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310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吸泥装置,包括支撑立柱、连接座、沉淀池、升降电动缸、保护罩、防护壳体、结块破碎结构和吸污结构,所述支撑立柱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立柱位于沉淀池两侧,所述连接座设于两组支撑立柱顶部,所述保护罩设于连接座底部,所述升降电动缸设于保护罩内,所述升降电动缸自由端贯穿保护罩底部且延伸至保护罩下方,所述防护壳体设于升降电动缸自由端,所述吸污结构设于防护壳体内,所述结块破碎结构设于防护壳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吸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可对结块污泥破碎,防止堵塞污泥泵,提高吸泥效率,同时方便调节吸污高度的新型吸泥装置。泥装置。泥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吸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吸泥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吸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用到沉淀池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沉淀池会堆积大量污泥,因此需要使用吸泥装置对沉淀池底部污泥进行及时清理,若污泥不及时处理还会凝聚结块,现有的吸泥装置对于结块较大的污泥清除困难,影响清污效率,同时也极易堵塞污泥泵,同时吸泥装置使用不够方便灵活,不能针对不同的污泥深度灵活调节吸污口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上述现有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可对结块污泥破碎,防止堵塞污泥泵,提高吸泥效率,同时方便调节吸污高度的新型吸泥装置。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吸泥装置,包括支撑立柱、连接座、沉淀池、升降电动缸、保护罩、防护壳体、结块破碎结构和吸污结构,所述支撑立柱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立柱位于沉淀池两侧,所述连接座设于两组支撑立柱顶部,所述保护罩设于连接座底部,所述升降电动缸设于保护罩内,所述升降电动缸自由端贯穿保护罩底部且延伸至保护罩下方,所述防护壳体设于升降电动缸自由端,所述吸污结构设于防护壳体内,所述结块破碎结构设于防护壳体底部。
[0005]为了使吸泥装置可以对结块污泥破碎,有效防止堵塞污泥泵,所述结块破碎结构包括破碎支撑壳体、驱动电机、破碎转轴、破碎搅拌刀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防护壳体底部设有两组连接杆,所述破碎支撑壳体设于两组连接杆底部,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破碎支撑壳体顶部,所述破碎转轴上端转动设于破碎支撑壳体内顶壁,所述破碎转轴下端贯穿破碎支撑壳体底部且转动设于破碎支撑壳体下方,所述破碎搅拌刀片设于破碎转轴上,所述传动链轮设于破碎转轴位于破碎支撑壳体内一端,所述破碎转轴和传动链轮均设有多组,所述传动链条套设于多组传动链轮上且与多组传动链轮啮合,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贯穿破碎支撑壳体顶部且与一组破碎转轴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吸污结构包括污泥泵、吸污头、吸污管和排污管,所述污泥泵设于防护壳体内,所述吸污头设于破碎支撑壳体底部,所述吸污管一端设于污泥泵上,所述吸污管另一端依次贯穿防护壳体和破碎支撑壳体且与吸污头相连通,所述排污管一端设于污泥泵上,所述排污管另一端贯穿防护壳体且延伸至外部。
[0007]作为优选地,所述吸污头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吸污头与多组破碎转轴间隔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柱底部设有移动轮。
[0009]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吸泥装置,通过结块破碎结构使吸泥装置可以对结块污泥破碎,有效防止堵塞污泥泵;通过吸污结构可以快速对破碎的污泥块进行快速吸收,实现高效吸污泥;通过支撑立柱、连接座、移
动轮和升降电动缸配合使吸泥装置可以灵活移动,同时可调节吸污头吸泥高度,适用处理不同深度污泥,使对污泥的清理更方便彻底。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吸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3]其中,1、支撑立柱,2、连接座,3、沉淀池,4、升降电动缸,5、保护罩,6、防护壳体,7、结块破碎结构,8、吸污结构,9、破碎支撑壳体,10、驱动电机,11、破碎转轴,12、破碎搅拌刀片,13、传动链轮,14、传动链条,15、连接杆,16、污泥泵,17、吸污头,18、吸污管,19、排污管,20、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吸泥装置,包括支撑立柱1、连接座2、沉淀池3、升降电动缸4、保护罩5、防护壳体6、结块破碎结构7和吸污结构8,支撑立柱1设有两组,两组支撑立柱1位于沉淀池3两侧,连接座2设于两组支撑立柱1顶部,保护罩5设于连接座2底部,升降电动缸4设于保护罩5内,升降电动缸4自由端贯穿保护罩5底部且延伸至保护罩5下方,防护壳体6设于升降电动缸4自由端,吸污结构8设于防护壳体6内,结块破碎结构7设于防护壳体6底部。
[0017]如图1所示,有效防止堵塞污泥泵16,结块破碎结构7包括破碎支撑壳体9、驱动电机10、破碎转轴11、破碎搅拌刀片12、传动链轮13和传动链条14,防护壳体6底部设有两组连接杆15,破碎支撑壳体9设于两组连接杆15底部,驱动电机10设于破碎支撑壳体9顶部,破碎转轴11上端转动设于破碎支撑壳体9内顶壁,破碎转轴11下端贯穿破碎支撑壳体9底部且转动设于破碎支撑壳体9下方,破碎搅拌刀片12设于破碎转轴11上,传动链轮13设于破碎转轴11位于破碎支撑壳体9内一端,破碎转轴11和传动链轮13均设有多组,传动链条14套设于多组传动链轮13上且与多组传动链轮13啮合,驱动电机10的动力输出轴贯穿破碎支撑壳体9顶部且与一组破碎转轴11相连接。
[0018]如图1所示,吸污结构8包括污泥泵16、吸污头17、吸污管18和排污管19,污泥泵16设于防护壳体6内,吸污头17设于破碎支撑壳体9底部,吸污管18一端设于污泥泵16上,吸污管18另一端依次贯穿防护壳体6和破碎支撑壳体9且与吸污头17相连通,排污管19一端设于污泥泵16上,排污管19另一端贯穿防护壳体6且延伸至外部。
[0019]如图1所示,吸污头17设有多组,多组吸污头17与多组破碎转轴11间隔设置。
[0020]如图1所示,支撑立柱1底部设有移动轮20。
[0021]具体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带动一组破碎转轴11转动,破碎转轴11带动传动链轮13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链条14转动,传动链条14带动其余传动链轮13转动,从而带动所有破碎转轴11运动,根据污泥池内污泥深度调节吸污头17高度,启动升降电动缸4,升降电动缸4带动防护壳体6运动,进而带动结块破碎结构7向下运动,使破碎搅拌刀片12对结块的污泥进行破碎,同时使吸污头17深入污泥内,启动污泥泵16,通过多组吸污头17对沉淀池3内的污泥快速吸出并通过排污管19排出,通过设置的移动轮20使吸泥装置可以灵活移动。
[0022]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立柱、连接座、沉淀池、升降电动缸、保护罩、防护壳体、结块破碎结构和吸污结构,所述支撑立柱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立柱位于沉淀池两侧,所述连接座设于两组支撑立柱顶部,所述保护罩设于连接座底部,所述升降电动缸设于保护罩内,所述升降电动缸自由端贯穿保护罩底部且延伸至保护罩下方,所述防护壳体设于升降电动缸自由端,所述吸污结构设于防护壳体内,所述结块破碎结构设于防护壳体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块破碎结构包括破碎支撑壳体、驱动电机、破碎转轴、破碎搅拌刀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防护壳体底部设有两组连接杆,所述破碎支撑壳体设于两组连接杆底部,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破碎支撑壳体顶部,所述破碎转轴上端转动设于破碎支撑壳体内顶壁,所述破碎转轴下端贯穿破碎支撑壳体底部且转动设于破碎支撑壳体下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旭峰孟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碧水天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