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大型薄壁外环铸件欠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534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决大型薄壁外环铸件欠铸的方法,包括金属液间隔分布式保温进行稳定流动完全充型的金属液填充步骤。前端金属液本身热量在引流板和引流板处的砂型模壳被更多吸收形成了保温减少散热,当后方的后端金属液补充进入时,热量直接传递到前端金属液上使前端金属液不发生冷却固化,间隔分布的引流板构成间隔分布式保温,使后端金属液补热推前端金属液进行稳定流动完全充型,而不会出现前端金属液降低至凝固温度在局部位置停止充型,解决了铸件外环大面积欠铸问题,由于是在外环铸件蜡模安装引流板,相对于设置中空部位并达到真空来说,作业环境便于维持稳定,外环铸件不会出现欠铸。会出现欠铸。会出现欠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大型薄壁外环铸件欠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大型薄壁外环铸件欠铸的方法,属于铸造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高温合金后机匣整体铸件上的外环部分,由于该外环铸件使用在民用航空上,外环铸件所要求的精度较高属于熔模精密铸件,其外环壁厚为2mm,铸件成型难度极大。由于外环铸件环形尺寸较大,尤其外环是整体铸件距离浇口最远部分,金属液填充至外环铸件的流程较长,温度损失较大,且铸件外环的散热条件最优,砂型模壳温度损失快,熔融的金属液在不断填充过程中,金属液前端温度已降低至凝固温度,局部位置停止充型,导致了铸件外环大面积欠铸问题的产生。
[0003]为解决上述外环铸件欠铸的问题,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1957890B的一种散热条件可控的模壳制备方法,公开采用的技术为:模壳的一层制备中空部位,中空部位的空气通过气流通道流出而形成真空部位,进而减小中空部位的导热系数,减缓中空部位的散热;虽然,通过设置中空部位抽真空来减少散热解决铸件欠铸的问题,但是,对于环形尺寸较大的外环铸件是整体薄壁,设置多处中空部位并达到真空,由于砂型膜壳在浇筑金属液时需要做离心旋转,存在中空部位保持真空作业环境不稳定的问题。外环铸件一旦某一处中空部位有空气进入,就会导致外环铸件整体报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大型薄壁外环铸件欠铸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解决大型薄壁外环铸件欠铸的方法,包括金属液间隔分布式保温进行稳定流动完全充型的金属液填充步骤。
[0007]所述金属液填充步骤具体为:通过浇口向成型出外环铸件的空间填充熔融金属液,前端金属液在通过有引流板出时,由于引流板在此处对外环铸件进行了加厚,前端金属液本身热量在引流板和引流板处的砂型模壳被更多吸收形成了保温减少散热,当后方的后端金属液补充进入时,热量直接传递到前端金属液上使前端金属液不发生冷却固化,间隔分布的引流板构成间隔分布式保温,使后端金属液补热推前端金属液进行稳定流动完全充型。
[0008]在所述金属液填充步骤之前,还包括先进行的砂型模壳成型步骤。
[0009]所述砂型模壳成型步骤为:在外环铸件蜡模外部固定包裹成型出砂型模壳,将砂型模壳内由蜡料构成的外环铸件蜡模熔解成液态排出,使砂型模壳内成型出供外环铸件成型的空间,此时引流板镶嵌固定在砂型模壳上。
[0010]在所述砂型模壳成型步骤之前,还包括先进行的蜡模成型步骤。
[0011]所述蜡模成型步骤为:以外环铸件为形状基础使用蜡料固化成型出外环铸件蜡模,在外环铸件蜡模粘贴固定安装引流板。
[0012]在所述蜡模成型步骤中,所述引流板位于外环铸件蜡模的位置处在后期便于对外环铸件进行加工操作或加工不影响形状精度的位置。
[0013]在所述蜡模成型步骤中,所述引流板分布安装在外环铸件蜡模的内外侧。
[0014]在所述蜡模成型步骤中,位于外环铸件蜡模同侧的所述所述引流板为多个并以80mm间隔。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前端金属液本身热量在引流板和引流板处的砂型模壳被更多吸收形成了保温减少散热,当后方的后端金属液补充进入时,热量直接传递到前端金属液上使前端金属液不发生冷却固化,间隔分布的引流板构成间隔分布式保温,使后端金属液补热推前端金属液进行稳定流动完全充型,而不会出现前端金属液降低至凝固温度在局部位置停止充型,解决了铸件外环大面积欠铸问题,由于是在外环铸件蜡模安装引流板,相对于设置中空部位并达到真空来说,作业环境便于维持稳定,外环铸件不会出现欠铸。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外环铸件蜡模状态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喷砂构成砂型模壳开始金属液充型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金属液进入砂型膜壳内的示意图;
[0019]图中:1

外环铸件蜡模;2

引流板;3

砂型模壳;4

外环铸件;51

前端金属液;52

后端金属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
[0022]本申请的一种解决大型薄壁外环铸件欠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步骤一,蜡模成型:以外环铸件为形状基础使用蜡料固化成型出外环铸件蜡模1,在外环铸件蜡模1粘贴固定安装引流板2,所述引流板2位于外环铸件蜡模1的位置处在后期便于对外环铸件4进行加工操作或加工不影响形状精度的位置,便于后期对引流板2去除,引流板2分布安装在外环铸件蜡模1的内外侧,位于外环铸件蜡模1同侧的所述引流板2为多个并以80mm间隔。
[0024]步骤二,砂型模壳成型:在外环铸件蜡模1外部固定包裹成型出砂型模壳3,将砂型模壳3内由蜡料构成的外环铸件蜡模1熔解成液态排出,使砂型模壳3内成型出供外环铸件4成型的空间,此时引流板2镶嵌固定在砂型模壳3上。
[0025]步骤三,金属液填充:通过浇口向成型出外环铸件4的空间填充熔融金属液,前端金属液51在通过有引流板2出时,由于引流板2在此处对外环铸件4进行了加厚,前端金属液51本身热量在引流板2和引流板2处的砂型模壳3被更多吸收形成了保温减少散热,当后方的后端金属液52补充进入时,热量直接传递到前端金属液51上使前端金属液51不发生冷却固化,间隔分布的引流板2构成间隔分布式保温,使后端金属液52补热推前端金属液51进行稳定流动完全充型,而不会出现前端金属液51降低至凝固温度在局部位置停止充型,解决了铸件外环大面积欠铸问题,由于是在外环铸件蜡模1安装引流板2,相对于设置中空部位并达到真空来说,作业环境便于维持稳定,外环铸件4不会出现欠铸。待金属液固化后,外环
铸件4在砂型模壳3内成型而出,敲碎砂型模壳3去除引流板2得到外环铸件4成品。
[0026]间隔式分布的引流板2在砂型模壳3上结合构成的保温,相比于采用对砂型模壳3全部包裹构成整体保温具备的优势为:对砂型模壳3全部包裹构成整体保温在金属液全部充型后,散热条件变差,金属液凝固缓慢导致外环铸件4产生疏松缺陷,而间隔式分布的引流板2在砂型模壳3上结合构成的保温满足金属液的前端金属液51充型,在后端金属液52补热推前端金属液51进行稳定流动完全充型后,金属液能通过不存在引流板2的砂型模壳3部分进行散热,不会存在散热条件变差及金属液凝固缓慢导致外环铸件4产生疏松缺陷的情况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大型薄壁外环铸件欠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液间隔分布式保温进行稳定流动完全充型的金属液填充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大型薄壁外环铸件欠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液填充步骤具体为:通过浇口向成型出外环铸件(4)的空间填充熔融金属液,前端金属液(51)在通过有引流板(2)出时,由于引流板(2)在此处对外环铸件(4)进行了加厚,前端金属液(51)本身热量在引流板(2)和引流板(2)处的砂型模壳(3)被更多吸收形成了保温减少散热,当后方的后端金属液(52)补充进入时,热量直接传递到前端金属液(51)上使前端金属液(51)不发生冷却固化,间隔分布的引流板(2)构成间隔分布式保温,使后端金属液(52)补热推前端金属液(51)进行稳定流动完全充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大型薄壁外环铸件欠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液填充步骤之前,还包括先进行的砂型模壳成型步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决大型薄壁外环铸件欠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