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性河道砾石床生态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415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区性河道砾石床生态湿地系统,包括上、下游存在落差的倾斜河道,沿所述河道流向设有若干道堰坝,相邻两道堰坝之间形成阶梯河床,处于下游的每一级阶梯河床均低于其上游的阶梯河床,所述阶梯河床上设有植物种植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汛期、雨季时的河道进行蓄水,保证流经景观地点或城镇的河段内不会出现河床无水导致河床露出的情况,能够形成生态湿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区性河道砾石床生态湿地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山区性河道砾石床生态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山区河道坡度陡、落差大,洪水历时短、水流急。山区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对降雨的调蓄作用十分微弱,蓄水能力较差,枯水期时间长。
[0003]汛期、雨季时,雨水落入河道后快速下流,河道很难蓄水,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走,河道长时间处于干涸状态,露出整个河床;非汛期、非雨季时,因前期未能对水流进行积蓄导致水面非常小,水资源极度缺乏,大面积的滩面长期为无水状态。河道流经景观地点或城镇的河段环境较差,河床裸露,河道内遍布砾石,只有少量耐旱植物能够生长,大部分植物缺水死亡,不利于植被及微生物的生存,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区性河道砾石床生态湿地系统,能够对汛期、雨季时的河道进行蓄水,保证流经景观地点或城镇的河段内不会出现河床无水导致河床露出的情况,能够形成生态湿地,保护生态环境。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区性河道砾石床生态湿地系统,包括上、下游存在落差的倾斜河道,沿所述河道流向设有若干道堰坝,相邻两道堰坝之间形成阶梯河床,处于下游的每一级阶梯河床均低于其上游的阶梯河床,所述阶梯河床上设有植物种植层。
[0006]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植物种植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有机质层和砾石层,所述有机质层和砾石层之间设有防流失土工布,所述防流失土工布上设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种有水生植物。
[0007]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堰坝设有三道,其埋置深度为0.8m,其顶端与河底之间的高度为0.5

1m之间。
[0008]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堰坝为混凝土堰坝,其顶端沿河道宽度设有格宾石笼,所述格宾石笼的高度为1m。
[0009]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有机质层包括在河床上挖掘形成的填埋坑,所述填埋坑的深度至少为20cm,其内填有土壤。
[0010]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砾石层包括环绕所述水生植物设置的砾石,所述砾石的大小在5

10cm之间。
[0011]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河道两侧的河岸设有护坡石笼,所述护坡石笼中填充有石块。
[0012]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堰坝的迎水面设有缓冲斜面,所述缓冲斜
面上设有用于降低河水冲击的缓冲组件。
[0013]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交错设置的若干个插槽,所述插槽内可拆卸连接有缓冲桩。
[0014]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水生植物为芦苇、菖蒲、水葱或鸢尾中的至少一种。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第一、本技术能够对汛期、雨季时的河道进行蓄水,保证流经景观地点或城镇的河段内不会出现河床无水导致河床露出的情况,在非汛期水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改善山区河流的水文条件,并对降水径流进行多级有效蓄积,减少河流断流和枯水期天数,有利于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0017]第二、本技术通过在阶梯河床上设有植物种植层,既能够美化环境,形成生态湿地,利于植被及微生物的生存,明显提升山区河道生态景观效果,且种植的植物形成绿色湿地,能够调节径流、涵养水分、对生态进行修复修,湿地利用土壤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对水质进行进一步净化。
[0018]第三、本技术通过设置堰坝和格宾石笼,既通过堰坝实现了蓄积、沉淀水流,又能够通过格宾石笼过滤和缓冲洪水,通过其透水性对水面杂质进行拦截过滤,减少对下游的污染。
[0019]第四、本技术采用山区河道遍布的砾石对防流失土工布及植物进行稳定,降低了工程建造成本,提高系统稳定性。
[0020]第五、本技术通过在堰坝迎水面设置缓冲斜面,可以提高堰坝的抗冲击能力,在堰坝上设有缓冲柱可以对水流的冲击进行缓冲,减轻对堰坝的冲击力,提高堰坝的强度和寿命。
[0021]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河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河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河道,2

堰坝,3

阶梯河床,4

植物种植层,5

有机质层,6

砾石层,7

防流失土工布,8

水生植物,9

格宾石笼,10

填埋坑,12

护坡石笼,13

缓冲斜面,15

缓冲桩。
[0025]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结合图1~2可知,一种山区性河道砾石床生态湿地系统,包括上、下游存在落差的倾斜河道1,沿所述河道1流向设有若干道堰坝2,相邻两道堰坝2之间形成阶梯河床3,处于下游的每一级阶梯河床3均低于其上游的阶梯河床3,所述阶梯河床3上设有植物种植层4。
[0029]所述植物种植层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有机质层5和砾石层6,所述有机质层5
和砾石层6之间设有防流失土工布7,所述防流失土工布7上设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种有水生植物8。
[0030]所述堰坝2设有三道,其埋置深度为0.8m,其顶端与河底之间的高度为0.5

1m之间。优选的,处于下游的每一道堰坝2的顶端与其上一道堰坝2的顶端所形成的夹角度数小于河道的倾斜角度,避免积蓄的水面过小。还可通过人工灌注对湿地内的水分进行补充。
[0031]所述堰坝2为混凝土堰坝,其顶端沿河道宽度设有格宾石笼9,所述格宾石笼9的高度为1m,其内填充有石块。
[0032]所述有机质层5包括在河床上挖掘形成的填埋坑10,所述填埋坑10的深度至少为20cm,其内填有土壤。
[0033]所述砾石层6包括环绕所述水生植物8设置的砾石,所述砾石的大小在5

10cm之间。
[0034]所述河道1两侧的河岸设有护坡石笼12,所述护坡石笼12中填充有石块(图1中护坡石笼未示出,图2中堰坝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区性河道砾石床生态湿地系统,包括上、下游存在落差的倾斜河道(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河道(1)流向设有若干道堰坝(2),相邻两道堰坝(2)之间形成阶梯河床(3),处于下游的每一级阶梯河床(3)均低于其上游的阶梯河床(3),所述阶梯河床(3)上设有植物种植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性河道砾石床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种植层(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有机质层(5)和砾石层(6),所述有机质层(5)和砾石层(6)之间设有防流失土工布(7),所述防流失土工布(7)上设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种有水生植物(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性河道砾石床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堰坝(2)设有三道,其埋置深度为0.8m,其顶端与河底之间的高度为0.5

1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区性河道砾石床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堰坝(2)为混凝土堰坝,其顶端沿河道宽度设有格宾石笼(9),所述格宾石笼(9)的高度为1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性河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妮董千里成小飞牛强申国强卓城羽耿九飞夏天程华进胡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