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器、动力系统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226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动力系统及用电装置,该电机控制器包括箱体第一功率器件和多个第二功率器件,箱体设有冷却液流道以及分别与冷却液流道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第一功率器件设于箱体内且靠近进液口的一侧,多个第二功率器件设于箱体内且靠近出液口的一侧,第二功率器件的发热功率小于第一功率器件的发热功率,冷却液流道内的冷却液能够分别与第一功率器件和多个第二功率器件进行热交换。将发热功率大的第一功率器件靠近进液口的一侧,以及将发热功率小的多个第二功率器件靠近出液口的一侧,利用冷却液先对第一功率器件进行散热再对多个第二功率器件进行散热,使得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效果得到了提升,能够满足多种工况的使用需求。种工况的使用需求。种工况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控制器、动力系统及用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动力系统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采用新能源作为动力。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循环充电、安全环保等优点,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系统等领域中。
[0004]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放电容量会严重衰退以及无法充电,为了能够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使用电池,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对电池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利用电机控制器以及电机激励电池产生正负交变的电流,既改善了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最大化发挥电池性能,又利用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控实现了电池加热。
[0005]以具有三桥臂电机控制器为例,为了提高加热的效果,在电机控制器原有桥臂的基础上增加第四桥臂,其它三支桥臂分别与第四桥臂串联,第四桥臂的电流为其它三支桥臂的电流之和,第四桥臂的发热量较大,现有散热方案无法满足第四桥臂的散热需求,从而导致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效果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
[0008]箱体,所述箱体设有冷却液流道以及分别与所述冷却液流道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0009]第一功率器件,所述第一功率器件设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侧;
[0010]多个第二功率器件,所述多个第二功率器件设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出液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功率器件的发热功率小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的发热功率,所述冷却液流道内的冷却液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功率器件进行热交换。
[0011]根据本技术的电机控制器,第一功率器件以及多个第二功率器件分别设置在箱体内,其中,第一功率器件靠近进液口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二功率器件靠近出液口的一侧设置。电机控制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冷却液自进液口输送至冷却液流道,冷却液在冷却液流道内向出液口的方向流动,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中分别与第一功率器件和全部第二功率器件进行热交换,以降低第一功率器件和多个第二功率器件的温度。将发热功率大的第一功率器件靠近进液口的一侧设置,以及将发热功率小的多个第二功率器件靠近出液口的一侧设置,当冷却液经进液口进入到冷却液流道内时,冷却液的温度较低且与第一功率器件的温差大,利用冷却液先对第一功率器件进行散热再对多个第二功率器件进行散热,从而
使得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效果得到了提升,进而使得电机控制器能够满足多种工况的使用需求。
[0012]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电机控制器,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设有辅助散热结构,所述辅助散热结构与所述冷却液流道对应设置。通过设置辅助散热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各功率器件的散热效果,使得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效果得到了保证,进而保证电机控制器能够满足多种工况的使用需求。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散热结构包括多个扰流结构,所述多个扰流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冷却液流道内。设置多个扰流结构对冷却液进行扰流,使得冷却液的湍流强度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冷却液与各功率器件热传递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对各功率器件的散热效果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对应的所述扰流结构的数量大于与任一所述第二功率器件对应的所述扰流结构的数量。由于第一功率器件的发热功率大于任一第二功率器件的发热功率,通过对扰流结构分布进行设定,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液流道对应第一功率器件位置的冷却液湍流强度,使得冷却液与第一功率器件的热传递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地增强。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结构为扰流柱或扰流筋。扰流柱或扰流筋在保证对冷却液扰流的基础上,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及制造,有效降低了制造的成本。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散热结构还包括风冷结构,所述风冷结构设于所述箱体上并对应设置在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外侧。风冷结构通过冷却液流道与冷却液流道内部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使得温度升高的冷却液的温度得到了降低,从而保证了冷却液与各功率器件具有较大的温差,以使利用冷却液对各功率器件的降温效果得到保证。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冷结构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设置在所述冷却液流道的相反两侧,并且所述风冷结构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对应设置。通过将风冷结构与第一功率器件对应设置,使得与第一功率器件热交换后的冷却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温度下降,以此来保证对第二功率器件进行降温效果,另外,将将风冷结构与第一功率器件设置在冷却液流道的相反两侧,能够减少第一功率器件对风冷结构散热效果的影响,进而保证利用风冷结构对冷却液的散热效果。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冷结构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翅片,或者所述风冷结构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筋板。风冷结构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翅片或者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筋板,结构简单,能够有效保证对冷却液的散热效果。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
[0021]箱本体,所述箱本体内开设有流道槽;
[0022]流道盖板,所述流道盖板连接于所述箱本体并将所述流道槽的开口封闭,所述流道盖板与所述流道槽合围形成所述冷却液流道。
[0023]冷却液流道通过流道槽和流道盖板合围形成,可通过分离流道盖板实现对冷却液流道进行清理,以解决因冷却液结垢或者杂质导致冷却液流道堵塞等问题的发生。
[00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槽的开口背离所述第一功率器件设置,
所述风冷结构设置在所述流道盖板背离所述流道槽的侧面上。通过将风冷结构设置在流道盖板上,从而减少单独加工风冷结构的工序,使得生产的成本得到了降低。
[00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箱本体并将所述箱本体的开口封闭。通过将上盖与箱本体的另一个开口配合,将各功率器件封装在箱体内部,以实现与外界的隔离。
[00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同侧。通过将进液口与出液口设置在箱体的同一侧面上,能够便于使用过程中的管路连接,进而提高了组装过程中的便捷性。
[00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设有接口组,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功率器件分别通过所述接口组与外界设备连接。设置接口组,便于电机控制器使用过程中与其它外界设备连接,保证了电机控制器使用过程中的连接需求。
[00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还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电机控制器固定在安装位置。通过设置连接结构,便于电机控制器使用过程中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冷却液流道以及分别与所述冷却液流道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第一功率器件,所述第一功率器件设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侧;多个第二功率器件,所述多个第二功率器件设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出液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功率器件的发热功率小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的发热功率,所述冷却液流道内的冷却液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功率器件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有辅助散热结构,所述辅助散热结构与所述冷却液流道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结构包括多个扰流结构,所述多个扰流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冷却液流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对应的所述扰流结构的数量大于与任一所述第二功率器件对应的所述扰流结构的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为扰流柱或扰流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结构还包括风冷结构,所述风冷结构设于所述箱体上并对应设置在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结构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设置在所述冷却液流道的相反两侧,并且所述风冷结构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对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添赵元淼颜昱王春法李占良黄益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