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充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97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充气泵,包括:内机壳,内机壳设有安装空间,内机壳包括:电池仓;充气装置,充气装置设于安装空间,且充气装置与内机壳的内壁贴合设置,充气装置包括:电机组件与活塞腔,电机组件与活塞腔传动连接,且活塞腔相对电机组件错位偏心设置,电机组件与活塞腔包围限定出置物缺角;其中,电池仓设于置物缺角,且电池仓与电机组件贴合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得充气泵更便于携带。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得充气泵更便于携带。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得充气泵更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充气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充气泵。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充气泵的发展,在各类充气泵追求高性能、高充气效率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充气泵所需要的便携属性,具体来说,对于一款车载充气泵,便携属性往往决定了用户使用车载充气泵的实用程度,相关技术中的车载充气泵的体积要求达不到较为便携的收纳程度,通常需要将车载充气泵放置在类似后备箱的位置,且车载充气泵一旦占用体积较大,会影响车辆上其余物品的放置,带给用户不良的使用体验。
[0003]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充气泵的便携属性,从而使得充气泵更便于携带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得充气泵更便于携带。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充气泵,包括:内机壳,内机壳设有安装空间,内机壳包括:电池仓;充气装置,充气装置设于安装空间,且充气装置与内机壳的内壁贴合设置,充气装置包括:电机组件与活塞腔,电机组件与活塞腔传动连接,且活塞腔相对电机组件错位偏心设置,电机组件与活塞腔包围限定出置物缺角;其中,电池仓设于置物缺角,且电池仓与电机组件贴合设置。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电池仓能够配合内机壳的其余零部件构成内机壳对充气装置进行固定限位,从而进一步地减小车载充气泵的整体的体积,使得本技术方案中的车载充气泵更便于携带。同时,置物缺角的设置能够使得电池仓与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能够构成一个整体,充分利用空间,在减小车载充气泵的体积的同时,提高电池仓相对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适配度。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内机壳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与电池仓相对设置,第一壳体与电池仓连接,且第一壳体贴合电机组件与活塞腔;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一端与电池仓连接,且第二壳体另一端与第一壳体连接,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设置,且第二壳体与活塞腔贴合。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电池仓与第二壳体分体设置,电池仓需要先与第二壳体装配完成后,接着才能够与第一壳体相适配连接,电池仓与第二壳体并未一体设置,从而能够便于电池仓的拆卸操作。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车载充气泵还包括:减震组件,减震组件与内机壳连接,且设于安装空间,减震组件与充气装置贴合设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减震组件的设置能够减小充气装置工作过程中所传递至内机壳的震动,当本技术方案中的车载充气泵在大功率运行时也能够使得车载充气泵带给用户较低的震感。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减震组件与充气装置之间夹设有垫片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进一步地起到缓震作用。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一减震件,第一减震件与电池仓连接,第一减震件贴合电机组件;第二减震件,第二减震件与第一减震件相对设置,且第二减震件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二减震件贴合电机组件;第三减震件,第三减震件与第二壳体连接,且第三减震件与活塞腔贴合设置;第四减震件,第四减震件与第一壳体连接,第四减震件与活塞腔贴合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多个减震件的分布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本技术方案中车载充气泵的减震效果。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三减震件开设有让位凹槽。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让位凹槽的设置能够使得活塞腔所延伸出来的管路能够卡合至让位凹槽内,对活塞腔所延伸出的管路起到一定限位作用,降低活塞腔工作震动时对管路的影响。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车载充气泵中仅通过电池仓配合第二壳体所构成的整体,与第一壳体连接,实现对充气装置的挤压及限位卡合固定。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充气装置在安装空间内的固定,仅仅通过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电池仓之间的机械连接进行固定,也即充气装置并未设置有类似螺钉螺母等金属连接件与内机壳之间连接,从而避免了金属连接件会将充气装置所产生的强烈的震动传递至内机壳,仅通过结合上述垫片件的设置,更好地利用橡胶制的垫片件的吸震效果,实现进一步地减震,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本技术方案中车载充气泵的减震效果。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车载充气泵还包括:外机壳,外机壳包覆至少部分的内机壳,且外机壳与内机壳套接设置。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通过套接装配的方式,使得本技术方案中的车载充气泵能够更为便于拆卸以及装配。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车载充气泵还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与内机壳的外壁连接,且安装板环绕内机壳的外壁周缘设置;照明件,照明件与安装板连接,且照明件朝向着活塞腔的一侧设置。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环绕设置的照明件使得发出的亮光呈环形发散,减小车载充气泵使用时光亮的照射死角,提高车载充气泵的实用性。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外机壳包覆安装板,且外机壳与安装板错位设置,外机壳与安装板包围限定出放置空间;其中,照明件设于放置空间。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通过外机壳与安装板的过盈错位设置,构成的放置空间,使得最靠近照明件照明光源的刺眼光圈被外机壳所止挡,从而照明件照射延伸后较为柔和的光线能够从透光罩向四周发散出,为用户提供较优的灯光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车载充气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内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车载充气泵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车载充气泵除去透光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载充气泵;100、内机壳;110、电池仓;120、第一壳体;130、第二壳体;200、充气装置;210、电机组件;220、活塞腔;230、置物缺角;300、减震组件;310、第一减震件;320、第二减震件;330、第三减震件;331、让位凹槽;340、第四减震件;350、垫片件;400、外机壳;500、安装板;X1、第一距离;600、照明件;700、放置空间;800、端板;900、顶盖;910、透光罩;920、提手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7]实施例一:参加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充气泵1,包括:内机壳100,内机壳100设有安装空间,内机壳100包括:电池仓110;充气装置200,充气装置200设于安装空间,且充气装置200与内机壳100的内壁贴合设置,充气装置200包括:电机组件210与活塞腔220,电机组件210与活塞腔220传动连接,且活塞腔220相对电机组件210错位偏心设置,电机组件210与活塞腔220包围限定出置物缺角230;其中,电池仓110设于置物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机壳,所述内机壳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内机壳包括:电池仓;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设于所述安装空间,且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内机壳的内壁贴合设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电机组件与活塞腔,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活塞腔传动连接,且所述活塞腔相对所述电机组件错位偏心设置,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活塞腔包围限定出置物缺角;其中,所述电池仓设于所述置物缺角,且所述电池仓与所述电机组件贴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壳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电池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电池仓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贴合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活塞腔;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电池仓连接,且所述第二壳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活塞腔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气泵还包括: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内机壳连接,且设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充气装置贴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充气装置之间夹设有垫片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与所述电池仓连接,所述第一减震件贴合所述电机组件;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二减震件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从越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