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6504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属于生物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纤维,所述纤维的内核包括姜黄素和第一可纺聚合物,外壳包括聚乙二醇和第二可纺聚合物;所述外壳中聚乙二醇和第二可纺聚合物的质量比不高于1:12。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纤维膜为核壳结构,姜黄素在内核,外壳阻止了姜黄素在前期的快速释放,从而延缓姜黄素的释放速率,避免了药物在初期形成爆释产生毒性反应;外层中的聚乙二醇为纤维提供了亲水性能,从而使纤维膜具有强大的吸收渗出液的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外壳中聚乙二醇和可纺聚合物的配比,在确保纤维膜亲水性的前提下还能防止纤维膜过于亲水导致内核姜黄素爆释。致内核姜黄素爆释。致内核姜黄素爆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人体抵御包括生物体和化学物质在内的许多外界环境刺激的主要屏障。环境的刺激或者某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皮肤受损出现伤口。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伤口如果不及时处理,伤口处聚集的渗出液容易滋生细菌,从而扰乱人体的免疫系统。
[0003]伤口愈合并非被动的修复过程,通过使用修复或具有保护作用的敷料可以加速愈合的速度并提升伤口修复的效果。临床上针对糖尿病伤口通常采用清创随后用医用纱布包裹药物对伤口进行包扎治疗,尽管该方法治疗糖尿病伤口有效果,但是医用纱布的透气性差,容易感染,而且生物相容性欠佳,不仅如此,疏水性的医用纱布难以吸收伤口的渗出液。因此,病人需要频繁的更换敷料,这就会导致病人出现二次损伤和剧烈疼痛,还会损伤新生成的皮肤组织,延长糖尿病伤口的愈合周期。
[0004]姜黄素是一种天然的多酚化合物,成本低廉,具有抗菌、促血管再生、促肉芽组织形成和促胶原蛋白沉积的优势,在用于治疗伤口愈合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然而姜黄素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药学作用,口服利用度低。同时,由于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直接涂抹会导致局部的高浓度产生毒性反应。
[0005]如果能够提供一种同时具有亲水性和缓慢释放姜黄素的敷料将会对加速糖尿病伤口愈合速度、提升伤口修复效果产生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药物在纤维中的释放速度主要由水分的入侵速度决定,亲水性材料水分容易入侵,药物往往在数小时内就能够完全释放,无法达到缓释的效果。因此,提供一种同时具有亲水性和缓慢释放姜黄素的敷料目前还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纤维膜能够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同时还具有亲水性能。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纤维,所述纤维的内核包括姜黄素和第一可纺聚合物,外壳包括聚乙二醇和第二可纺聚合物;所述外壳中聚乙二醇和第二可纺聚合物的质量比不高于1:12。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可纺聚合物和第二可纺聚合物包括醋酸纤维素、聚己内酯、聚乳酸、明胶和尼龙中的一种。
[0009]优选的,所述内核中姜黄素和第一可纺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4~18。
[0010]优选的,所述内核与外壳的质量比为13~21:13。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0012]将内核纺丝液与外壳纺丝液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得到所述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
[0013]所述内核纺丝液包括姜黄素、第一可纺聚合物和第一挥发性有机溶剂;
[0014]所述外壳纺丝液包括聚乙二醇、第二可纺聚合物和第二挥发性有机溶剂;所述外壳纺丝液中聚乙二醇和第二可纺聚合物的质量比不高于1:12。
[0015]优选的,所述同轴静电纺丝还包括采用第三挥发性有机溶剂与内核纺丝液、外壳纺丝液共同进行同轴静电纺丝;进行所述同轴静电纺丝时,由内到外依次为内核纺丝液、外壳纺丝液和第三挥发性有机溶剂。
[0016]优选的,所述内核纺丝液中姜黄素的浓度为1~3g/L,第一可纺聚合物的浓度为12~18g/L。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挥发性有机溶剂与第二挥发性有机溶剂为极性混合溶剂;所述第一挥发性有机溶剂与第二挥发性有机溶剂在进行同轴静电纺丝时的速度独立地为0.1~2mL/h。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三挥发性有机溶剂在进行同轴静电纺丝时的速度为0.1~2mL/h。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或上述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在制备伤口敷料中的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纤维,所述纤维的内核包括姜黄素和第一可纺聚合物,外壳包括聚乙二醇和第二可纺聚合物;所述外壳中聚乙二醇和第二可纺聚合物的质量比不高于1: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纤维膜中的纤维为核壳结构,姜黄素在内核,其释放速率取决于水分的入侵速率,水分入侵纤维的速度越快,纤维中姜黄素随水分子扩散作用便能更快的离开纤维基体。外壳为内核的姜黄素提供了一层屏障,阻止了水分的入侵,因此延缓了药物的释放速率,避免了药物在初期形成爆释产生毒性反应;外层中的聚乙二醇为纤维提供了亲水性能,从而使纤维膜在治疗糖尿病伤口时具有强大的吸收渗出液的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外壳中聚乙二醇和可纺聚合物的配比,在确保纤维膜具有亲水性的前提下还能防止纤维膜过于亲水导致内核姜黄素爆释。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以不可纺的第三挥发性有机溶剂作为最外层,可以延长纺丝液中有机溶剂挥发的时间,使得纤维在制备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同轴静电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含有外壳纺丝液的注射器;2为含有内核纺丝液的注射器;3为含有第三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注射器;4为高压静电发生装置;5为接地;6为收集装置;7为注射泵推进装置;8为三级同轴纺丝头;
[0023]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纤维膜的扫描电镜图;
[0024]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纤维膜的扫描电镜图;
[0025]图4为实施例3制备的纤维膜的扫描电镜图;
[0026]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纤维膜的透射电镜图;
[0027]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纤维膜的水接触角图;
[0028]图7为实施例2制备的纤维膜的水接触角图;
[0029]图8为实施例3制备的纤维膜的水接触角图;
[0030]图9为实施例1~3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的溶胀性能图;
[0031]图10为实施例1~3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的药物释放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纤维,所述纤维的内核包括姜黄素和第一可纺聚合物,外壳包括聚乙二醇和第二可纺聚合物;所述外壳中聚乙二醇和第二可纺聚合物的质量比不高于1:12。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纤维还优选为气泡型核壳结构,所述气泡的成分优选与外壳的成分相同。本专利技术对于所述气泡的位置没有特殊的限定,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串珠可以在内核中,可以在内核和外壳中间。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气泡型核壳结构更有利于药物的缓释。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可纺聚合物和第二可纺聚合物优选包括醋酸纤维素、聚己内酯、聚乳酸、明胶和尼龙中的一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内核中姜黄素和第一可纺聚合物的质量比优选为1:4~18,更优选为1:5~12,进一步优选为1:8~1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外壳中聚乙二醇和第二可纺聚合物的质量比不高于1:12,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纤维,所述纤维的内核包括姜黄素和第一可纺聚合物,外壳包括聚乙二醇和第二可纺聚合物;所述外壳中聚乙二醇和第二可纺聚合物的质量比不高于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纺聚合物和第二可纺聚合物包括醋酸纤维素、聚己内酯、聚乳酸、明胶和尼龙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亲水性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中姜黄素和第一可纺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4~1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亲水性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与外壳的质量比为13~21:13。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内核纺丝液与外壳纺丝液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得到所述具有缓释药物的亲水性纤维膜;所述内核纺丝液包括姜黄素、第一可纺聚合物和第一挥发性有机溶剂;所述外壳纺丝液包括聚乙二醇、第二可纺聚合物和第二挥发性有机溶剂;所述外壳纺丝液中聚乙二醇和第二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红刘宇博周洪雷李伟马凤仓付少利邵国森吴昊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植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