维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和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加固和维护等领域。碳纤维加固的工艺原理为:将抗拉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材料(单向连续纤维);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沿受拉方向或垂直于裂缝方向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粘贴材料与原有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裂、抗弯等受力性能,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和延伸性。
[0003]现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及工程应用表明,采用碳纤维布进行加固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锚具强度不足或锚具尺寸过大。目前,市面上锚具种类繁多,利用锚具将碳纤维布端部锚固在结构物上,其中比较常见的锚具有:平板锚具、波形锚具和楔形夹片锚具等,各类锚具实现锚固的方式及使用范围各不同。
[0004]平板锚具除了通过夹持外,还可以增加销钉来增强碳纤维布的锚固,但锚固性能并不理想,且易产生应力集中,对碳纤维布造成损坏。波形锚具在平板锚具的原理上利用波形来增大锚固长度和摩擦力。楔形夹片锚具是通过外盒对楔形夹片进行约束所产生的压应力夹持碳纤维布,组装复杂,且易出现应力集中以及夹片脱落等问题。因此,在结构加固维护领域中,对碳纤维布简便可靠的锚固则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常见锚具组装不便、锚固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通过缠绕、夹持的方式增加了挤压力,简便可靠,锚固性能较好,有利于安装和使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包括底板、顶板、缠绕轴、碳纤维布和紧固螺栓,所述底板锚固在结构物外表面,底板预埋在结构物内,底板表面与结构物表面保持平齐,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所述紧固螺栓以连接,致使底板、顶板与结构物紧密结合;
[0008]所述底板和顶板均为平面板或曲面板中的一种,可根据结构物外表面形状而具体选择,底板和顶板上分别开设有半圆槽,半圆槽用于放入缠绕轴,两个半圆槽组合呈圆形,两个半圆槽之间设置圆柱状所述缠绕轴;
[0009]所述缠绕轴两侧和底板、顶板之间也设置有紧固螺栓以连接,缠绕轴中部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沿缠绕轴径向布设;
[0010]所述碳纤维布前端穿过矩形通槽缠绕在缠绕轴上,碳纤维布后端缠绕在缠绕轴上且覆盖碳纤维布前端后、沿缠绕轴径向延伸穿设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碳纤维布后端穿出底
板和顶板后缠绕在结构物外表面;
[0011]所述底板和顶板配合夹持所述碳纤维布以紧固。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平面布设所述半圆槽,半圆槽两侧与底板上平面之间倒圆角以圆弧光滑过渡;所述顶板下平面布设所述半圆槽,半圆槽两侧与顶板下平面之间倒圆角以圆弧光滑过渡,避免半圆槽两侧棱边损伤碳纤维布。
[0013]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与底板上下重叠排布后、两个所述半圆槽连接组合截面呈圆形,半圆槽与所述缠绕轴相适配。
[0014]进一步地,所述缠绕轴两侧径向开设有圆孔,两个圆孔之间布设所述矩形通槽,圆孔方向与矩形通槽方向相垂直,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圆孔同时与底板和顶板连接,可防止缠绕轴旋转。
[001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顶板均为平面板,底板横截面积大于顶板横截面积,底板和结构物之间设置有化学锚栓以连接,结构物外表面为平直面。
[001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顶板均为曲面板,底板和顶板横截面积相同,底板和结构物之间设置有预埋件以连接,结构物外表面为弧形面。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碳纤维布穿过矩形通槽在缠绕轴上进行缠绕,缠绕完成后的缠绕轴放置在底板的半圆槽内,随后盖上顶板,顶板扣合在缠绕轴上,扭紧螺母至一定力矩值,即完成碳纤维布的锚固。整个碳纤维布的锚固安装流程简便可靠,利于安装和使用。
[0019]本技术首先采用增加缠绕轴的来缠绕碳纤维布的方法增大锚固力,易于碳纤维带的固定,同时底板和顶板配合夹紧、挤压碳纤维布和缠绕轴,提高锚固效果的可靠性,锚固性能优越,也避免对碳纤维布造成损坏,可实现碳纤维布简便可靠的锚固安装,同时具有锚具尺寸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的主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的主视拆分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的俯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的缠绕轴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的实施例一中平面的底板安装主视图。
[0025]图6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的实施例一中平面的底板安装俯视图。
[0026]图7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的实施例二中曲面的底板安装主视图。
[0027]附图中标号为:1为底板,2为顶板,3为缠绕轴,4为碳纤维布,5为紧固螺栓,6为半圆槽,7为圆孔,8为矩形通槽,9为结构物,10为化学锚栓,11为钢筒承口环,12为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图6所示,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包括底板1、顶板2、缠绕轴3、碳纤维布4和紧固螺栓5,底板1锚固在结构物9外表面,即底板1需要提前预埋在结构物9内,预埋后的底板1表面与结构物9表面保持平齐。
[0031]底板1和顶板2之间设置紧固螺栓5,实现底板1和顶板2的连接。紧固螺栓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紧固螺栓5分别布设在底板1和顶板2的边角位置。
[0032]底板1和顶板2均为平面板或曲面板中的一种,底板1和顶板2上分别开设有半圆槽6,用于放入已缠绕碳纤维布4的缠绕轴3。
[0033]具体的,底板1上平面布设半圆槽6,半圆槽6两侧与底板1上平面之间倒圆角以圆弧光滑过渡;顶板2下平面布设半圆槽6,半圆槽6两侧与顶板2下平面之间倒圆角以圆弧光滑过渡,半圆槽6两侧倒圆角的目的是避免损伤碳纤维布4。
[0034]两个半圆槽6组合呈圆形,即在顶板2与底板1上下重叠排布后、两个半圆槽6连接组合截面呈圆形。两个半圆槽6之间设置圆柱状所述缠绕轴3,半圆槽6与缠绕轴3相适配。
[0035]为了实现缠绕轴3与底板1、顶板2的连接,在缠绕轴3两侧和底板1、顶板2之间也设置有紧固螺栓5以连接。为了便于紧固螺栓5的安装,缠绕轴3两侧径向开设有圆孔7,紧固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包括底板(1)、顶板(2)、缠绕轴(3)、碳纤维布(4)和紧固螺栓(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锚固在结构物(9)外表面,底板(1)表面与结构物(9)表面保持平齐,底板(1)和所述顶板(2)之间设置所述紧固螺栓(5)以连接;所述底板(1)和顶板(2)均为平面板或曲面板中的一种,底板(1)和顶板(2)上分别开设有半圆槽(6),两个半圆槽(6)组合呈圆形,两个半圆槽(6)之间设置圆柱状所述缠绕轴(3);所述缠绕轴(3)两侧和底板(1)、顶板(2)之间也设置有紧固螺栓(5)以连接,缠绕轴(3)中部开设有矩形通槽(8),所述矩形通槽(8)沿缠绕轴(3)径向布设;所述碳纤维布(4)前端穿过矩形通槽(8)缠绕在缠绕轴(3)上,碳纤维布(4)后端缠绕在缠绕轴(3)上且覆盖碳纤维布(4)前端后、沿缠绕轴(3)径向延伸穿设在底板(1)和顶板(2)之间,碳纤维布(4)后端穿出底板(1)和顶板(2)后缠绕在结构物(9)外表面;所述底板(1)和顶板(2)配合夹持所述碳纤维布(4)以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碳纤维布缠绕的机械夹持复合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平面布设所述半圆槽(6),半圆槽(6)两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曲福来吕艺生董志彦赵顺波王靖哲王军尚鹏然窦晓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富臣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