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升稳定的吊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51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抬升稳定的吊装平台,包括工字钢矩形框体和承重梁,承重梁搭接在工字钢矩形框体的相对两条边框上,工字钢矩形框体和承重梁的厚度相同;以形成承载钢架;承载钢架作为主要受力支撑部位,利用工字钢结构能够加强承载载荷以及吊装稳定性;还包括两个外延架,固设于承载钢架相对的两侧,且外延架与承载钢架的相接位置设置有吊耳,作为一个吊装受力点;外延架的端部也设置有吊耳;作为另一个吊装受力点;其中,外延架的厚度小于工字钢矩形框体的厚度,那么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工字钢矩形框体作为整体吊装平台的中心位置,配合八个吊耳来实现吊装,能够快速确认物体放置的中心位置,并且平稳迅速完成吊装;吊装平稳安全。吊装平稳安全。吊装平稳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抬升稳定的吊装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吊装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抬升稳定的吊装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层的建筑主体建造完毕后,需要将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放置在高层建筑内,有部分材料和设备所占用的体积较大,无法用电梯进行输送,因此就需要吊装平台对大型的设备和材料对其进行输送,从而将大型的的设备和一些占地大的材料进行输送,通过吊车对吊装平台进行输送至高层建筑内;吊装是指用起重设备将在工厂或工地预先制作好的构件或结构吊起,移动至指定位置。除了预制构件外,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工器具也需要垂直运输到指定高度。
[0003]在装配式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吊装平台对施工材料进行吊装转移,而现有技术中由于通常采用的是厚度一致的平台钢架结构,那么无论在上货还是卸货过程,都不能提供一个更好的参照系来切入引导货物装载,并且其被吊装物体无法第一时间找准吊装平台的中心,导致吊装过程稳定性差,往往需要观察调整;如申请号为201620823008.2的文件公开了一种底托式小型挖掘机吊装平台;其通过两条平行的竖向边框和两条平行的横向边框,两竖向边框之间是中梁,两竖向边框和中梁之间是承重梁,两横向边框之间设有横梁;但是该方案不易在第一时间就找准平台的中心位置,导致吊装平稳性不够。
[0004]因此,亟需一种吊装稳定性高,并且能够方便定位吊装平台中心位置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吊装平台无法快速确认平台中心位置,并且不能达到高稳定性放置的问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抬升稳定的吊装平台,包括:
[0007]工字钢矩形框体和承重梁,所述承重梁搭接在所述工字钢矩形框体的相对两条边框上,所述工字钢矩形框体和所述承重梁的厚度相同;以形成承载钢架;
[0008]两个外延架,固设于所述承载钢架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外延架与所述承载钢架的相接位置设置有吊耳,所述外延架的端部也设置有吊耳;其中,所述外延架的厚度小于所述工字钢矩形框体的厚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外延架远离地面的表面与所述工字钢矩形框体远离地面的表面共面设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外延架由两条相互平行的竖向边框,以及固接在两条所述竖向边框之间的横向边框组成,所述竖向边框一端与所述工字钢矩形框体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横向边框固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外延架还包括有中梁,所述中梁连接于所述工字钢矩形框体和所述横向边框之间。
[0012]作为优选,所述横向边框和所述竖向边框均为工字钢。
[0013]作为优选,设置于所述外延架与所述承载钢架的相接位置的吊耳为第一吊耳,设置于所述外延架端部的吊耳为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与所述工字钢矩形框体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吊耳通过加强梁与所述横向边框固定,所述加强梁设置于所述横向边框靠近地面的一端,所述加强梁与所述横向边框的整体厚度与所述工字钢矩形框体的厚度一致。
[0014]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载物平板,所述载物平板固设于所述承载钢架上,且所述载物平板在所述承载钢架上的正投影面覆盖所述外延架。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一种抬升稳定的吊装平台,包括工字钢矩形框体和承重梁,承重梁搭接在工字钢矩形框体的相对两条边框上,工字钢矩形框体和承重梁的厚度相同;以形成承载钢架;承载钢架作为主要受力支撑部位,利用工字钢结构能够加强承载载荷以及吊装稳定性;还包括两个外延架,固设于承载钢架相对的两侧,且外延架与承载钢架的相接位置设置有吊耳,作为一个吊装受力点;外延架的端部也设置有吊耳;作为另一个吊装受力点;其中,外延架的厚度小于工字钢矩形框体的厚度,那么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工字钢矩形框体作为整体吊装平台的中心位置,并且配合八个吊耳来实现吊装,能够快速确认物体放置的中心位置,并且平稳迅速完成吊装;并且每个吊耳采用插入式焊接,可以承受50吨的拉力,吊装平稳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略去载物平板时结构图;
[0020]图5

图9为本技术有限元分析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2]1、工字钢矩形框体;
[0023]2、承重梁;
[0024]3、外延架;31、竖向边框;32、横向边框;33、中梁;
[0025]4、吊耳;41、第一吊耳;42、第二吊耳;
[0026]5、载物平板;51、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8]在下文描述中,给出了普选实例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深入的理解。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应当理解所述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它们的组合。
[0030]本技术公开一种抬升稳定的吊装平台,包括:
[0031]工字钢矩形框体1和承重梁2,承重梁2搭接在工字钢矩形框体1的相对两条边框
上,工字钢矩形框体1和承重梁2的厚度相同;以形成承载钢架;首先形成规则的矩形吊装平台,能够更好的承载各种规格的物料;
[0032]两个外延架3,固设于承载钢架相对的两侧,且外延架3与承载钢架的相接位置设置有吊耳4,外延架3的端部也设置有吊耳4;其中,外延架3的厚度小于工字钢矩形框体的厚度。由于有外延架的存在,能够极大的加长吊装平台整体的长度,并且由于外延架的厚度小于承载平台的厚度,那么在放置物品是能够第一时间观察确定到承载平台是整个吊装平台的中心位置,并且可以更稳定的放置待吊装物品;由于吊装时通常使用四角吊装的方式,如果没有外延架端部的吊耳,万一物品重心放置较偏,那么将导致吊装过程容易晃动,而添加有外延架端部的吊耳,既能够增加整体吊装的拉力,又能够更加平稳的抬升。在实际应用中,吊耳采用插入式焊接法,共计8个吊耳,每个吊耳能够承受50吨的拉力。其中,利用了工字钢矩形框体来连接两端的外延架,形成组装结构,并且保证了结构稳定性。
[0033]在本实施例中,外延架3远离地面的表面与工字钢矩形框体远离地面的表面共面设置。由于存在厚度的差异,为了能够更加平稳的放置待吊装物料,所以保证上表面的平齐。
[0034]在本实施例中,外延架3由两条相互平行的竖向边框31,以及固接在两条竖向边框之间的横向边框32组成,竖向边框31一端与工字钢矩形框体1固接,另一端与横向边框32固接。其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后实用加固螺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抬升稳定的吊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钢矩形框体和承重梁,所述承重梁搭接在所述工字钢矩形框体的相对两条边框上,所述工字钢矩形框体和所述承重梁的厚度相同;以形成承载钢架;两个外延架,固设于所述承载钢架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外延架与所述承载钢架的相接位置设置有吊耳,所述外延架的端部也设置有吊耳;其中,所述外延架的厚度小于所述工字钢矩形框体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升稳定的吊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架远离地面的表面与所述工字钢矩形框体远离地面的表面共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升稳定的吊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架由两条相互平行的竖向边框,以及固接在两条所述竖向边框之间的横向边框组成,所述竖向边框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立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拓达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