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576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沥青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第一沥青涂盖料层和第二沥青涂盖料层,其分别设于所述胎基层的两侧表面;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其设于所述第一沥青涂盖料层背离所述胎基层的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和所述第一沥青涂盖料层之间的界面包含第一偶联剂;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利用本身超强的耐老化和较好的阻氧特性,可以有效对第一沥青涂盖料层进行长效保护,能避免第一沥青涂盖料层中的各组分分离并延长各组分的有效作用时间,进一步提高沥青防水卷材的耐久性和耐老化性能。高沥青防水卷材的耐久性和耐老化性能。高沥青防水卷材的耐久性和耐老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防水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防水卷材在运输、加工以及使用过程中,受到风雨或温度冷热交替等自然天气的影响,进而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及化学反应,导致沥青中各组分含量发生变化,使沥青防水卷材“老化”。老化后的沥青防水卷材表面会变硬变脆,不能继续发挥其原有的密封或粘接作用,在低温情况下还会因为体积收缩出现裂纹。如果沥青防水卷材存在裂缝或者开裂,还会增加使用时蹿水的风险,影响沥青防水卷材的正常使用。
[0003]国标GB/T 23260

2009中明确指出,带自粘层的沥青防水卷材老化7天后,其沥青防水卷材与铝板剥离强度应不小于1.5N/mm。因此现有沥青防水卷材可能只满足7天老化,而对沥青防水卷材后期是否能经历长时间的氧化老化过程没有考虑到。沥青防水卷材在实际应用中,从铺设到后续施工的时间间隔已经超过7天,如果在高温地区施工,沥青防水卷材已经发生了难以度量的老化行为,且在施工后亦要经历长时间的氧化老化过程,这要求卷材的耐久性能优良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防水卷材,旨在解决沥青防水卷材中耐久性能低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沥青防水卷材,所述沥青防水卷材包括:
[0006]胎基层;
[0007]第一沥青涂盖料层和第二沥青涂盖料层,其分别设于所述胎基层的两侧表面;
[0008]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其设于所述第一沥青涂盖料层背离所述胎基层的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和所述第一沥青涂盖料层之间的界面包含第一偶联剂;
[0009]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设于所述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背离所述胎基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隔离层设于第二沥青涂盖料层背离所述胎基层的一侧。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沥青防水卷材还包括:
[0011]第二非沥青基自粘层,其设于所述第二沥青涂盖料层背离所述胎基层的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二非沥青基自粘层和所述第二沥青涂盖料层之间的界面包含第二偶联剂。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沥青涂盖料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基质沥青,50份;油分,0.5

13份;第一高分子改性剂,2

11份;第一增塑剂,0.4

5份;第一聚α

烯烃,0.4

5份;胶粉,5

23份;第一填料,16.5

50份。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质沥青选自70#沥青、90#沥青和200#沥青或其组合。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分选自芳烃油、基础油、环烷油、减线油或其组合。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分子改性剂选自丁二烯

苯乙烯

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丁苯橡胶、氢化苯乙烯

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丁二烯

异戊二烯

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组合。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塑剂选自磷酸三辛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丁酯、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或其组合。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α

烯烃选自聚癸烯、聚十二碳烯、十和十二混合烯聚合物或其组合。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料选自滑石粉、重钙、蒙脱土、高岭土或其组合。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基质油,50份;增粘树脂,22

51份;第二高分子改性剂,5

25.5份;耐高温助剂,2

9份;第二增塑剂,0.5

5.5份;第二聚α

烯烃,0.5

5.5份;第二填料,16

42份。
[00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质油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芳烃油,10份;环烷油,0

4份;减三线油,0

3份。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粘树脂选自C5热聚石油树脂、C9热聚石油树脂、松香树脂、萜烯树脂或其组合。
[002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高分子改性剂选自丁二烯

苯乙烯

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丁苯橡胶、氢化苯乙烯

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丁二烯

异戊二烯

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组合。
[002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高温助剂选自PE蜡、PP蜡、酰胺蜡或其组合。
[002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增塑剂为选自磷酸三辛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丁酯、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或其组合。
[002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聚α

烯烃为聚癸烯、聚十二烯、十和十二混合烯聚合物的共聚物或其组合。
[002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填料为滑石粉、重钙、蒙脱土、高岭土或其组合。
[002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偶联剂和所述第二偶联剂分别独立地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或其组合。
[002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提供用沥青预浸过的胎基层;
[0030]将沥青涂盖料分别覆盖于所述胎基层两侧表面,进行干燥成型,以得到第一沥青涂盖料层和第二涂盖料层;
[0031]将偶联剂溶液喷附于所述第一沥青涂盖料层表面,进行干燥,以得到含偶联剂的界面:
[0032]将非沥青基自粘组合物覆盖于所述界面,进行干燥成型,以得到含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的主体基材;
[0033]将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分别独立地设于所述主体基材表面,以得到所述沥青防水卷材。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沥青防水卷材,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能避免其内侧的第一沥青涂盖料层中的各组分分离并延长各组分的有效作用时间,进一步提高第一沥青涂盖料层的耐久性和耐老化性能,利用非沥青基自粘层超强的耐老化和较好的阻氧特性,可以有效对第一沥青涂盖料层进行长效保护;并且通过各层之间相互协作,从而提高沥青防水卷材耐久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第一沥青涂盖料层和第二沥青涂盖料层,其分别设于所述胎基层的两侧表面;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其设于所述第一沥青涂盖料层背离所述胎基层的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和所述第一沥青涂盖料层之间的界面包含第一偶联剂;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设于所述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背离所述胎基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隔离层设于第二沥青涂盖料层背离所述胎基层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防水卷材还包括:第二非沥青基自粘层,其设于所述第二沥青涂盖料层背离所述胎基层的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二非沥青基自粘层和所述第二沥青涂盖料层之间的界面包含第二偶联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沥青涂盖料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基质沥青,50份;油分,0.5

13份;第一高分子改性剂,2

11份;第一增塑剂,0.4

5份;第一聚α

烯烃,0.4

5份;胶粉,5

23份;第一填料,16.5

5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沥青选自70#沥青、90#沥青和200#沥青或其组合;和/或,所述油分选自芳烃油、基础油、环烷油、减线油或其组合;和/或,所述第一高分子改性剂选自丁二烯

苯乙烯

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丁苯橡胶、氢化苯乙烯

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丁二烯

异戊二烯

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组合;和/或,所述第一增塑剂选自磷酸三辛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丁酯、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或其组合;和/或,所述第一聚α

烯烃选自聚癸烯、聚十二碳烯、十和十二混合烯聚合物或其组合;和/或,所述第一填料选自滑石粉、重钙、蒙脱土、高岭土或其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沥青基自粘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基质油,50份;增粘树脂,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淞坡杨小育温泽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科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