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031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包括枝接活性炭颗粒的泡沫基体和防水透气的背衬层。活性炭颗粒经过水相预混保护,再与聚氨酯预聚物、发泡助剂混合液三相同时混合发泡而枝接到聚氨酯泡沫基体上,活性炭颗粒与泡沫基体结合牢固、不落屑,且二者呈弱表面枝接状态,聚氨酯预聚物及其泡沫基体基本未进入活性炭颗粒内部通孔,活性炭颗粒吸附性能保存良好,生物毒性残留低,用该方法制备的功能敷料可以广泛适用于湿性愈合伤口或创面的治疗。可以广泛适用于湿性愈合伤口或创面的治疗。可以广泛适用于湿性愈合伤口或创面的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功能敷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上世纪70年代,Dr.Rovee提出“湿性创面愈合”理论,认为在湿润环境下,创面上皮细胞可以加速移动并增长,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在之后的研究及医学实践过程中,都证明湿性愈合相比干性愈合具有明显优势,并随之产生了许多具共性或非共性的湿性愈合基理研究。以此,人们对伤口愈合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日渐深入和完善,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其技术被临床广泛接受。
[0003]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一系列湿性愈合敷料产品陆续开发并投入临床使用,如藻酸盐敷料、水胶体敷料、水凝胶敷料、聚氨酯泡沫敷料等等。这些敷料可以在自身或与创面渗出液的作用下,在创面表面形成并保持一个湿润的弱液相环境,以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再上皮化。
[0004]但是,随着湿性敷料在创面贴敷时间的增加,液相中溶解的坏死组织、纤维蛋白、炎症产出物质、病原微生物及其尸体等含量也不断升高,液相环境持续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在液相中不断积累至一定水平后,就会延长伤口的炎症期,阻碍伤口的愈合。特别是中高渗的适用湿性愈合的慢性创面,需要及时且频繁地更换敷料,这造成病人护理期的延长和较高的医疗资源浪费。
[0005]如何净化湿性愈合液相环境,保证湿性愈合过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减少伤口敷料的更换频次,提高敷料的使用效率,降低病人痛苦和医疗费用,是湿性愈合功能敷料发展的方向之一。
[0006]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主要由果壳、煤、木材等原料经炭化、活化制得,其表面布满微孔,且内部通孔相连,比表面积大,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更为重要的是其在液相环境中仍具有极强的净化吸附性能。
[0007]申请公开号为CN102961775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纤维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采用了活性炭纤维布、海藻酸纤维膜、活性炭纤维毡三层复合的制备方式。其中海藻酸纤维膜被活性炭纤维布层隔开,未直接接触创面,同时为防止吸附性能更好的活性炭纤维毡落屑,其内层用结构致密的活性炭纤维布代替,这都导致复合敷料湿性愈合效果和吸附性能下降。
[0008]当然,人们也一直在尝试直接在湿性敷料中掺附吸附性物质,使二者有机结合直接接触创面,又赋予湿性敷料吸附能力,例如在聚氨酯泡沫敷料中添加活性炭、多孔石墨等吸附性无机材料。但是,这些吸附性材料与聚氨酯单体及其预聚物混合发泡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这些吸附性材料与聚氨酯单体及其预聚物混合发泡时,会大量吸附毒性的聚氨酯单体及其预聚物到其表面及内部通孔中,导致泡沫基体伸入并填塞无机吸附性材料内部孔道,降低了无机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2)聚氨酯单体及其预聚物被深度吸附到无机颗粒
内部孔道中,导致其进行非充分的发泡反应,材料毒性残留严重。3)这些无机颗粒枝接到有机基体上,材料容错性不足,若无机材料加入过量,就会使聚氨酯泡沫基体柔软度下降,材料板结发硬,吸液性能减弱,甚或发生落屑,若加入量过少,则其吸附能力有限,从而严重影响此类新型敷料在临床的使用和推广。
[0009]因此,在适量加入无机吸附性颗粒的情况下,尽量的保护无机颗粒的微孔结构,特别是其内部通孔不被堵塞或破坏,保存无机颗粒自身强大的吸附特性,以提升此类功能敷料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鉴于以上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以保护活性炭颗粒的微孔结构,特别是其内部通孔不被堵塞或破坏,保证活性炭颗粒强大的净化吸附性能。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2]一种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包括枝接活性炭颗粒的泡沫基体和防水透气的背衬层;所述枝接活性炭颗粒的泡沫基体是以发泡聚氨酯作为敷料基体,将活性炭颗粒通过水相预混保护的方式枝接到泡沫基体上。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500μm,优选1~100μm。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泡沫基体以聚氨酯预聚物、发泡助剂混合液、活性炭颗粒水相混悬液三相混合发泡制备。
[0015]所述聚氨酯预聚物至少含有脂肪族或芳香族异氰酸酯、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及催化剂。如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预聚物可以为市售科思创的Baymedix FP504。
[0016]所述发泡助剂包括泡沫稳定剂、开孔剂等能够实现聚氨酯预聚物发泡功能的助剂。所述泡沫稳定剂可以为丙二醇嵌段聚醚PE6800、PE6400中的任意一种。
[0017]所述开孔剂可以为碳酸氢钠、柠檬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中的任一种。
[0018]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涂胶聚氨酯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应≥1000g/(m2·
24h)。
[00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⑴
将活性炭颗粒预先与水混合,充分持续搅拌,形成混悬液A;将发泡助剂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B;
[0021]⑵
将聚氨酯预聚物与步骤

中混悬液A、混合液B三相同时混合搅拌发泡,获得枝接活性炭颗粒的聚氨酯泡沫基体。
[0022]⑶
将步骤

所得聚氨酯泡沫基体过烘道干燥后,覆上涂胶聚氨酯膜,得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
[0023]所述步骤

中,混悬液A中活性炭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5%~35%,作为优选的,活性炭颗粒质量百分比为10%~25%。
[0024]所述步骤

中,发泡助剂中开孔剂与泡沫稳定剂的质量比为1:2~1:3,作为优选的,二者质量比为2:5。
[0025]所述步骤

中,混合液B发泡助剂质量百分比为10%~40%,作为优选的,发泡助
剂质量百分比为20%~25%。
[0026]所述步骤

中,聚氨酯预聚物、混悬液A、混合液B按比例混合发泡时,三相质量百分比分别为:70%~88%、10%~20%、2%~10%,作为优选的,三相质量百分比分别为:78%~84%、12%~16%、4%~6%。
[0027]所述步骤

中,烘道温度为50℃~9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烘道温度为55℃~65℃。
[0028]本专利技术,所述活性炭颗粒与水搅拌混合时应保持较好的混悬性,作为优选的,活性炭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100μm。
[0029]本专利技术的活性炭颗粒应预混在水中并搅拌,使其孔洞结构中填充水相保护,而不是与聚氨酯预聚物或发泡助剂预混,以避免泡沫基体混合发泡时,活性炭颗粒因深度吸附聚氨酯预聚物及其助剂而导致的毒性残留,同时也可防止发泡基体过于深入活性炭颗粒表面及其内部通孔而导致孔洞闭塞或狭窄,影响活性炭颗粒的净化吸附性能。
[0030]本专利技术的活性炭颗粒的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包括枝接活性炭颗粒的泡沫基体和背衬层;所述活性炭颗粒通过水相预混保护的方式枝接到聚氨酯泡沫基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500μm,优选1~100μ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所述泡沫基体以聚氨酯预聚物、发泡助剂混合液、活性炭颗粒水相混悬液三相混合发泡制备。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所述聚氨酯预聚物包含脂肪族或芳香族异氰酸酯、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和催化剂;所述发泡助剂包括泡沫稳定剂和开孔剂;所述泡沫稳定剂为丙二醇嵌段聚醚PE6800和PE6400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开孔剂为碳酸氢钠、柠檬酸钠、磷酸氢二钠和磷酸氢二钾中的任意一种。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所述背衬层为涂胶聚氨酯膜,其水蒸气透过率应≥1000g/(m2·
24h)。6.一种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活性炭颗粒预先与水混合,充分持续搅拌,形成混悬液A;将发泡助剂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B;(2)将聚氨酯预聚物与步骤(1)中混悬液A、混合液B三相同时混合充分搅拌发泡,获得枝接活性炭颗粒的聚氨酯泡沫基体;(3)将步骤(2)所得聚氨酯泡沫基体过烘道干燥后,覆上涂胶聚氨酯膜,得活性炭聚氨酯泡沫敷料。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郦道义金杭羽曾菊红陈冠华陈利民傅海燕吴晨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红雨医药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