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卧式免增压型保护增氧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68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形卧式免增压型保护增氧房,包括增氧房主体、散热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保温系统和冷凝水回收系统,本申请所提供的增氧房,为免增压型增氧房,通过蒸汽循环系统保证增氧房内温度,通过墙板受热蒸发水蒸气保证增氧房内湿度,进而使墙板处于常压、高温、潮湿的环境中进行养护,避免墙板泡孔蒸破,保证养护成型后墙板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隔音性。通过在增氧房的内壁盘绕设置加热管,并通过管路将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分气缸、加热管、集气箱和蒸汽发生器的空气进口依次连接,构成环形的蒸汽循环系统,使高温蒸汽循环流动,从而在保证增氧房内温度的同时,降低增氧房加热能耗。房加热能耗。房加热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卧式免增压型保护增氧房


[0001]本申请涉及墙板养护
,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卧式免增压型保护增氧房。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中国现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各种建筑材料品种多样化,在实际建筑中新型墙体材料产业作为建筑业的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目前新的市场环境下建筑业呈现有城镇化建设、产业现代化、绿色建筑、高层建筑等发展趋势,同时也对墙体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
[0003]目前国内大部分都是ALC.GRC及加气块建筑材料居多,采用蒸压式工艺,要使用大量的蒸汽来增压所达到的大气压要10个兆帕,这样以来不仅耗能高、不环保,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且,还会将墙板里的泡孔蒸破,造成墙板不防水,隔音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形卧式免增压型保护增氧房。以解决现有的墙板高压养护设备,耗能高,不环保,存在一定危险性,并且还会蒸破墙板泡孔,导致墙板不防水,隔音效果差的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形卧式免增压型保护增氧房,包括增氧房主体以及用于对所述增氧房主体内空气加热的蒸汽循环系统,所述蒸汽循环系统包括集气箱、蒸汽发生器、分气缸和加热管,所述集气箱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且进气口设有若干个,所述蒸汽发生器具有空气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空气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集气箱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分气缸具有蒸汽进口和分气出口,且分气出口设有若干个,所述分气缸的蒸汽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相连通,所述加热管盘绕于所述增氧房主体的内壁,且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均贯穿所述增氧房主体;所述加热管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分气缸的任一分气出口相连通,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集气箱的任一进气口相连通。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增氧房还包括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散热管和电磁阀,所述散热管设置于所述增氧房主体的上部,所述散热管的顶端过贯穿所述增氧房主体,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散热管上。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增氧房还包括温湿度监测系统,所述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主机,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增氧房主体内,所述控制主机设置于所述增氧房主体外,所述控制主机分别电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电磁阀,所述控制主机获取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监测的增氧房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并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机内预设的温度范围和湿度范围对比,进而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关。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增氧房还包括保温系统,所述保温系统包括岩棉保温板、铝蜂窝复合保温板、防水隔热涂层、玻璃纤维棉板、酚醛保温板和防护板,所述岩棉保温板、铝蜂窝复合保温板和防水隔热涂层依次设置于所述增氧房主体的内壁,所述玻璃纤维棉板、酚醛
保温板和防护板依次设置于所述增氧房主体的外壁。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增氧房还包括冷凝水回收系统,所述冷凝水回收系统包括引水渠和集水池,所述引水渠设置于所述增氧房主体的下部,且引水渠的上表面与所述增氧房主体的底端内壁相平行;所述引水渠的一端位于所述增氧房主体内,所述引水渠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增氧房主体外,所述集水池设置于所述引水渠的远离增氧房端,且所述集水池与所述引水渠相连通,所述集水池的底端内壁低于所述引水渠的底端内壁,所述引水渠的内壁设有封堵插槽,且所述封堵插槽的靠近增氧房侧内壁与所述增氧房主体的外壁相平行,所述封堵插槽内设有封堵插板。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气缸包括缸体、压力传感器、排气管和排气阀,所述缸体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缸体的上部设有蒸汽进口和分气出口,且分气出口设有若干个,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缸体上,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缸体上,所述排气阀设置于所述排气管上。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氧房主体的一端设有墙板进出口,所述墙板进出口上设有密封门,所述增氧房主体的底端内壁设有一组轨道,所述轨道的上部行驶有墙板运输车。
[0012]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形卧式免增压型保护增氧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申请所提供的增氧房,为免增压型增氧房,通过蒸汽循环系统保证增氧房内温度,通过墙板受热蒸发水蒸气保证增氧房内湿度,进而使墙板处于常压、高温、潮湿的环境中进行养护,避免墙板泡孔蒸破,保证养护成型后墙板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隔音性。
[0014]2.通过在增氧房的内壁盘绕设置加热管,并通过管路将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分气缸、加热管、集气箱和蒸汽发生器的空气进口依次连接,构成环形的蒸汽循环系统,使高温蒸汽循环流动,从而在保证增氧房内温度的同时,降低增氧房加热能耗。
[0015]3.通过在增氧房的下部设置冷凝水回收系统,使墙板水蒸气凝结产生的水珠水流由引水渠排出增氧房,并汇集于集水池内,进而便于冷凝水二次利用,节约水资源。
[0016]4.通过在增氧房主体的外壁依次设置玻璃纤维棉板、酚醛保温板和,在增氧房主体的内壁依次设置岩棉保温板、铝蜂窝复合保温板和防水隔热涂层,从而保证增氧房的保温性,降低热能流失,进一步提高增氧房的节能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增氧房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2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多个增氧房的蒸汽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增氧房主体,2、蒸汽循环系统,21、集气箱,22、蒸汽发生器,23、分气缸,231、缸体,232、压力传感器,233、排气管,234、排气阀,24、加热管,3、散热系统,31、散热管,32、电磁阀,4、温湿度监测系统,41、温湿度传感器,42、控制主机,5、保温系统,51、岩棉保温板,52、铝蜂窝复合保温板,53、防水隔热涂层,54、玻璃纤维棉板,55、酚醛保温板,56、防护板,6、冷凝水回收系统,61、引水渠,611、封堵插槽,62、集水池,63、封堵插板,7、墙板进出口,8、密封门,9、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卧式免增压型保护增氧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氧房主体(1)以及用于对所述增氧房主体(1)内空气加热的蒸汽循环系统(2),所述蒸汽循环系统(2)包括:集气箱(21),所述集气箱(21)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且进气口设有若干个;蒸汽发生器(22),所述蒸汽发生器(22)具有空气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发生器(22)的空气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集气箱(21)的排气口相连通;分气缸(23),所述分气缸(23)具有蒸汽进口和分气出口,且分气出口设有若干个,所述分气缸(23)的蒸汽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22)的蒸汽出口相连通;加热管(24),所述加热管(24)盘绕于所述增氧房主体(1)的内壁,且所述加热管(24)的两端均贯穿所述增氧房主体(1);所述加热管(24)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分气缸(23)的任一分气出口相连通,所述加热管(24)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集气箱(21)的任一进气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卧式免增压型保护增氧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房还包括散热系统(3),所述散热系统(3)包括:散热管(31),所述散热管(31)设置于所述增氧房主体(1)的上部,所述散热管(31)的顶端过贯穿所述增氧房主体(1);电磁阀(32),所述电磁阀(32)设置于所述散热管(3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卧式免增压型保护增氧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房还包括温湿度监测系统(4),所述温湿度监测系统(4)包括:温湿度传感器(41),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1)设置于所述增氧房主体(1)内;控制主机(42),所述控制主机(42)设置于所述增氧房主体(1)外,所述控制主机(42)分别电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1)和所述电磁阀(32),所述控制主机(42)获取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1)所监测的增氧房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并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机(42)内预设的温度范围和湿度范围对比,进而控制所述电磁阀(32)的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卧式免增压型保护增氧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房还包括保温系统(5),所述保温系统(5)包括:岩棉保温板(51),所述岩棉保温板(51)设置于所述增氧房主体(1)的内壁;铝蜂窝复合保温板(52),所述铝蜂窝复合保温板(52)设置于所述岩棉保温板(51)的内壁;防水隔热涂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泽琛徐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石嘴山市润鑫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