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99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其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杆和螺帽,螺杆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过渡段、螺纹段以及导向束尾。其中,导向束尾连接于所述螺纹段上远离所述螺帽的一端,导向束尾呈圆台状,导向束尾包括远离螺纹段的上底面和与螺纹段相接的扇环侧面,扇环侧面的表面无螺纹。基于上述导向束尾的圆台状结构,能够使螺钉装配到螺钉孔时通过导向束尾进行导向作用,引导螺钉与螺钉孔的轴心线重合,确保螺钉能够正确锁入螺钉孔而不会发生错位卡死,针对性保障应用上述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的自动化拧螺钉设备工作效率,节约停机检查时间,并且能够避免因为错位卡死引发自动化拧螺钉设备停止工作进而报错或引发设备损坏等风险。风险。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


[0001]本技术涉及螺钉
,尤其是涉及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螺钉装配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进行螺丝锁附,其不仅耗费人力,而且工作效率低。由此,取代不便的人工方式,可以采用自动化拧螺钉设备。自动化拧螺钉设备拧动螺丝速度快且无需人手出力,并节省了拿取螺丝和拧螺丝工具步骤,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3]但现有技术中,基于自动化拧螺钉设备对应配套采用的专用螺钉一般为平尾螺钉,也即是螺钉的束尾内径与螺杆内径大小一致,呈圆柱形,在自动化拧螺钉设备工作时,需要确保螺钉与螺钉孔的轴心线重合,也即各自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否则,会出现螺钉因未对齐螺钉孔而无法锁入螺钉孔或者以错误的角度锁入螺钉孔导致错位卡死,进而引发自动化拧螺钉设备停止工作,出错报警,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产能,甚至有可能导致设备损坏。而且,螺钉往往需要在其螺杆上套设垫片等工件,其容易造成遮挡,增大了传统对螺钉与螺钉孔间的对齐同心工作。
[0004]由此,有必要提出新的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所述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包括相互连接的螺帽和螺杆,所述螺杆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过渡段、螺纹段以及导向束尾。其中,所述导向束尾连接于所述螺纹段上远离所述螺帽的一端,所述导向束尾呈圆台状,包括远离所述螺纹段的上底面和与所述螺纹段相接的扇环侧面,所述扇环侧面的表面无螺纹。
[0008]优选地,所述导向束尾的上底面的内径长度小于所述螺纹段的横截面内径长度。
[0009]优选地,所述螺纹段内包括中空部,所述导向束尾可回退至所述螺纹段的中空部内。
[0010]优选地,所述导向束尾为可伸缩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导向束尾还包括过渡辅助导向区,所述导向束尾的扇环侧面通过过渡辅助导向区与所述螺纹段连接,所述过渡辅助导向区为坡度小于所述扇环侧面的圆台状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螺杆通过所述过渡段与所述螺帽连接,所述过渡段用于依次套设紧固弹簧和垫片。
[0013]优选地,所述过渡段为退刀槽。
[0014]优选地,所述上底面的直径为3.7~3.9mm,所述过渡辅助导向区与螺纹段相接的底面直径为5.25mm,所述上底面和螺纹段之间的间距为1.7~1.8mm。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包括: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平尾螺钉,所述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利用圆台状结构的导向束尾对螺钉装配到螺钉孔时进行导向,促使螺钉与螺钉孔的轴心线重合,确保螺钉能够正确锁入螺钉孔而不会发生错位卡死,避免引发自动化拧螺钉设备停止工作进而报错或设备损坏等风险,保障了应用上述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的自动化拧螺钉设备工作效率,节约停机检查时间;
[0017]所述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适配螺杆上套设有紧固弹簧和垫片等工件的情况,使螺杆上套设的工件不影响螺钉的装配对位;
[0018]导向束尾可回退至所述螺纹段的中空部内或通过导向束尾设置为可伸缩结构,令螺钉装配锁入到工件的螺钉孔,导向束尾完成导向作用后使螺钉恢复原长的效果,提高螺钉的锁固稳定性;
[0019]导向束尾利用坡度不同的扇环侧面和过渡辅助导向区分别实现螺钉导向的粗调与微调。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所述螺钉在搓牙工序形成螺纹段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所述螺钉的侧视图;
[0023]图4为对应所述螺钉的导向束尾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回退至螺纹段内的示意图。
[0024]上述附图中的各个附图标记为:
[0025]螺杆1、过渡段11、螺纹段12、导向束尾13、上底面131、扇环侧面132、过渡辅助导向区133、螺帽2、紧固弹簧3、垫片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0027]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导向束尾13的螺钉,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其中,螺钉生产制造时需要通过搓牙工序形成螺纹,为清晰示出导向束尾13的结构,图2示出了所述螺钉在形成螺纹段前的结构。
[0029]所述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杆1和螺帽2,所述螺杆1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过渡段11、螺纹段12以及导向束尾13。其中,所述导向束尾13连接于所述螺纹段12上远离所述螺帽2的一端,所述导向束尾13呈圆台状,包括远离所述螺纹段12的上底面131和与所述螺纹段12相接的扇环侧面132,所述扇环侧面132的表面无螺纹。
[0030]采用上述具有导向束尾13的螺钉应用到自动化拧螺钉设备,由于导向束尾13为横
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圆台状结构,随着螺钉深入螺钉孔,螺钉孔边缘配合沿导向束尾13的扇环侧面132的斜面相对移动,能够起到纠正螺钉位置的导向作用,促使螺钉孔边缘接触到螺纹段12时,螺钉与螺钉孔的轴心线重合,确保螺钉能够正确锁入螺钉孔而不会发生错位卡死,避免引发自动化拧螺钉设备停止工作进而报错或设备损坏等风险,保障了应用上述具有导向束尾13的螺钉的自动化拧螺钉设备工作效率,节约停机检查时间。而且,对于螺杆1上套设工件,其不影响导向束尾13的导向,不会对螺钉装配造成限制,所述具有导向束尾13的螺钉的泛用性强。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束尾13的上底面131的内径长度小于所述螺纹段12的横截面内径长度。由此,确保导向束尾13的末端孔径小于对应待装配的螺钉孔孔径,导向束尾13部分能够轻易插入到螺钉孔内。
[0032]参照图4所示,作为所述螺钉的导向束尾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螺纹段12内包括中空部,所述导向束尾13可回退至所述螺纹段12的中空部内。上述设置可以令螺钉装配锁入到工件的螺钉孔后,导向束尾13完成了导向作用,使导向束尾13能够在螺钉孔底的抵接作用下回退至螺纹段12内,可以起到使螺钉恢复原长的效果,还能提高螺钉的锁固稳定性。
[0033]作为所述蝶形螺丝的导向束尾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束尾13为可伸缩结构。导向束尾13自身设置为可伸缩结构,无需对螺纹段12进行中空处理,便于螺钉的加工制造。
[0034]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束尾13还包括过渡辅助导向区133,所述导向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杆(1)和螺帽(2),所述螺杆(1)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过渡段(11)、螺纹段(12)以及导向束尾(13),其中,所述导向束尾(13)连接于所述螺纹段(12)上远离所述螺帽(2)的一端,所述导向束尾(13)呈圆台状,包括远离所述螺纹段(12)的上底面(131)和与所述螺纹段(12)相接的扇环侧面(132),所述扇环侧面(132)的表面无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束尾(13)的上底面(131)的内径长度小于所述螺纹段(12)的横截面内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段(12)内包括中空部,所述导向束尾(13)可回退至所述螺纹段(12)的中空部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向束尾的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束尾(13)为可伸缩结构。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帝星电子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