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煤工作面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卸压结构和卸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339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卸压结构和卸压方法,卸压结构包括:多个钻孔组,沿着横向方向间隔布置,每个钻孔组包括至少一个钻孔,钻孔由位于回撤通道与采煤工作面之间的指定位置朝向顶板岩层方向延伸,且每个钻孔配置为沿着钻孔的延伸方向间隔配置有压裂区,其中,横向方向与回撤通道延伸的方向相平行。通过找准采动应力的传播路径,确定好目标压裂层位及需要压裂的范围,通过在目标岩层中制造弱结构体的方法弱化岩层,利用弱结构体无法承受高应力的特性,促使回撤通道的高应力向深部转移,进而达到截断高应力的传递路径,实现回撤通道的卸压的目的,可以有效解决采动影响下回撤通道的围岩控制难题。决采动影响下回撤通道的围岩控制难题。决采动影响下回撤通道的围岩控制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煤工作面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卸压结构和卸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采煤工作面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卸压结构和卸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回撤通道技术主要分为预掘回撤通道搬家工艺和无预掘回撤通道搬家工艺两种基本类,如图1

3所示;国内大部分矿区受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及经济、技术水平等原因的限制,一般均采用无预掘回撤通道技术。无预掘回撤通道技术是指工作面推进至预定停采线后,支架停止移动,采用单体液压支柱继续推移刮板输送机向前移动,采煤机继续前移截割煤壁从而布置回撤通道。采煤机每完成一次进尺,及时对顶板进行支护。这种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工艺简单,提前准备的工作量比较小,且回撤通道不受工作面的采动影响,有利于保证回撤期间围岩的稳定性。
[0003]然而一些东部及中部地区矿井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和限制,煤矿采煤工作面存在可采储量低,推进方向长度较短的现象,这造成工作面可回采时间较短,且采煤工作面的安装和回撤时间因地质条件限制而边长,就造成采煤工作面安装和拆除时间占整个工作面生命周期的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煤工作面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钻孔组(20),沿着横向方向(X)间隔布置,每个钻孔组(20)包括至少一个钻孔,所述钻孔由位于回撤通道(10)与采煤工作面(70)之间的指定位置朝向顶板岩层和/或底板岩层方向延伸,且每个钻孔配置为沿着钻孔的延伸方向间隔配置有压裂区(F),其中,所述横向方向(X)与回撤通道(10)延伸的方向相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工作面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位置包括如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1)回撤通道(10);(2)靠近回撤通道(10)的其他巷道;(3)采煤工作面(70),且所述采煤工作面(70)距离回撤通道(10)20m至50m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工作面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组(20)包括多个钻孔,所述钻孔由所述指定位置的同一起始点朝向顶板岩层和/或底板岩层方向延伸,且达到指定的压裂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煤工作面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组(20)包括:第一钻孔(21)和第二钻孔(22),所述第一钻孔(21)、所述第二钻孔(22)在纵向方向(Y)与水平方向(Z)形成的平面内的投影与水平方向(Z)之间的夹角均为0
°
~90
°
,其中,水平方向(Z)、横向方向(X)和纵向方向(Y)彼此相互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工作面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卸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区(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伟朱乐章赵曰茂种照辉张浩刘长友黄北海李亚康郭宝伟胡威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