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装式电池包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428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装式电池包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具有供电池包入箱的敞口,所述上箱体将敞口封闭的连接于下箱体,所述敞口沿电池包中电芯的堆叠方向位于下箱体的一角;能够保证电芯组的安装空间以及压紧拘束机构的作业空间,保证电芯在入箱安装过程中的紧固,提高电芯直接入箱安装的效率。提高电芯直接入箱安装的效率。提高电芯直接入箱安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装式电池包箱体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包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装式电池包箱体。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电池包结构设计中,传统一般是采用“电芯

模组

pack”的设计思路,通过将单体电芯堆叠装配成模组,再将模组整体入箱至电池包箱体内,再进行其他组件的装配接插,从而构成电池包体;以上由于模组具备端侧板或钢带绑带设计,从而形成了模组尺寸约束,模组尺寸与包体下箱体容纳腔尺寸成间隙配合,成组的电池包入箱工艺较为简单,但目前为提高电池包续航里程,行业内电池包均向高体积能量密度和高质量能量密度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从而形成CTP电池包概念,即电芯直接入电池包箱体进行装配,减少中间模组工序以及减少相关零部件,从而提高整包能量密度并节约整包成本。
[0003]而在CTP电池包结构中,单体电芯依次入电池包箱体容纳腔中进行堆叠,由于缺少模组概念中的尺寸约束,在电芯膨胀力的作用下,整体电芯无法完成入箱;所以为保证电芯间胶水压开和控制电芯膨胀,需要对电芯&电芯堆叠体进行压紧拘束,但是由于传统电池包箱体结构为封闭梁结构形成的容纳腔,结构被限定,使得电芯在电池包箱体内的安装无压紧拘束机构的作业空间或者说制约了压紧机构的作业释放,因此如何有效解决CTP电池包设计中电芯入箱问题和如何保证电芯在箱体内的紧固,一直是现在行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4]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快装式电池包箱体,能够保证电芯组的安装空间以及压紧拘束机构的作业空间,保证电芯在入箱安装过程中的紧固,提高电芯直接入箱安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快装式电池包箱体,能够保证电芯组的安装空间以及压紧拘束机构的作业空间,保证电芯在入箱安装过程中的紧固,提高电芯直接入箱安装的效率。
[0006]本技术的快装式电池包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具有供电池包入箱的敞口,所述上箱体将敞口封闭的连接于下箱体,所述敞口沿电池包中电芯的堆叠方向位于下箱体的一角。
[0007]进一步,所述电芯的堆叠方向为纵向,所述上箱体通过上连接件连接下箱体,所述下箱体通过下连接件连接上箱体;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在高度方向上分别各自对应设置于电芯的顶部和底部。
[0008]进一步,所述下箱体包括底板、左边梁、右边梁和前边梁,所述左边梁、右边梁和前边梁分别对应以垂直的方式固定于底板;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沿横向分别对应设置于底板的横向两侧,所述前边梁沿纵向设置于底板的纵向前侧,所述前边梁将左边梁和右边梁连接;所述上箱体包括顶板和后边梁,所述后边梁以垂直的方式固定与顶板;所述上箱体与下
箱体安装后,所述顶板和底板在高度方向相对布置,所述前边梁和后边梁在纵向相对布置。
[0009]进一步,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安装后,所述左边梁、右边梁和前边梁共同形成对顶板的支撑,所述上连接件分别对应将左边梁与顶板固定,右边梁与顶板固定和前边梁和顶板固定;所述后边梁形成对底板的支撑,所述下连接件将后边梁与底板固定。
[0010]进一步,所述底板的横向中部设有中间梁,所述中间梁的延伸方向为纵向,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安装后,所述中间梁的纵向前端连接至前边梁,所述中间梁的纵向后端连接至后边梁。
[0011]进一步,所述左边梁上设有左挂载支耳,所诉右边梁上设有右挂载支耳。
[0012]进一步,所述电池包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和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若干个沿纵向堆叠布置的电芯,所述前端板设置在电芯组的前端,所述后端板设置在电芯组的后端。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快装式电池包箱体,实现由电芯直接入箱的设计,减少模组概念中的侧板、钢带等相关组件及工序,提高电芯在包体中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其整包能量密度并节约成本;所述电池包箱体结构,体现为下箱体的三边梁结构和上箱体的单边梁结构,其箱体结构在保证箱体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为电芯入箱提供了便于实现的入箱方式,为夹紧机构实施提供了作业空间,解决了电芯入箱的行业难题;且电池包上下箱体设计为平面连接密封,本技术采用FDS技术(旋转攻丝铆接技术)进行连接密封,所述电池包结构与电池包箱体结构解决了电芯入箱困难的问题,简化操作流程和入箱过程,节约设计成本,优化生产节拍且利于自动化装配。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上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电芯和前端板和后端板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的横向为上箱体3的宽度方向,所述的纵向为上箱体3的长度方向,所述的高度方向为上箱体3的厚度方向,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快装式电池包箱体包括上箱体3和下箱体1,所述下箱体1具有供电池包入箱的敞口,所述上箱体3将敞口封闭的连接于下箱体1,所述敞口沿电池包中电芯51的堆叠方向位于下箱体1的一角。如图所示,所示下箱体1呈三边梁的构造,所述上箱体3呈单边梁的构造,上箱体3和下箱体1完全适配的装配形成将电池包密封在二者之间,可实现由电芯51直接入箱的设计,减少模组概念中的侧板、钢带等相关组件及工序,提高电芯51在包体中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其整包能量密度并节约成本;所述电池包箱体结构,体现为下箱体1的三边梁结构和上箱体3的单边梁结构,其箱体结构在保证箱体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为电芯51入箱提供了便于实现的入箱方式,为夹紧机构实施提供了作业空间,解决了电芯51入箱的行业难题;且电池包上下箱体1设计为平面连接密封,本技术采用FDS技术(旋转攻丝铆接技术)进行连接密封,所述电池包结构与电池包箱体结构解决了电芯51入箱困难的问题,简
化操作流程和入箱过程,节约设计成本,优化生产节拍且利于自动化装配。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芯51的堆叠方向为纵向,所述上箱体3通过上连接件41连接下箱体1,所述下箱体1通过下连接件42连接上箱体3;所述上连接件41和下连接件42在高度方向上分别各自对应设置于电芯51的顶部和底部。如图所示的,上连接件41和下连接件42为流钻螺钉,上连接件41对应将下箱体1周向边梁的顶面与上箱体3主板的底面固定,下连接件42对应将上箱体3周向边梁的底面与下箱体1主板的顶面固定,以使得提高上箱体3和下箱体1形成整体的紧固性,提高对电池包的防护效果。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1包括底板71、左边梁72、右边梁73和前边梁74,所述左边梁72、右边梁73和前边梁74分别对应以垂直的方式固定于底板71;所述左边梁72和右边梁73沿横向分别对应设置于底板71的横向两侧,所述前边梁74沿纵向设置于底板71的纵向前侧,所述前边梁74将左边梁72和右边梁73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装式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具有供电池包入箱的敞口,所述上箱体将敞口封闭的连接于下箱体,所述敞口沿电池包中电芯的堆叠方向位于下箱体的一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堆叠方向为纵向,所述上箱体通过上连接件连接下箱体,所述下箱体通过下连接件连接上箱体;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在高度方向上分别各自对应设置于电芯的顶部和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装式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包括底板、左边梁、右边梁和前边梁,所述左边梁、右边梁和前边梁分别对应以垂直的方式固定于底板;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沿横向分别对应设置于底板的横向两侧,所述前边梁沿纵向设置于底板的纵向前侧,所述前边梁将左边梁和右边梁连接;所述上箱体包括顶板和后边梁,所述后边梁以垂直的方式固定于顶板;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安装后,所述顶板和底板在高度方向相对布置,所述前边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