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421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镜片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镜片进行检测,且工作效率较高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一种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包括有主框体;检测仪,主框体左侧连接有检测仪;雾化机构,主框体内部连接有用于对镜片进行喷雾的雾化机构;固定机构,雾化机构部件上连接有用于对镜片进行夹持的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固定杆对镜片进行夹紧,带动镜片进行移动,镜片经过雾化器时,雾化器对镜片进行自动喷雾,镜片到达检测仪处时,检测仪自动对镜片的能见度进行检测,如此,工作效率较高,无需手动对镜片的防雾能力进行检测。检测。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镜片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镜片起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冬季里佩戴近视镜的人们从寒冷的屋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或者吃火锅时镜片遇到水气,又或者佩戴口罩时,呼出的气体使镜片起雾。镜片起雾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工厂在生产镜片时会给镜片镀上防雾膜,但是防雾膜的防雾效果在出厂前还需进行测试,以确保镜片的防雾效果达标,目前,在对镀防雾膜的镜片进行检测时,是通过人工对镀防雾膜的镜片进行降温然后喷上蒸汽观察是否起雾,纯人工手动操作起来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状态下快速对大批次镜片进行检测的需求。
[0003]综上所述,需研发一种能够自动对镜片进行检测,且工作效率较高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目前对镜片检测时,是靠纯人工手动操作,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镜片进行检测,且工作效率较高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包括有:
[0006]主框体;
[0007]检测仪,主框体左侧连接有检测仪;
[0008]雾化机构,主框体内部连接有用于对镜片进行喷雾的雾化机构,雾化机构带动镜片进行移动,同时对镜片进行喷雾用于辅助镜片进行防雾检测;
[0009]固定机构,雾化机构部件上连接有用于对镜片进行夹持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对镜片夹持用于带动镜片移动进行检测。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雾化机构包括有:
[0011]雾化器,主框体上部连接有用于对镜片进行喷雾的雾化器;
[0012]伺服电机,主框体内部后下侧连接有伺服电机;
[0013]缺齿轮,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后侧连接有缺齿轮;
[0014]转动架,主框体内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架,转动架的中部为十字形;
[0015]直齿轮,转动架后侧连接有直齿轮,直齿轮与缺齿轮间歇啮合,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缺齿轮与直齿轮间歇啮合,带动转动架间歇式转动,转动架带动镜片间歇式转动,雾化器对镜片进行喷雾用于辅助镜片进行防雾检测。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包括有:
[0017]连接板,转动架的中部上下左右四侧均连接有连接板;
[0018]第一固定杆,四个连接板外侧均滑动式连接有两个用于对镜片进行夹持的第一固定杆,两个第一固定杆内侧均为橡胶材质;
[0019]第一直线弹簧,八个第一固定杆中部均套有第一直线弹簧,第一直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杆和连接板连接,通过第一直线弹簧带动第一固定杆往内侧移动,第一固定杆用于对镜片进行夹紧,带动镜片移动进行后续的喷雾和检测。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对镜片进行自动上料的夹取机构,夹取机构包括有:
[0021]上料框,主框体右侧连接有用于存储镜片的上料框,上料框内底部为倾斜设置,上料框左下侧为弧形设置;
[0022]推杆,转动架中部上下左右四侧均连接有推杆,推杆位于连接板内侧;
[0023]第二固定杆,上料框左下侧滑动式连接有两个用于对镜片进行定位的第二固定杆,两个第二固定杆内侧均为橡胶材质;
[0024]第二直线弹簧,两个第二固定杆中部均套有第二直线弹簧,第二直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杆和上料框连接;
[0025]丝杆,两个第二固定杆外侧均连接有丝杆;
[0026]转动杆,两个丝杆上均螺纹式连接有转动杆,推杆移动后与转动杆接触用于带动转动杆转动,通过推杆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带动丝杆和第二固定杆往内侧移动对镜片进行定位用于辅助镜片上料,防止第一固定杆对镜片进行夹持时,镜片会被推动往右移动;
[0027]第一滑杆,两个转动杆上部内侧均连接有第一滑杆;
[0028]滑轨,上料框左下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轨,前侧的第一滑杆与前侧的滑轨滑动式连接,后侧的第一滑杆与后侧的滑轨滑动式连接。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辅助镜片与第一固定杆脱离的脱离机构,脱离机构包括有:
[0030]下料框,主框体内底部连接有用于对镜片进行接料导向的下料框;
[0031]固定柱,下料框右上侧连接有两个固定柱;
[0032]第三固定杆,两个固定柱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固定杆,通过检测完毕的镜片转动至与下料框接触,下料框对镜片进行限位,第三固定杆对镜片进行辅助限位用于辅助镜片与第一固定杆脱离,防止镜片继续随着第一固定杆转动;
[0033]第三直线弹簧,两个第三固定杆上部均套有第三直线弹簧,第三直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上部和第三固定杆中部连接。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带动第三固定杆往内侧移动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
[0035]第一楔形块,四个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楔形块;
[0036]导杆,下料框右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杆,导杆位于固定柱右下侧;
[0037]滑动杆,两个导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杆;
[0038]第四直线弹簧,两个导杆中部均套有第四直线弹簧,第四直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杆底部和导杆下部连接;
[0039]第二楔形块,两个滑动杆顶部均连接有第二楔形块,第一楔形块移动后与第二楔形块接触,第二楔形块与第三固定杆接触,通过第一楔形块挤压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挤
压第三固定杆往内侧移动对镜片进行限位,防止镜片无法与第一固定杆脱离。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对检测完毕的镜片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有:
[0041]缓冲板,下料框内部左侧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对检测完毕的镜片滚动的冲力进行卸除的缓冲板,通过检测完毕的镜片往左滚动至与缓冲板接触,缓冲板对检测完毕的镜片滚动的冲力进行卸除,防止检测完毕的镜片与下料框发生碰撞,导致镜片受损;
[0042]第二滑杆,下料框左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右侧与缓冲板左侧连接;
[0043]第五直线弹簧,第二滑杆中部套有第五直线弹簧,第五直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杆和下料框连接。
[0044]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下料框为倾斜设置用于对检测完毕的镜片进行导向。
[00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固定杆对镜片进行夹紧,带动镜片进行移动,镜片经过雾化器时,雾化器对镜片进行自动喷雾,镜片到达检测仪处时,检测仪自动对镜片的能见度进行检测,如此,工作效率较高,无需手动对镜片的防雾能力进行检测;通过第二固定杆对镜片的中部进行夹持,能够对镜片进行定位,辅助第一固定杆对镜片进行夹持,实现自动上料;通过下料框对检测完毕的镜片进行限位,使得检测完毕的镜片与第一固定杆脱离,实现自动退料;通过第二楔形块挤压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主框体(1);检测仪(2),主框体(1)左侧连接有检测仪(2);雾化机构(3),主框体(1)内部连接有用于对镜片进行喷雾的雾化机构(3),雾化机构(3)带动镜片进行移动,同时对镜片进行喷雾用于辅助镜片进行防雾检测;固定机构(4),雾化机构(3)部件上连接有用于对镜片进行夹持的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对镜片夹持用于带动镜片移动进行检测。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其特征是,雾化机构(3)包括有:雾化器(31),主框体(1)上部连接有用于对镜片进行喷雾的雾化器(31);伺服电机(32),主框体(1)内部后下侧连接有伺服电机(32);缺齿轮(33),伺服电机(32)的输出轴后侧连接有缺齿轮(33);转动架(35),主框体(1)内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架(35),转动架(35)的中部为十字形;直齿轮(34),转动架(35)后侧连接有直齿轮(34),直齿轮(34)与缺齿轮(33)间歇啮合,通过启动伺服电机(32),带动缺齿轮(33)与直齿轮(34)间歇啮合,带动转动架(35)间歇式转动,转动架(35)带动镜片间歇式转动,雾化器(31)对镜片进行喷雾用于辅助镜片进行防雾检测。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固定机构(4)包括有:连接板(41),转动架(35)的中部上下左右四侧均连接有连接板(41);第一固定杆(42),四个连接板(41)外侧均滑动式连接有两个用于对镜片进行夹持的第一固定杆(42),两个第一固定杆(42)内侧均为橡胶材质;第一直线弹簧(43),八个第一固定杆(42)中部均套有第一直线弹簧(43),第一直线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杆(42)和连接板(41)连接,通过第一直线弹簧(43)带动第一固定杆(42)往内侧移动,第一固定杆(42)用于对镜片进行夹紧,带动镜片移动进行后续的喷雾和检测。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镜片镀防雾膜防雾效果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对镜片进行自动上料的夹取机构(5),夹取机构(5)包括有:上料框(51),主框体(1)右侧连接有用于存储镜片的上料框(51),上料框(51)内底部为倾斜设置,上料框(51)左下侧为弧形设置;推杆(52),转动架(35)中部上下左右四侧均连接有推杆(52),推杆(52)位于连接板(41)内侧;第二固定杆(53),上料框(51)左下侧滑动式连接有两个用于对镜片进行定位的第二固定杆(53),两个第二固定杆(53)内侧均为橡胶材质;第二直线弹簧(56),两个第二固定杆(53)中部均套有第二直线弹簧(56),第二直线弹簧(5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杆(53)和上料框(51)连接;丝杆(54),两个第二固定杆(53)外侧均连接有丝杆(54);转动杆(55),两个丝杆(54)上均螺纹式连接有转动杆(55),推杆(52)移动后与转动杆(55)接触用于带动转动杆(55)转动,通过推杆(52)转动带动转动杆(55)转动,带动丝杆
(54)和第二固定杆(53)往内侧移动对镜片进行定位用于辅助镜片上料,防止第一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爱国罗德正蒲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蓝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