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牙胶填充仪的推挽式高频谐振逆变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21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牙胶填充仪的推挽式高频谐振逆变电路,包括:扼流电感,第一充放电路,第一充放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充放电路,第二充放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和第二场效应管;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带有中心抽头,加热线圈的中心抽头与扼流电感的另一端相连,加热线圈的一端与谐振电容的一端相连,加热线圈的另一端与谐振电容的另一端相连。由此,仅采用一个扼流电感,并结合带中心抽头的加热线圈,可以实现扼流电感的分时复用,使扼流电感完全参与整个的振荡,提高了元件的利用率,提升了电路的功率密度,减少了元件数量,降低了电路的造价成本。降低了电路的造价成本。降低了电路的造价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牙胶填充仪的推挽式高频谐振逆变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牙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牙胶填充仪的推挽式高频谐振逆变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牙胶填充的高频加热电路是采用无抽头高频逆变电路,这种逆变电源采用双扼流电感的形式,并且使用了稳压二极管对场效应管进行钳位保护。这种拓扑结构的每个扼流电感只参与半个周期的振荡,元件利用率低,而且每半个周期的振荡中两个扼流电感都会导通发热从而导致电路效率低。同时双扼流电感的和钳位二极管的使用增加了元件成本和线路板体积,不利于手持设备的小型化,导致电路的功率密度难以提高,在设计应用上也增加了相应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元件利用率低、电路效率低、元件成本和线路板体积不利于手持设备的小型化的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牙胶填充仪的推挽式高频谐振逆变电路,包括:扼流电感,所述扼流电感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
[0005]第一充放电路,所述第一充放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0006]第二充放电路,所述第二充放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
[0007]谐振电容,所述谐振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所述谐振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
[0008]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带有中心抽头,所述加热线圈的中心抽头与所述扼流电感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加热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谐振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加热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谐振电容的另一端相连。
[0009]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牙胶填充仪的推挽式高频谐振逆变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为N沟道增强型MOS管。
[0011]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加热线圈环绕在所述牙胶填充仪的金属管外壁。
[0012]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加热线圈由若干呈弧面状的子线圈装配而成,若干所述子线
圈贴合在所述牙胶填充仪的金属管外壁。
[0013]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子线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子线圈对称贴合在所述牙胶填充仪的金属管外壁。
[001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仅采用一个扼流电感,并结合带中心抽头的加热线圈,可以实现扼流电感的分时复用,使扼流电感完全参与整个的振荡,提高了元件的利用率,提升了电路的功率密度,减少了元件数量,降低了电路的造价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牙胶填充仪的单端他激电路的原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个示例的加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牙胶填充仪的推挽式高频谐振逆变电路的原理图。
[0019]如图1所示,该用于牙胶填充仪的推挽式高频谐振逆变电路包括:扼流电感L1、第一充放电路1、第二充放电路2、谐振电容C和加热线圈L。其中,第一充放电路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充放电路2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场效应管Q2。
[0020]其中,扼流电感L1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VCC;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VCC,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GND,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GND;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VCC,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GND,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GND,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谐振电容C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谐振电容C的另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加热线圈L带有中心抽头,加热线圈L的中心抽头与扼流电感L1的另一端相连,加热线圈L的一端与谐振电容C的一端相连,加热线圈L的另一端与谐振电容C的另一端相连。
[0021]其中,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为N沟道增强型MOS管。
[0022]具体而言,本技术中的高频感应线圈为带有一个中心抽头的感应加热线圈L,作用是参与谐振并对其内物体(牙胶填充仪的金属管)进行高频加热,R1,R3为限流电阻,R2,R4为下拉电阻,N沟道场效应管Q1,Q2为振荡电路核心原件,L1为扼流电感,D1,D2为快恢复二极管。
[0023]电路工作原理:直流电源VCC通电,此时电感L1所起的作用是扼流电感,在保护振荡电路系统电压不会骤然升高击穿场效应管的同时也作为振荡电路的电流源。场效应管Q1
和Q2的栅极同时通电。由于原件的离散性导致Q1和Q2的电流不会完全相等,假设Q2的栅极电流大导通更充分。L中会产生从A到D的感应电动势,A点电位高于D点电位,此时对电容C进行充电。A点电压高第一二极管D1截止,Q2保持高电位导通状态L的D端电压低,D1导通从而将Q1的栅极电压拉低使Q1彻底关断,Q2则由于高频加热线圈L的正反馈作用使Q2完全导通。C充电并放电过程中A点电位逐渐变低第二二极管D2导通,将场效应管Q2栅极电平拉低,从而Q2截止。D点电位逐渐升高,快恢复二极管D1截止,场效应管Q1栅极恢复高电平从而导通,谐振电容C再次开始充电并放电使场效应管Q2导通,场效应管Q1截止,开始下一个循环,场效应管Q1和Q2如此周而复始的交替导通电路的谐振由此建立。C与L中有交替振荡的谐振电流从而对L中的物体进行高频感应加热。
[0024]可见,本技术的电路中有且只有一个扼流电感,在场效应管保护电路中只使用栅极限流电阻和下拉电阻,不使用稳压管等其他保护元件。由于该种电路拓扑结构的特性,没有多余的扼流电感导通,避免了能量的浪费从而提升了整个电路的效率。
[0025]本技术中,在实际使用牙胶填充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牙胶填充仪的推挽式高频谐振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扼流电感,所述扼流电感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第一充放电路,所述第一充放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第二充放电路,所述第二充放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源,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谐振电容,所述谐振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所述谐振电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贵山薄中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博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