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及其割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26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及其割台,包括:设于割台架的六个喂入机构和三个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一个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对应两个喂入机构,三个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沿横向呈弓形布置,摘穗拉茎装置包括摘穗装置和拉茎装置;摘穗装置包括上摘穗辊和下摘穗器,上摘穗辊设有摘穗螺旋结构,上摘穗辊下方与下摘穗器的端部之间的空间为前部茎秆通过区;拉茎装置包括拉茎上辊和拉茎下辊,拉茎下辊包括茎秆输送部和避让部,避让部和拉茎上辊之间的间隙为后部茎秆通过区;喂入机构包括喂入链和辅链,喂入链穿过前部茎秆通过区和后部茎秆通过区延伸至拉茎装置的后方。喂入链将茎秆强制喂入拉茎装置中,拉茎顺畅,茎秆不容易堵塞。不容易堵塞。不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六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及其割台


[0001]本技术涉及玉米收获机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六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及其割台。

技术介绍

[0002]茎穗兼收的玉米收获机割台的布置形式主要是按照摘穗器的布置形式划分的,目前摘穗器均为辊式,分为纵卧式摘辊、立式摘辊和横卧式摘辊。纵卧式摘辊前后纵向设置,纵卧式摘辊摘穗时茎秆的压缩程度小,因而功率消耗少,对茎秆不同状态的适应性强,工作较可靠,但摘落的果穗带有苞叶多。立式摘辊包括一对斜立的摘辊,摘穗中对茎秆的压缩程度大,果穗的苞叶被剥掉较多,在一般条件下,工作性能较好,但是茎秆粗大、大小不一致、含水量较多的情况下,茎秆容易被拉断而造成堵塞。横卧式摘辊包括一对横向布置的卧式摘穗辊,虽然其结构简单,功率较小,但横卧式摘辊对果穗的咬伤率较大,易堵塞,更多的是在收获青饲玉米时使用。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4128487A公开了一种玉米茎穗兼收割台,其是对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的改进,利用摘穗对辊摘穗,有两组斜置呈八字形的摘穗对辊,每组摘穗对辊摘两行玉米穗,两组摘四行玉米穗,利用拉茎对辊拉茎,摘穗和拉茎分别由不同的对辊完成。由于不依靠摘穗辊拉茎,所以不咬粒,摘完穗的茎秆依靠大直径的拉茎对辊拉出,所以茎秆也不容易堵塞,并且收割作业速度快,玉米茎秆能整条有序的喂入切碎,回收的草料质量好。
[0004]上述申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茎秆堵塞和果穗破碎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5](1)摘穗对辊的螺距过大,果穗容易咬入摘穗对辊中,摘穗对辊表面的凸筋容易挤碎籽粒;
[0006](2)茎秆通过拨禾链、喂入链和辅助喂入器输送至摘穗对辊处,然后再由摘穗对辊向后输送至拉茎对辊,结构复杂,成本高,故障率高,摘穗辊向后输送茎秆时容易在摘穗辊处集聚造成堵塞;
[0007](3)茎秆由摘穗对辊输送到拉茎对辊处,拉茎对辊靠自身主动咬入茎秆,存在拉茎不畅的问题,又由于拉茎对辊和摘穗对辊距离远,茎秆容易被拉断,不容易送达,易造成堵塞;
[0008](4)仅能同时收割四行玉米,不能满足收割六行玉米的需求,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六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割台,能同时收割六行玉米,工作效率高,并且收获玉米时,籽粒不容易破碎,茎秆不容易堵塞,拉茎顺畅。
[0010]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割台的六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
[0011]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12]一种六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割台,包括:割台架,
[0013]所述割台架设置有六个喂入机构和三个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每个所述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对应两个所述喂入机构;
[0014]三个所述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中,其中一个是位于中部并且横置的中部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另外两个是位于所述中部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两侧并且斜置的侧部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两个所述侧部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呈八字形布置;
[0015]所述摘穗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摘穗辊和下摘穗器,所述上摘穗辊转动设置,所述下摘穗器固定设置,所述上摘穗辊设置有从两端向中间延伸且旋向相反的摘穗螺旋结构,所述下摘穗器长度短于所述上摘穗辊,所述上摘穗辊下方与所述下摘穗器的端部之间的空间为前部茎秆通过区;
[0016]所述拉茎装置包括转动设置的拉茎上辊和拉茎下辊,所述拉茎上辊设置有从两端向中间延伸且旋向相反的上拉茎螺旋结构,所述拉茎下辊包括位于中部的茎秆输送部和位于两端部的避让部,所述茎秆输送部设置有从两端向中间延伸且旋向相反的下拉茎螺旋结构,所述避让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茎秆输送部的直径,所述避让部和所述拉茎上辊之间的间隙为后部茎秆通过区;
[0017]所述喂入机构包括配对使用的喂入链和辅链,所述喂入链从前往后穿过所述前部茎秆通过区和所述后部茎秆通过区并延伸至所述拉茎装置的后方,所述辅链设置于所述喂入链的内侧,并位于所述摘穗装置的前方。
[0018]优选地,所述割台架还设有螺旋集中器,所述螺旋集中器位于所述拉茎装置的后方。
[0019]优选地,所述摘穗螺旋结构的螺距以允许茎秆通过且阻挡果穗通过为限。
[0020]优选地,所述上摘穗辊靠近所述拉茎上辊设置,以两者的运动轨迹不干涉为限。
[0021]优选地,所述下摘穗器设于所述上摘穗辊的正下方或者前侧下方。
[0022]优选地,所述下摘穗器的用于摘穗的表面为弧面。
[0023]优选地,所述下摘穗器为圆形杆件。
[0024]优选地,所述下摘穗器为摘穗板。
[0025]优选地,所述拉茎上辊和所述拉茎下辊的周面上分别设有咬合齿。
[0026]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六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六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割台。
[002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由于割台架设置有六个喂入机构和三个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玉米收获机可同时收割六行玉米,工作效率高,三个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沿横向大致呈向前凸的弓形布置,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方便布置。
[0029]由于摘穗和拉茎分别由摘穗装置和拉茎装置实现,所述摘穗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摘穗辊和下摘穗器,所述上摘穗辊转动设置,所述下摘穗器固定设置,所述上摘穗辊设置有从两端向中间延伸且旋向相反的摘穗螺旋结构,相对于上下两个摘穗辊结构的摘穗器来说,可以减少因为摘穗辊上设置的凸筋对籽粒的破损;而且由于喂入链从前往后穿过前部茎秆通过区和后部茎秆通过区并延伸至拉茎装置的后方,收获玉米时,喂入链将切割后的
茎秆输送给摘穗装置,摘穗装置仅允许茎秆通过,喂入链继续向后直接将茎秆强制喂入拉茎装置的拉茎上辊和拉茎下辊之间,在摘穗装置对果穗阻挡和拉茎装置对茎秆根部强大的拽拉下,果穗和茎秆分离,拉茎顺畅,茎秆不易堵塞。
[0030]本技术中,由于摘穗辊上的螺旋的螺距仅允许茎秆通过而阻挡果穗通过,使得果穗不会咬入上摘穗辊和下摘穗器之间,进一步减少了籽粒破损。
[0031]本技术中,上摘穗辊尽量靠近拉茎上辊设置,以两者的运动轨迹不干涉为限,在喂入链运动惯性的作用下,可以顺畅的将茎秆喂入拉茎装置,茎秆不容易拉断,且产生的摘穗力大,摘穗容易,果穗中杂质少。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技术六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割台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技术六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割台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图1中摘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图1中拉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俯视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侧向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六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割台,包括:割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台架设置有六个喂入机构和三个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每个所述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对应两个所述喂入机构;三个所述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中,其中一个是位于中部并且横置的中部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另外两个是位于所述中部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两侧并且斜置的侧部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两个所述侧部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呈八字形布置;所述横卧式摘穗拉茎装置包括摘穗装置和拉茎装置,所述拉茎装置设于所述摘穗装置的后方;所述摘穗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摘穗辊和下摘穗器,所述上摘穗辊转动设置,所述下摘穗器固定设置,所述上摘穗辊设置有从两端向中间延伸且旋向相反的摘穗螺旋结构,所述下摘穗器长度短于所述上摘穗辊,所述上摘穗辊下方与所述下摘穗器的端部之间的空间为前部茎秆通过区;所述拉茎装置包括转动设置的拉茎上辊和拉茎下辊,所述拉茎上辊设置有从两端向中间延伸且旋向相反的上拉茎螺旋结构,所述拉茎下辊包括位于中部的茎秆输送部和位于两端部的避让部,所述茎秆输送部设置有从两端向中间延伸且旋向相反的下拉茎螺旋结构,所述避让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茎秆输送部的直径,所述避让部和所述拉茎上辊之间的间隙为后部茎秆通过区;所述喂入机构包括配对使用的喂入链和辅链,所述喂入链从前往后穿过所述前部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喜林董志峰刘金富刘海华王凯王彦东
申请(专利权)人:三极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