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陀樟的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69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普陀樟的繁育方法。包括:种子采集、湿沙层积催芽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苗期管理,采集得的普陀樟果经脱皮、洗净和湿沙层与晾干的种子层积贮藏备用;用碎山地土作苗床的底土,底土上面撒施基肥,再用细山地土覆盖后刮平;1月下旬将备用种子点播于苗床中,覆盖细焦泥灰后用稻草均匀覆盖,然后覆盖一层地膜,并用土压住苗床四周地膜,封闭床面,地膜之上搭一个透明封闭的拱棚,拱棚外有透明封闭大棚;到3月上旬揭去床面覆盖物稻草和地膜;4月中旬气温回升后拆除小拱棚;6月下旬大棚换用遮阳率为60%的遮阳网单层覆盖;平时保持床面湿润;翌年春季苗木出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出苗率高、幼苗生长快、经济效益好等显著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本植物的繁育方法,特别是涉及普陀樟的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普陀樟(C//2/7a/z70/z w/ y<3/7c /7/cw/ff var. c力e/ /Z)系樟禾斗Lauraceae樟属常 绿乔木,间断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岛屿;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在浙江仅见 于舟山海岛,为舟山海岛特有物种,集中分布在舟山巿普陀区的普陀山、朱 家尖岛及其毗邻的悬水小岛上,除普陀区之外的其他区域未见有该树种的天 然分布。普陀樟为稀有濒危植物,20世纪90年代末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曰益发展,特色乡土植物在 园林绿化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普陀樟树冠圆满,技叶浓密,叶色深 绿,叶革质,并富有光泽,观赏价值高,在园林绿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积极开发利用这一舟山海岛特有物种,不仅对发展园林绿化事业,而且对缓 解它的濒危现状、保护其遗传资源均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通常的人工繁育 方法在露天情况下进行育苗,包括种子釆集、种子处理、苗床准备、播种和 间苗等。所述的种子处理包括釆集成熟的普陀樟种子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 口后在室内放置10 15天,处理种子使种子脱离果肉和果皮,再洗净、晾干 后用湿沙层积贮藏备用,沙子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放手自然松开为度;l月下旬 将种子播入预先准备好的露天苗床中,床面盖上覆盖物,根据天气情况,适 时喷灌适量的水分,让其自然发芽成苗。4月上旬,揭去床面覆盖物的同时, 立即进行首次拔草,以后做到见草就拔。5月中旬,行间撒施尿素追肥,施肥 量控制在每亩12. 5kg左右,应选择在雨后圃地土壤湿润时施肥。夏天干旱季 节,及时浇水抗單。釆用这种繁育方法,普陀樟的出苗率很低,幼苗生长量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种子成苗率高,幼苗生长快 的普陀樟繁育方法,包括种子釆集、湿沙层积催芽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苗期管理,其中釆集种子是在普陀樟种子成熟期进行的,种子釆集后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后在室内放置10 15天,并经脱皮、洗净晾干;湿沙层积催芽处理种子是用湿沙层积贮藏后备用,沙子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放手自然松开为度;其特征是苗床准备是用碎山地土作苗床的底土,厚15 20cm,底土上面撒施基肥,基肥由碎发酵后饼肥与细山地土按l: 3的重量比例拌匀而成,再用细山地土覆盖1 2 cm后用木板刮平即为苗床;播种是在1月下旬将经催芽的种子点播于所述的苗床,然后用细焦泥 灰覆盖,厚度0.5 lcm,其上再用稻草均匀覆盖,稻草层上再覆盖一层地膜, 并用土压住苗床四周地膜,封闭床面,然后搭设中型拱棚,并在其外面搭设 大棚,所述的中型拱棚和大棚,均用聚乙烯薄膜覆盖;苗间管理到3月上甸且有1/3以上种子发芽出土时,揭去床面覆盖物 稻草和地膜;4月中旬气温回升后拆除小拱棚;6月下旬大棚换用遮阳率为60% 的遮阳网单层覆盖;平时保持床面湿润;翌年春季苗木出圃;以上所说碎为敲碎未过筛的,细为以3 mm筛孔进行过筛的。本专利技术将经处理后的普陀樟种子釆用湿沙层积贮藏,起到了催芽作用, 苗床用特殊方法制作,利用大棚、中型拱棚、稻草和地膜具有三重保温的作 用,大大提高了早春育苗环境的气温和地温,促使种子提早萌发。釆用本方 法普陀樟种子的场圃发芽率可达85%左右,与常规露地育苗(场圃发芽率为 70%左右)有极显著差异;明显延长了苗木的生长期,并加速苗木生长,使苗 木生长量成倍增长。据测定,用本技术育成的苗木,其1年生平均苗高生长 量可达75. 6cm,是常规育苗的5. 2~6. 5倍;平均地径生长量可达1. 24cm, 是常规育苗的3.4~4.4倍;本专利技术每6671112可培育苗木5. 7万株,而且苗木 生长均勾整齐;而常规的露地育苗每667m2可培育苗木4.5万株,且苗木生长 大小参差不齐。利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普陀樟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于11月中旬左右釆集果皮由青色转为紫黑色的普陀樟种子,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在室内放置10 15天,待果肉发软后置入化纤包装袋内适量, 然后用脚蹂擦,使种子脱离果皮和果肉,再洗净晾干,在容器内进行湿沙层积贮藏,具体做法是根据种子数量多少选择容器的大小,然后将处理好的 纯净种子与湿沙层积贮藏,沙子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放手自然松开为度,过干 则达不到催芽的目的,过湿会使种子腐烂。在种子贮藏阶段应经常注意沙子 的湿度,每隔十天半月,适量喷水,使得种子保持一定的水分,才能真正达 到催芽的目的。选择在排水良好的圃地中,搭设宽6m,长30m规格的单体钢架 大棚,用宽幅厚尼龙膜覆盖,呈封闭式,到6月下旬,换用遮阴度为60%的遮阳网 单层覆盖,直至翌年春季苗木出圃为止。将大棚内地面所有杂草除去,然后整 平待筑床。筑床前,先进行规划设计,在大棚中间设置一条宽为30cm的纵向步 道,行人、排水两用。纵向步道两边规划排列整齐的苗床,床宽1.2m,床面步 道30cm,全棚可置床40只。用敲细后的山地表层黄泥土作播种苗床的底土, 铺设厚度为15cm左右。底土上面撒施基肥,基肥为经过发酵的饼肥,敲细后 与用筛孔为3mm的筛子过筛后的细土用1: 3的比例拌勾撒施,以不见底土为 度,筛子用农家筛稻谷用的那种即可,细土是用山地表层黄泥土过筛而成。 施毕基肥之后,再用纯细土覆盖lcm左右,用木板刮平床面,待播。经湿沙 层积贮藏后(相当于催芽)的种子于l月下甸采用点播方式播种,行距为8cm, 株距为5cm。播后,用过筛的焦泥灰覆土,厚度为0.5cm,然后用稻草均匀地 覆盖,之上再覆盖一层地膜,用土压住苗床四周,封闭床面。然后,在大棚 中间纵向步道两侧各方,给播种苗床各搭设一纵向中型拱棚,拱棚上面架盖 4m宽幅厚尼龙膜,再次封闭苗床,到此为止,播种苗床受到大棚、中棚、稻 草加地膜三重保温,之后一个月内不必釆取任何措施。播种后一个月,即2月下旬,幼苗开始出土,到3月上旬,大约有1/3 种子发芽出土时,拆除大棚内的两个中型拱棚,同时揭去地膜和稻草床面覆 盖物。然后,每个苗床独立搭设用2m长、2cm宽的条形竹片撑起的弓形小型 拱棚,竹片间距70cm左右,再在小拱棚上架盖2m宽幅尼龙膜,边缘加土固 定,封闭苗床。4月中旬,待幼苗普遍长到12 13cm(最高植株苗高已达30cm,最低7 ~ 8cm)时,气温渐升,苗木不再受晚霜威胁,此时即可拆除小拱棚。拆除小拱5棚后,拔草,间去发芽较迟的低矮弱势小苗,被间出的小苗及时移栽至预先 准备好的露地苗床上。以同样的方法于7月中旬进行第二次间苗,此时,平均苗高已达30cm,最高50cm,最低20cm,被间苗木移栽至露地,栽后立即搭 设简易荫棚,并浇水,保持苗床湿润。先后两次总间苗量以占出苗数的1/3 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普陀樟的繁育方法,包括:种子采集、湿沙层积催芽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苗期管理, 其中采集种子:是在普陀樟种子成熟期进行的,种子采集后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后在室内放置10~15天,并经脱皮、洗净晾干; 湿沙层积催芽处理:种子是用湿沙层积贮藏后备用,沙子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放手自然松开为度; 其特征是苗床准备:是用碎山地土作苗床的底土,厚15~20cm,底土上面撒施基肥,基肥由碎发酵后饼肥与细山地土按1∶3的重量比例拌匀而成,再用细山地土覆盖1~2cm后用木板刮平即为苗床; 播种:是在1月下旬将经催芽的种子点播于所述的苗床,然后用细焦泥灰覆盖,厚度0.5~1cm,其上再用稻草均匀覆盖,稻草层上再覆盖一层地膜,并用土压住苗床四周地膜,封闭床面,然后搭设中型拱棚,并在其外面搭设大棚,所述的中型拱棚和大棚,均用聚乙烯薄膜覆盖; 苗间管理:到3月上旬且有1/3以上种子发芽出土时,揭去床面覆盖物稻草和地膜;4月中旬气温回升后拆除小拱棚;6月下旬大棚换用遮阳率为60%的遮阳网单层覆盖;平时保持床面湿润;翌年春季苗木出圃; 以上所说碎为敲碎未过筛的,细为以3mm筛孔进行过筛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陀樟的繁育方法,包括种子采集、湿沙层积催芽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苗期管理,其中采集种子是在普陀樟种子成熟期进行的,种子采集后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后在室内放置10~15天,并经脱皮、洗净晾干;湿沙层积催芽处理种子是用湿沙层积贮藏后备用,沙子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放手自然松开为度;其特征是苗床准备是用碎山地土作苗床的底土,厚15~20cm,底土上面撒施基肥,基肥由碎发酵后饼肥与细山地土按13的重量比例拌匀而成,再用细山地土覆盖1~2cm后用木板刮平即为苗床;播种是在1月下旬将经催芽的种子点播于所述的苗床,然后用细焦泥灰覆盖,厚度0.5~1cm,其上再用稻草均匀覆盖,稻草层上再覆盖一层地膜,并用土压住苗床四周地膜,封闭床面,然后搭设中型拱棚,并在其外面搭设大棚,所述的中型拱棚和大棚,均用聚乙烯薄膜覆盖;苗间管理到3月上旬且有1/3以上种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慈英汪成林李修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