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螺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35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螺离心机,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该离心机包括转鼓,转鼓内设置有螺旋推进杆,螺旋推进杆远离联轴器一端开设有进料通道,通道远离进料口一端转动密封连接有输料管,输料管顶面固定有进料管,输料管内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外周面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顶面固定穿设有喷头,喷头出口端朝向进料管出口端,连接头底端穿设有输液管,输液管另一端固定穿设有与输料管,连接头内中间处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延伸至输液管内,连接杆位于输液管内一端固定有旋转叶片;转动的喷头将絮凝剂环向分布在进料管出口端方向,再与落下的待分离物料对碰,使其充分与待分离物料混合,提升卧螺离心机分离效率。提升卧螺离心机分离效率。提升卧螺离心机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螺离心机


[0001]本技术属于离心机
,具体涉及一种卧螺离心机。

技术介绍

[0002]卧螺离心机是一种卧式螺旋卸料、连续操作的沉降设备。为提升卧螺离心机的分离效率,可适当提高待分离物料中固相颗粒物的颗粒大小,改变待分离物料浓度,一般会在进料管内添加絮凝剂,使待分离物料中颗粒物絮凝结团,增大颗粒物的体积。
[0003]传统的絮凝剂添加方案,直接将絮凝剂输入进料管内,与待分离物料接触,此种混合方式絮凝剂与待分离物料混合不充分,降低卧螺离心机分离效率。
[0004]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卧螺离心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卧螺离心机。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卧螺离心机,包括转鼓,所述转鼓内设置有螺旋推进杆,所述螺旋推进杆远离联轴器一端开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螺旋推进杆位于转鼓内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通道与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通道远离进料口一端转动密封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顶面固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输料管连通,所述输料管内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外周面至少固定有两根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面固定穿设有喷头,所述喷头出口端朝向进料管出口端,所述连接头、连接管均位于进料管下方,所述连接头底端穿设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另一端固定穿设有与输料管,所述连接头内中间处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延伸至输液管内,所述连接杆位于输液管内一端固定有旋转叶片,絮凝剂经过旋转叶片时,可驱动所述旋转叶片转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输液管位于连接头内一端套设有转动密封件,输液管通过转动密封件与连接头密封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叶片为涡扇。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转鼓一端设置有固相出口,转鼓另一端设置有液相出口。
[0010]进一步地,安装在不同所述连接管表面的喷头距离连接头间距不一。
[001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卧螺离心机,絮凝剂通过喷头喷出,其次絮凝剂经过旋转叶片时,驱动旋转叶片转动,旋转叶片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连接头转动,连接头带动连接管转动,连接管带动喷头转动,转动的喷头将絮凝剂环向分布在进料管出口端方向,再与落下的待分离物料对碰,使其充分与待分离物料混合,混合效果更好,有效提升卧螺离心机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卧螺离心机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的a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叶片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部件名称序号为:
[0019]1、安装座;2、电机;3、联轴器;4、转鼓;41、液相出口;42、固相出口;5、输料管;6、进料管;7、输液管;8、螺旋推进杆;81、进料通道;82、进料口;9、连接头;10、连接管;11、喷头;12、转动密封件;13、连接杆;14、旋转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卧螺离心机,包括安装座1、电机2、联轴器3、转鼓4、输料管5、进料管6,转鼓4转动连接在安装座1顶部,转鼓4一端连接有联轴器3,联轴器3一端连接有电机2,电机2与联轴器3均固定在安装座1顶面,电机2通过联轴器3驱动转鼓4转动,转鼓4内设置有螺旋推进杆8,螺旋推进杆8远离联轴器3一端开设有进料通道81,如图2所示,螺旋推进杆8位于转鼓4内开设有进料口82,进料通道81与进料口82连通,进料通道81远离进料口82一端转动密封连接有输料管5,输料管5顶面固定有进料管6,进料管6与输料管5连通。
[0022]请参阅图3所示,输料管5内设置有连接头9,连接头9外周面至少固定有两根连接管10,连接管10顶面固定穿设有喷头11,喷头11出口端朝向进料管6出口端,连接头9、连接管10均位于进料管6下方,连接头9底端穿设有输液管7,输液管7另一端固定穿设有与输料管5,连接管10、连接头9、输液管7内均相互连通。
[0023]请参阅图4所示,输液管7位于连接头9内一端套设有转动密封件12,输液管7通过转动密封件12与连接头9密封转动连接,转动密封件12可以为耐高温耐高压旋转油封件或为其它合适的旋转密封件,此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未对其进行改进。
[0024]连接头9内中间处固定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延伸至输液管7内,连接杆13位于输液管7内一端固定有旋转叶片14,为絮凝剂经过旋转叶片14时,可驱动旋转叶片14转动,旋转叶片14通过连接杆13驱动连接头9转动,絮凝剂流动方向如图4中D方向所示,旋转叶片14转动方向如图4中E方向所示。
[0025]本实施例中旋转叶片14为涡扇或其它合适的扇叶。
[0026]本实施例工作流程:输液管7输入端与喷射泵(图中未示出)输出端连接,喷射泵输入端与絮凝剂容器连接,喷射泵将絮凝剂通过输液管7输入至连接头9内,在经过连接管10,最后通过喷头11喷出,其次絮凝剂经过旋转叶片14时,驱动旋转叶片14转动,旋转叶片14带动连接杆13转动,连接杆13带动连接头9转动,连接头9带动连接管10转动,连接管10带动喷头11转动,转动的喷头11将絮凝剂环向分布在进料管6出口端方向,再与落下的待分离物料(待分离物料下落方向如图3中C方向所示)对碰,使其充分与待分离物料混合,混合效果更
好,有效提升卧螺离心机分离效率。
[0027]请参阅图2所示,转鼓4一端设置有固相出口42,转鼓4另一端设置有液相出口41,固相出口42为螺旋推进杆8推进方向,固相物料如图2中B方向所示,液相如图2中C方向所示。
[0028]请参阅图3所示,安装在不同连接管10表面的喷头11距离连接头9间距不一样,这样在喷头11转动时,喷射出的絮凝剂可也像水波纹一样向外扩散和相互干涉,增加絮凝剂与待分离物料混合效果。
[0029]上述说明是针对本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技术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技术所涵盖专利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螺离心机,包括转鼓(4),所述转鼓(4)内设置有螺旋推进杆(8),所述螺旋推进杆(8)远离联轴器(3)一端开设有进料通道(81),所述螺旋推进杆(8)位于转鼓(4)内开设有进料口(82),所述进料通道(81)与进料口(82)连通,所述进料通道(81)远离进料口(82)一端转动密封连接有输料管(5),所述输料管(5)顶面固定有进料管(6),所述进料管(6)与输料管(5)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5)内设置有连接头(9),所述连接头(9)外周面至少固定有两根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顶面固定穿设有喷头(11),所述喷头(11)出口端朝向进料管(6)出口端,所述连接头(9)、连接管(10)均位于进料管(6)下方,所述连接头(9)底端穿设有输液管(7),所述输液管(7)另一端固定穿设有与输料管(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长东薛丽李恩东林华杰覃素蕊刘美卿周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易多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