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82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属于木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承重框架:横向面板、纵向木肋及木梁、斜向辅助受力的斜撑,在横向设置有地面装饰层、减震隔声层、保温层、防火层、吊顶层。同时,在木肋空腔内预设通风管道、电线、灯槽等设备,形成满足防火、受力、热工、装饰、隔声要求的多功能一体式楼盖。另外,考虑车辆装载尺寸及功能使用,该集成楼盖宽度与长度均以1100mm为标准模数,宽度以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属于木结构建筑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建筑领域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木结构作为一种天然有机材料,具有环保、低能耗、低碳绿色、可循环利用的鲜明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0003]目前装配式混凝土楼盖及楼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混凝土楼盖的质量大、安装不便、对环境污染大环保性能差、工期长且热工性能较为一般。而市场上木结构楼盖对于空气隔声和撞击隔声问题的处理方法粗暴简单,难以满足隔声规范中的高标准要求,其保温隔热隔声等热工性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4]木构集成楼盖自重轻,安装方便,提前预制集成化设计更便于木构建筑的安装建造,标准化模数1100mm的尺寸可满足中低层木构建筑的尺寸面积需求,可应用范围广泛,如别墅、托儿所、敬老院、公共景观等,以及乡村旧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既有建筑改造工程,另外,同一材料的多位置使用可减少材料的耗损,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木构楼盖设计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木构预制集成楼盖,以标准化模数1100mm的尺寸分块预制,便于装车运输,然后将集成楼盖结合建筑设计进行组合拼装。
[0008]其中每块预制楼盖的承重框架包括横向面板、纵向木肋及木梁、斜向辅助受力的斜撑。
>[0009]承重框架在利用结构受力形态设置空腔,在空腔内布置保温隔热隔声材料。
[0010]承重框架上的横向面板层包括地面装饰层、水泥纤维板、隔声垫。
[0011]所述面板层中撑板为双层高强度水泥纤维板叠加,其厚度不小于12mm。
[0012]所述面板层撑板上设置防撞击减震隔声垫,其材料为聚氨酯橡胶隔声垫或聚乙烯隔音减振橡胶垫,厚度为3

10mm。
[0013]承重框架中的纵向木肋板为OSB板,其厚度为18mm,高度为180mm,布置间距为300

400mm。
[0014]所述保温隔热层为玻璃棉,厚度为100mm。
[0015]所述吊顶层为高强度水泥纤维板基层板加水泥纤维板饰面板,其厚度均为12mm。
[0016]所述木肋板上下通过螺钉与水泥纤维板连接,吊顶层斜撑辅助受力。
[0017]所述隔热保温层以及承重框架空腔内预埋有通风管和相关设备设备。
[0018]所述木梁与面层间的操作空腔设置管线预埋线盒,位于承重框架的边框上设有线
管的预埋盒连接开口,并且吊顶层预留灯槽安装位置空间。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模块化集成楼板采用1100mm标准化模数单元预制,结合建筑设计的面积和功能,利用单元模块灵活组合拼装,提高建造速度。
[0021]进一步,可在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中直接加入不同的功能模块,例如卫浴系统、地暖、地冷等,直接根据不同项目的功能定位进行功能模块的针对设计,并相应预留设备管道管线位置和操作空间,并直接完成地面及吊顶装饰,无需再次装修。
[0022]进一步,以木梁、木肋板、面板构成承重框架的空腔内填充保温隔热材料,与空气层共同组成良好的热工性能结构,提高木构楼盖的保温隔热隔声性能,另外,结合面板层中设置隔声垫柔性材料,降低楼板撞击隔声影响,进一步提高楼盖隔声性能。
[0023]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化集成楼盖结合多功能需求设计,水泥纤维板材料同时可满足受力、装饰、防火要求,提升材料利用率,简化施工操作流程。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践运用效果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效果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构造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预制装配平面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

通风管道、2

保温层、3

面板层、4

木肋、5

斜撑、6

预埋盒、7

木梁、8

吊顶层、9

空气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30]如图1至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包括承重框架的横向面板层(3)、木肋(4)及木梁(7)、斜向辅助受力的斜撑(5),所述面板层(3)通过木肋(4)与吊顶层(8)连接,所述木肋(4)和面板层(3)之间空腔铺设有保温隔声材料玻璃棉。
[0031]所述木构预制集成楼盖,以标准化模数1100mm的尺寸分块预制,然后将集成楼盖结合建筑设计进行组合拼装。
[0032]图3是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的预制装配效果示意图,可根据建筑的功能面积和需求进行预制集成设计。
[0033]所述面板层包括地面装饰层、水泥纤维板、隔声垫。
[0034]本专利技术的面板层(3)中的支撑板可以选用高强度水泥纤维板,可根据需求选择OSB板或其他支撑材料,为保证良好热工性能应为双层基层板叠加。
[0035]本专利技术的吊顶层(8)可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双层防火石膏板,采用螺钉连接等方式和木肋(4)连接,斜撑材料可根据室内效果选择胶合木或重组竹,需进行防火防潮处理。
[0036]所述面板层撑板上设置防撞击减震隔声垫,其材料为聚氨酯橡胶隔声垫或聚乙烯隔音减振橡胶垫,厚度为5mm。
[0037]所述保温隔热层(2)为玻璃棉,厚度为 100mm。
[0038]所述隔热保温层以及承重框架空腔内预埋有通风管道(1)和通风设备。
[0039]所述木梁与面层间的操作空腔设置管线预埋盒(6),位于承重框架的边框上设有线管的管线预埋线盒连接开口。
[0040]如图3所示,单元模块边缘预留插入墙体位置和而连接部分空间,根据设计需求,进行墙体、楼盖的灵活集成拼装。
[0041]本专利技术的单元模数的楼盖与楼盖之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拼接,采用螺栓或钢连接件进行固定。
[0042]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施工简单,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经对比计算和模拟分析,满足国家现行规范《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高标准要求。
[0043]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所述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根据模数1100mm设计分块预制,然后将各块楼板组合拼装;其中每块预制楼板包括承重框架,吊顶装饰,保温隔热隔声构造以及集成管线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管道(1)、预埋盒(6)、保温层(2)、面板层(3)、木肋(4)、吊顶层(8)、斜撑(5)、木梁(7)、空气层(9);所述面板层(3)通过木肋(4)与吊顶层(8)连接,所述木肋(4)和面板层(3)之间空腔铺设有保温隔声材料玻璃棉;所述斜撑(5)材料为重组竹,满足防火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3)包括石晶地板、双层12mm水泥纤维板、上铺减震隔声垫,其厚度为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为玻璃棉,厚度为1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构集成多功能预制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层内设有通风管和线管;线管通过管线预埋盒集成一束,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楠陈宏壘朱雅丰王玥邓蔚文施全续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集建创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