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超高温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23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超高温轴承,包括基座(1)、内圈(2),基座上具有承重轮组件(3)和热双金属制成的左胀圈(4)、右胀圈(5),所述的承重轮组件具有左承重轮(6)和右承重轮(7),左胀圈具有左滚轮(8),右胀圈具有右滚轮(9)。使用时,负重加热的辊轴(10)通过内圈压在左承重轮和右承重轮上,当辊轴以及内圈因超高温逐渐胀粗时,所受的高温通过左滚轮和右滚轮逐渐传递给左胀圈和右胀圈,热双金属制造的左胀圈和右胀圈会根据热度值加大自身半径,使得左滚轮和右滚轮与已高温胀粗的内圈之间的滚动游隙值保持不变,从而控制了辊轴的剧烈跳动,减少了材料浪费,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超高温轴承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耐高温轴承,尤其指一种用于耐超高温辊轴使用的轴承。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轴承的主要功能在于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普通的耐热轴承,只能在常设的温度下工作运行,但是在超高温煅烧的工作状态,普通轴承承受不了辊轴的热胀以及轴承座的禁锢,即便其滚珠系氧化锆或氮化硅材质,也无奈内圈受热膨胀外圈受轴承座限制而造成热胀卡死,所以,很多煅烧设备的热辊轴的两端只能各自安放在两个承重轮上。但是,当超高温的辊轴上粘连了煅烧材料碎屑后,尤其需要加速旋转时,偏重使得辊轴产生剧烈跳动,承重轮一端也随之一起剧烈跳动并且还会连续跳起爬轮,不仅噪声大、机械受损伤,还造成材料浪费,甚至还会影响所煅烧材料的质量。
[0003]所以,人们很需要一种可以在超高温的辊轴上使用的耐超高温轴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耐超高温轴承,包括基座(1)、内圈(2),其特征在于:基座上具有承重轮组件(3)和热双金属制成的左胀圈(4)、右胀圈(5),所述的承重轮组件具有左承重轮(6)和右承重轮(7),左胀圈具有左滚轮(8),右胀圈具有右滚轮(9)。使用时,负重加热的辊轴(10)通过内圈压在左承重轮和右承重轮上,当辊轴以及内圈因超高温逐渐胀粗时,所受的超高温通过左滚轮和右滚轮逐渐传递给左胀圈和右胀圈,左胀圈和右胀圈会根据热度值加大自身半径,使得左滚轮和右滚轮与已超高温胀粗的内圈之间的滚动游隙值保持不变,从而控制了辊轴的剧烈跳动,减少了材料浪费,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5]本技术的耐超高温轴承的有益效果是,耐高温,承重能力强,体积小,成本底,工艺简单,易安装,适合各种超高温环境中的超高温旋转体使用。
附图说明
[0006]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使用前左滚轮和右支撑轮相对方向的剖面结构左视图。
[0008]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使用时左滚轮和右支撑轮相对方向的剖面结构左视图。
[0010]图中:1.基座,2.内圈,3.承重轮组件,4.左胀圈,5.右胀圈,6.左承重轮,7.右承重轮,8.左滚轮,9.右滚轮,10.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技术的耐超高温轴承,包括基座(1)、内圈(2),其特征在于:基座上具有承重轮组件(3)和热双金属制成的左胀圈(4)、右胀圈(5),所述的承重轮组件具有左承重轮
(6)和右承重轮(7),左胀圈具有左滚轮(8),右胀圈具有右滚轮(9)。使用时,负重加热的辊轴(10)通过内圈压在左承重轮和右承重轮上,当辊轴以及内圈因高温逐渐胀粗时,所受的高温通过左滚轮和右滚轮逐渐传递给左胀圈和右胀圈,左胀圈和右胀圈会根据热度值加大自身半径,使得左滚轮和右滚轮与已高温胀粗的内圈之间的滚动游隙值保持不变,从而控制了辊轴的剧烈跳动,减少了材料浪费,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超高温轴承,包括基座(1)、内圈(2),其特征在于:基座上具有承重轮组件(3)和左胀圈(4)、右胀圈(5),所述的承重轮组件具有左承重轮(6)和右承重轮(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赵广胜哈钧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友邦科思茂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