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组装用自动精准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491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组装用自动精准夹持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一侧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一侧设有触发组件,触发组件一侧设有调节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电机和若干个转轴,电机输出轴端固定有蜗杆,转轴外侧固定套接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操作台顶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固定有限位板,支撑板底部固定有齿杆,齿杆的一侧啮合连接于蜗轮的一侧,通过电机带动蜗轮和蜗杆转动配合下,同时使得多个限位板向蜗杆的轴心处靠近,此时可以很精准和方便的对机座进行夹紧,避免工人需要手动对机座进行夹持,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组装用自动精准夹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组装夹持
,具体为一种电机组装用自动精准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磁式直流电动机由定子磁极、转子(电枢)、换向器(俗称整流子)、电刷、机壳、轴承等构成。按工作电源分类根据电动机工作电源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其中交流电动机还分为单相电动机和三相电动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电动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现有的电机在组装时,需要对电机机座进行夹持固定,方便工人对机座内部的转子和定子进行组装,大多数需要工人手动对机座进行夹持固定,造成工人每天频繁手动对机座进行夹持,使得工人的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一种电机组装用自动精准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组装用自动精准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组装用自动精准夹持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一侧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一侧设有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一侧设有调节组件;
[0005]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电机和若干个转轴,所述电机输出轴端固定有蜗杆,所述转轴外侧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操作台顶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有限位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有齿杆,所述齿杆的一侧啮合连接于蜗轮的一侧。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触发组件包括压板,所述操作台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压板底部固定有支撑杆,所述第二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顶部固定于支撑杆的底部。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内侧壁固定有开关,所述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滑板的底部与第二滑槽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若干个推板和若干个第二滑板,所述限位板一侧分别开设有齿槽、限位槽和第三滑槽,所述推板的一侧滑动连接于限位槽的内侧。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推板的两侧均固定于第二滑板的一侧,所
述第二滑板一侧固定有若干个限位齿,所述限位齿的一侧活动插入于齿槽的内侧。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滑槽内侧壁固定有若干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抵触于第二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滑板一侧固定有推块。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机的顶部固定于操作台的底部,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操作台内壁一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一、通过电机带动蜗轮和蜗杆转动配合下,同时使得多个限位板向蜗杆的轴心处靠近,此时可以很精准和方便的对机座进行夹紧,避免工人需要手动对机座进行夹持,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0014]二、通过当电机机座放置在压板顶部时,第一弹簧受力压缩,在机座压力的作用下,开关触发后电机机座自动被夹持在多个限位板的内侧,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该夹持装置的便利性。
[0015]三、当需要夹持的机座高度较高时,此时只需要向一侧推动推块,使得限位齿离开齿槽,在多个升高推板的作用下,将高度较高的机座夹持在多个限位板内侧,提高了机座夹持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区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限位板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操作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推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操作台;2、固定组件;21、电机;22、转轴;23、蜗轮;24、蜗杆;25、齿杆;26、支撑板;27、限位板;28、第一滑槽;3、触发组件;31、压板;32、支撑杆;33、第一滑板;34、第二滑槽;35、开关;36、第一弹簧;5、调节组件;51、限位齿;52、齿槽;53、推板;54、限位槽;55、推块;56、第二滑板;57、第二弹簧;58、第三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组装用自动精准夹持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一侧设有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一侧设有触发组件3,触发组件3一侧设有调节组件5;
[0025]固定组件2包括电机21和若干个转轴22,电机21输出轴端固定有蜗杆24,电机21输出轴带动蜗杆24转动,转轴22外侧固定套接有蜗轮23,蜗轮23与蜗杆24啮合连接,蜗杆24转动的同时带动多个蜗轮23转动,多个蜗轮23转动方向都是朝向与蜗杆24转动,带动多个齿
杆25、支撑板26和限位板27向蜗杆24的轴心处靠近,操作台1顶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滑槽28,第一滑槽28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6,支撑板26顶部固定有限位板27,支撑板26底部固定有齿杆25,齿杆25的一侧啮合连接于蜗轮23的一侧,电机21的顶部固定于操作台1的底部,转轴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操作台1内壁一侧,电机21的外壳固定在操作台1的底部,使得电机21固定的更稳定。
[0026]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人将需要组装的机座一侧放置在压板31的顶部,此时电机21输出轴带动蜗杆24转动,在蜗杆24转动的同时带动多个蜗轮23转动,多个蜗轮23转动方向都是朝向蜗杆24转动,同时蜗轮23带动啮合连接的齿杆25滑动在第一滑槽28内侧,同时带动多个齿杆25、支撑板26和限位板27向蜗杆24的轴心处靠近,此时可以很精准和方便的对机座进行夹紧,避免工人需要手动对机座进行夹持,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0027]实施例2
[0028]请参阅图1

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0029]触发组件3包括压板31,操作台1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34,压板31底部固定有支撑杆32,第二滑槽34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33,第一滑板33的顶部固定于支撑杆32的底部,第二滑槽34内侧壁固定有开关35,开关35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组装用自动精准夹持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一侧设有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一侧设有触发组件(3),所述触发组件(3)一侧设有调节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电机(21)和若干个转轴(22),所述电机(21)输出轴端固定有蜗杆(24),所述转轴(22)外侧固定套接有蜗轮(23),所述蜗轮(23)与蜗杆(24)啮合连接,所述操作台(1)顶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滑槽(28),所述第一滑槽(28)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6),所述支撑板(26)顶部固定有限位板(27),所述支撑板(26)底部固定有齿杆(25),所述齿杆(25)的一侧啮合连接于蜗轮(23)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组装用自动精准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3)包括压板(31),所述操作台(1)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34),所述压板(31)底部固定有支撑杆(32),所述第二滑槽(34)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33),所述第一滑板(33)的顶部固定于支撑杆(32)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组装用自动精准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34)内侧壁固定有开关(35),所述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彪郑巍李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晶合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