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架和铜套的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122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行星架和铜套的组装方法;包括压装步骤,所述压装步骤包括装夹前:在行星架上加工多个定位工艺孔,多个定位工艺孔以装配孔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装夹行星架和铜套:将行星架安装在压装座上,压装座的定位孔与行星架的外圆周面配合,对行星架径向定位;压装座上的定位柱穿过行星架上的定位工艺孔之后支撑在装配孔下端面上,对行星架轴向定位;铜套装夹至压头组件上,利用定位圆柱面对铜套定位,通过弹簧柱塞将铜套夹紧;压装行星架和铜套;实现行星架和铜套的准确压装,且行星架、铜套无变形。铜套无变形。铜套无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星架和铜套的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
,尤其涉及行星架和铜套的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行星架2与铜套1的装配如图1所示,通过压机将铜套1压入行星架2的装配孔内。现有的压装工艺是以铜套的内径为支撑,卡在压头上,然后整体下压进入行星架2的装配孔内。压装底座以行星架2底部的外圆周面21和下端面22定位,由于下端面22与装配孔上端面23无直接公差约束,计算后公差较大。同时,由于行星架2结构的特殊性,压装时需要以压装机的压装行程为要求,即判断压头移动行程之来判断压装是否完成,该压装方式导致铜套1压装后高度不一致,存在压装不到位的问题,无法满足图纸要求;若改为以压力为要求进行压装,容易出现行星架2整体变形。同时,由于铜套是开口套,单边壁厚1mm,结构单薄,铜套开口尺寸不一致,部分铜套无法卡在压头上,无法实现压装;还有一部分铜套卡在压头上出现松动情况,压装后工件变形严重,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产品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星架和铜套的组装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行星架和铜套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装步骤,所述压装步骤包括:装夹前:在行星架(2)上加工多个定位工艺孔(25),多个定位工艺孔(25)以装配孔(26)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装夹行星架(2)和铜套(1):将行星架(2)安装在压装座(3)上,压装座(3)的定位孔(31)与行星架(2)的外圆周面(21)配合,对行星架(2)径向定位;压装座(3)上的定位柱穿过行星架(2)上的定位工艺孔(25)之后支撑在装配孔下端面(24)上,对行星架(2)轴向定位;铜套(1)装夹至压头组件(4)上,利用定位圆柱面(46)对铜套(1)定位,通过弹簧柱塞(45)将铜套(1)夹紧;压装行星架(2)和铜套(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架和铜套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压装行星架(2)和铜套(1)的步骤中,压头(41)和夹紧套(44)同步下行,带动铜套(1)移动;当夹紧套(44)的下端面与行星架(2)的装配孔上端面(23)接触后,夹紧套(44)不再下行,压头(41)继续推动铜套(1)下行,限位销(43)在限位孔(42)内滑动;压装过程中,检测压头(41)的压力,当压装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后判定铜套(1)与装配孔(26)完成压装,压头(41)复位。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明明李健魏文书周迅秦国栋魏本杰
申请(专利权)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