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凹形双垄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模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3 阅读:7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烤烟凹形双垄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模式,烟地按220cm垄宽开厢起凹形双垄,双垄的高为15-35cm,凹形垄的两行垄峰间的行间距为100cm,两行垄峰间设凹垄槽,凹形双垄与相邻的另一凹形双垄的垄峰间距为120cm,用宽200cm的农用塑料地膜,覆盖于凹形双垄垄上,凹形垄峰上每行按株距55-60cm开设栽植烟苗移栽孔,凹垄槽的深度为8-12cm,并在凹槽谷底纵向每隔60cm,在农用塑料地膜上开设直径为1cm的透水孔,施基肥在覆膜前施入,追肥在移栽后20天施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集水、保水、保肥、调温、保墒、抑杂草,减少肥料投入、省工、能有效的增加烟叶的产量质量,增加烟农的经济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烤烟田间栽培技术,尤其涉及烤烟凹形双 垄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烤烟田间栽培模式中,通常有不同起垄方式 及配套覆盖的多种种植模式,分别有单行垄不覆盖、单行 垄秸秆盖垄、单行垄地膜覆盖、凹形垄不盖、双行秸秆盖 垄、双行地膜盖垄,以及平地不起垄不覆盖的栽培模式, 这些栽培模式中,各有其优缺点,对于西南烟区组成之一 的黔北烟区,是以山地为主的烤烟产区,土层和土壤耕层较薄,保肥保水能力差,虽然当地全年降雨量在1000mm以 上,但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加上土壤保水能力差, 黔北有很大一部分烟区烤烟在大田生育期间基本处于轻度 和中度干旱胁迫状态,舂旱和伏旱已经成为黔北部分烟区 烤烟生产的限制因子,由土壤水分不足的引起的干旱胁迫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地区烟叶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此,从技术栽培模式入手,遵循合理整合当地自然 资源、更新当地常规栽培技术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 强度的原则,具有降低成本和易于实施。以解决长期困扰 黔北烟叶生产的季节性干旱为目的,以提高烟叶整体生产 水平和改善烟叶品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促 进当地烟叶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解决模式,达到集水、 保水、保肥降低肥料投入,省工,能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 叶品质的技术方案,即烤烟凹形双垄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 培技术模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烟地按220cm宽开厢起凹形双垄, 旱地或坡地双垄高15-25cm,水田改旱地起双垄高25-35cm。 双垄内两行垄峰间的行距为100cm与相邻另一凹形双垄的 垄间距为120cm,用宽度为200cm的农用地膜覆盖于每条凹 形双垄上,两行垄峰上栽植烟苗,栽植的株距55-60cm,凹 形双垄的凹陷深度即凹垄谷至两条凹形垄峰的高度为 8-12cm,凹垄谷内纵向每隔60cm开设直径为lcm的透水孔, 目的是通过膜能收集雨水,并通过透水孔向垄内土壤补充 水分。施肥方法施肥量与单行种植模式相同,基肥采用大窝穴施或采 用条施;采用大窝穴施,在拌肥回填土壤后要在施肥处留 下深约5cm,直径10cm的小窝(坑),以便盖膜后能准确定 位栽植烟苗的定位点;采用条施要随定根水施入提苗肥。 追肥在移栽后20天至25天施入,在距烟苗植株15-20cm 处用直径3-4cm契形圆木棍打深15-20cm的圆孔,将肥料 施入孔内,灌水后用细土将洞孔填实填平。'起垄及盖膜烟苗移栽前20天左右起垄、施基肥,在适墒时用200cm 宽的农用塑料地膜进行覆盖,盖膜前在垄上喷施一次除草 剂,如烟舒等土壤处理剂,除草剂种类以及用量参照中国 烟草公司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安全用量标准。盖膜后在凹陷垄槽内正中沿纵向的膜上每隔60cm打一直径lcm的透 水孔,压土少许使膜与垄表土紧密接触,若土壤墒情足, 可推迟打透水孔时间;其他操作及管理与大田生产规程相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通过地膜 覆盖技术能收集雨水,从透水孔向垄内土壤渗透补充水分, 起到集水、保水、减少肥料施用量,省工,提高烟叶产量, 改善烟叶品质等诸多优点,在黔北地区,经多点多次,不 同的小气候条件,不同的坡度的田间试验,经过三年以上 的验证,每次试验面积均在100亩以上,并以传统的多种 烤烟栽培模式为对照,主要以单行地膜覆盖为对照试验结 果,试验区烟叶产量达到185. 7公斤/亩,对照的176. 5公 斤/亩增加了 5. 21%,产值达到了 1962. 85元/亩,较对照的 1802. 1元/亩增加了 8.92%,均价达到了 10. 75元/公斤, 较对照的10.21元/公斤提高了 5.29%,上等烟率达到了 54,3%,较对照的50. 2%提高了 8. 17%。每亩减少了4个以 上的劳动用工,每亩能减少烟草专用基肥约5公斤,每亩 增加了 300元左右的经济收益,总之明显的增加了烟叶的 产量和质量及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黔北烤烟产 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 附图说明图1为烤烟凹形双垄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模式, 的凹形双垄地膜覆盖横截面示意图中1-农用塑料地膜、2-透水孔、3-烟苗移栽孔、 4-凹垄槽、5-凹形垄、6-垄宽、7-垄高、8-垄间距。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烤烟凹形双垄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模式,它的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烟地垄宽6按220cm开厢起凹形垄5,旱地、坡地凹形垄高 7为15-25cm,水田改旱地凹形垄高7为25-35cm,凹形双 垄两行垄峰间的行间距为lOOcm,凹形双垄与相邻的另一凹 形双垄间距8为120cm,用宽200cm的农用塑料地膜1,覆 盖于每条凹形双垄垄上,凹形垄峰上按株距55-60cm开设 栽植烟苗移栽孔3,凹形双垄的凹垄槽4深度为8-12cm, 凹垄槽谷底内纵向每隔60cm在农用塑料地膜1上开设直径 为lcm的透水孔2,通过透水孔2将所集雨水向垄内土壤渗 透补充水分。施基肥采用大窝穴施或条状施肥,采用大窝穴施,在 拌肥回填土壤后,要在施肥处留下深约5cm,直径10cm的 小窝坑,使盖膜后能准确定位栽植烟苗。采用条施要随施 定根水施入肥料。追肥在移栽后20-25天施入,在距烟株 15-20cm处用直径3-4cm契形圆木棍打深15-20cm的圆孔, 将肥料施入孔内,灌水后用细土将洞孔填实填平。起垄及 盖膜时间烟苗移栽前20天左右起垄、施基肥,在适墒时 用200cm宽农用塑料地膜1进行覆盖,盖膜前在垄上喷施 一次除草剂,如烟舒等土壤处理剂、除草剂的种类和安全 用量标准,按中国烟草公司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及用量标 准。盖膜后在凹垄槽4正中沿纵垄向的地膜上每隔60cm打 一直径lcm的透水孔2,压土少许使膜与垄表土紧密接触, 若土壤墒情足,可推迟打透水孔2的时间5-10天;其他操 作及管理按大田生产规范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烤烟凹形双垄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模式,其特征在于:在烟地上起凹形垄(5),垄宽(6)按220cm开厢,的垄高(7)为15-35cm,双垄两行垄峰间的行间距为100cm,两行垄峰间形成一凹垄槽(4),凹形双垄与相邻的另一凹形双垄间距(8)为120cm,用宽200cm的农用塑料地膜(1),覆盖于凹形双垄上,凹形垄峰上每行按株距55-60cm开设栽植烟苗移栽孔(3),凹形双垄的凹垄槽(4)深度为8-12cm,凹垄槽谷底内纵向每隔适当距离在农用塑料地膜(1)上开设透水孔(2),施基肥采用大窝穴施或条状施肥,并在覆盖前施入,追肥在移栽后20-25天施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烟凹形双垄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模式,其特征在于在烟地上起凹形垄(5),垄宽(6)按220cm开厢,的垄高(7)为15-35cm,双垄两行垄峰间的行间距为100cm,两行垄峰间形成一凹垄槽(4),凹形双垄与相邻的另一凹形双垄间距(8)为120cm,用宽200cm的农用塑料地膜(1),覆盖于凹形双垄上,凹形垄峰上每行按株距55-60cm开设栽植烟苗移栽孔(3),凹形双垄的凹垄槽(4)深度为8-12cm,凹垄槽谷底内纵向每隔适当距离在农用塑料地膜(1)上开设透水孔(2),施基肥采用大窝穴施或条状施肥,并在覆盖前施入,追肥在移栽后20-25天施入。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烤烟凹形双垄全生育期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模式,其特征在于旱地或坡地垄高(7)为 15-25cm,水田改旱地垄高(7)为25-35cm。3、 根据权利要求1的烤烟凹形双垄全生育期地膜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家富梁永江汪健彭成林陈文相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