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62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包括水平筒体、前、后封头、其技术要点是:水平筒体间隔设有多个缩径段,每个缩径段两侧的宽径段内设有防波板,防波板包括上水平空心杆、下水平空心杆、连接于上、下水平空心杆之间的下连续折弯板、连接于上水平空心杆与水平筒体内顶面之间的上连续折弯板、连接于下水平空心杆与水平筒体内底面的直立板,上、下连续折弯板边缘分别对称设有侧过流缺口,上连续折弯板顶部边缘设有顶流通过缺口,上、下连续折弯板上分别设有过流通孔矩阵,直立板的底部边缘设有底流通过缺口,直立板上另设有大减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罐体总成重量较重的问题,在保证使用强度的情况下,减轻重量,更利于运输和使用。运输和使用。运输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罐式运输车罐体总成,具体是一种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罐式运输车罐体总成包括水平筒体、位于水平筒体前、后两端的前、后封头、位于水平筒体内的防波板组。现有的防波板组通常由沿水平筒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防波板构成,多个防波板组成了用于承受液体冲击和振荡的主要构件群组,在运输车罐体内必不可少。
[0003]但是现有的罐式运输车罐体总成重量较重,另由于防波板组的设置,也增加了整个罐体总成的重量,不利于运输,然而通过减薄防波板厚度减轻其重量,却引起了新的问题,即防波板与水平筒体的连接强度大大降低,同时防波板板体也会容易发生变形,检修频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解决现有罐体总成重量较重的问题,在保证使用强度的情况下,减轻重量,更利于运输和使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包括水平筒体、设于水平筒体前、后两端的前、后封头、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水平筒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缩径段,每个缩径段两侧的宽径段内分别设有防波板,所述防波板包括间隔布置的上水平空心杆、下水平空心杆、连接于上水平空心杆和下水平空心杆之间的下连续折弯板、连接于上水平空心杆与水平筒体内顶面之间的上连续折弯板、连接于下水平空心杆与水平筒体内底面的直立板,上、下水平空心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水平筒体内壁焊接固定,上、下连续折弯板的边缘与水平筒体焊接固定,上、下连续折弯板的边缘分别对称设有侧过流缺口,上连续折弯板的顶部边缘设有顶流通过缺口,上、下连续折弯板上分别设有过流通孔矩阵,所述直立板的底部边缘设有底流通过缺口,直立板上另设有大减重孔。
[0007]上述的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所述上连续折弯板和下连续折弯板的纵截面为连续S形,上连续折弯板和下连续折弯板的两侧表面的波峰分别为直角波峰,上连续折弯板和下连续折弯板的两侧表面的波谷为圆角波谷。
[0008]上述的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所述直角波峰与圆角波谷的连接面上设有过流通孔,各个过流通孔集合形成过流通孔矩阵,相邻两个连接面上的过流通孔交错布置,所述过流通孔为长孔且其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0009]上述的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同一直立板上所述大减重孔的数量为两个,大减重孔的形状为三角状,在水平方向上对称设于直立板的底流通过缺口的左、右两侧。
[0010]上述的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上、下水平空心杆的直径大于上、下连续折弯板
和直立板的厚度。
[0011]上述的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所述水平筒体的各个宽径段底部分别设有排液口。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置上水平空心杆和下水平空心杆成为防波板的一部分,加强了防波板与水平筒体的连接强度,防波板其他部分可以将厚度减薄,减轻重量,同时,由于上水平空心杆和下水平空心杆的存在,避免了防波板的上连续折弯板和下连续折弯板以及直立板因过流产生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以上手段,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罐体总成重量较重的问题,在保证使用强度的情况下,减轻重量,更利于运输和使用。
[0014]2、通过水平筒体的多个缩径段减轻水平筒体中液流波动。
[0015]3、顶流通过缺口、侧过流缺口、底流通过缺口的设置分别减轻了防波板的防波压力,大减重孔的设置进一步减轻了防波板重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防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的侧视图。
[0019]图中:1.前封头、2.宽径段、3.缩径段、4.防波板、401.上连续折弯板、402.下连续折弯板、403.下水平空心杆、404.下水平空心杆、405.顶流通过缺口、406.过流通孔矩阵、407.直立板、408.底流通过缺口、409.大减重孔、410.侧过流缺口、5.排液口、6.后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1]如图1~图3所示,该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包括水平筒体、设于水平筒体前、后两端的前、后封头1、6。
[0022]其中,所述水平筒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缩径段3,每个缩径段3两侧的宽径段2内分别设有防波板4。所述防波板4包括间隔布置的上水平空心杆403、下水平空心杆404、连接于上水平空心杆403和下水平空心杆404之间的下连续折弯板402、连接于上水平空心杆403与水平筒体内顶面之间的上连续折弯板401、连接于下水平空心杆404与水平筒体内底面的直立板407。上、下水平空心杆403、40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水平筒体内壁焊接固定,上、下连续折弯板401、402的边缘与水平筒体焊接固定,上、下连续折弯板401、402的边缘分别对称设有侧过流缺口410,上连续折弯板401的顶部边缘设有顶流通过缺口405,上、下连续折弯板401、402上分别设有过流通孔矩阵406,所述直立板407的底部边缘设有底流通过缺口408,直立板407上另设有大减重孔409。
[0023]本实施例中,防波板4的材质为铝材。水平筒体的缩径段3的数量为三个,防波板4的数量为四个。
[0024]所述上连续折弯板401和下连续折弯板402的纵截面为连续S形,上连续折弯板401和下连续折弯板402的两侧表面的波峰分别为直角波峰,上连续折弯板401和下连续折弯板402的两侧表面的波谷为圆角波谷。所述直角波峰与圆角波谷的连接面上设有过流通孔,各
个过流通孔集合形成过流通孔矩阵406,相邻两个连接面上的过流通孔交错布置,所述过流通孔为长孔且其长度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同一直立板407上所述大减重孔109的数量为两个,大减重孔409的形状为三角状,在水平方向上对称设于直立板407的底流通过缺口408的左、右两侧。上、下水平空心杆403、404的直径大于上、下连续折弯板401、402和直立板407的厚度。所述水平筒体的各个宽径段2底部分别设有排液口5,以方便排净罐中液体。
[0025]本技术中,上水平空心杆403和下水平空心杆404为防波板4的一部分,加强了防波板4与水平筒体的连接强度,防波板4其他部分可以将厚度减薄,减轻重量;上连续折弯板401和下连续折弯板402起到缓冲液流的作用,同时,由于上水平空心杆403和下水平空心杆404的存在,避免了防波板4的上连续折弯板401和下连续折弯板402以及直立板407因过流产生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顶流通过缺口405、侧过流缺口410、底流通过缺口408的设置分别减轻了防波板4的防波压力,大减重孔409的设置进一步减轻了防波板重量。
[0026]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创造范围所作的均等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包括水平筒体、设于水平筒体前、后两端的前、后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筒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缩径段,每个缩径段两侧的宽径段内分别设有防波板,所述防波板包括间隔布置的上水平空心杆、下水平空心杆、连接于上水平空心杆和下水平空心杆之间的下连续折弯板、连接于上水平空心杆与水平筒体内顶面之间的上连续折弯板、连接于下水平空心杆与水平筒体内底面的直立板,上、下水平空心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水平筒体内壁焊接固定,上、下连续折弯板的边缘与水平筒体焊接固定,上、下连续折弯板的边缘分别对称设有侧过流缺口,上连续折弯板的顶部边缘设有顶流通过缺口,上、下连续折弯板上分别设有过流通孔矩阵,所述直立板的底部边缘设有底流通过缺口,直立板上另设有大减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压力容器罐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续折弯板和下连续折弯板的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东成付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金碧科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