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116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楼宇运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楼宇智能升降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左侧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槽上设置有导向机构、清洁机构、养护机构和防护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当支撑槽上锈需要对其进行涂油工作时,支撑槽上锈时滑块上的导向轮在移动时阻力加大,升降厢升降速度不变,此时导向轮在支撑槽表面锈层上滑动时产生的热量更多,通过设置养护机构,散热伞架上的各端将热量分散至储液箱内,可以对储液箱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在空气加热时推动活塞盘移动,进而将润滑油从压力阀喷出至摩擦凸片上,实现对摩擦凸片的润滑工作。凸片的润滑工作。凸片的润滑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宇智能升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楼宇运输
,具体为楼宇智能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楼宇运输是指将货物从不同的楼宇之间进行升降运输,通常使用楼宇专用货梯对货物或运货的员工进行运输。
[0003]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601208A公开了一种楼宇建筑用升降机,虽然在实行时实现了对轿厢进行了缓冲,保证了轿厢内人员以及财物安全,但是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其滑轨又处于电梯井内部,电梯井内部潮湿,极易导致滑轮上锈,而该申请技术方案中并不具备对其自动养护涂油工作,导致使用时需要人工频繁进行保养。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的楼宇智能升降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楼宇智能升降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楼宇智能升降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左侧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槽上设置有导向机构、清洁机构、养护机构和防护机构。
[0006]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绞盘、钢索、连接环、提升件和升降厢,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驱动箱内底部左侧,所述电机有输出轴,所述绞盘固定连接于电机输出轴,所述钢索设置于绞盘外壁,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于钢索远离绞盘一端,所述提升件活动连接于连接环底部,所述升降厢固定连接于提升件底部。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摩擦凸片、滑块和导向轮,所述摩擦凸片固定连接于支撑槽内左右两侧,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升降厢左侧底部前端,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于滑块内右侧。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磁块一、弧形底壳、气囊一、固定块一、弹簧一、固定块二和磁块二,所述磁块一固定连接于导向轮内部,所述弧形底壳固定连接于滑块底部,所述气囊一固定连接于弧形底壳内底部,所述固定块一设置于气囊一内底部,所述弹簧一固定连接于固定块一顶部,所述固定块二固定连接于弹簧一顶端,所述磁块二设置于固定块二顶部。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养护机构包括导热铜环、导热铜架、散热伞架、支撑柱、储液箱、工作箱、通气管、压力阀、固定板一、弹簧二、活塞盘和储液管,所述滑块内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中部转动连接导向轮,所述导热铜环固定连接于固定杆靠近两端,所述导热铜架固定连接于导热铜环顶部,所述散热伞架固定连接于导热铜架远离导热铜环一端,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滑块顶部,所述储液箱固定连接于支撑柱顶端,所述工作箱固定连接于储液箱顶部,所述通气管固定连接于储液箱内顶部左侧,所述储液管固定连接于通气管右端,所述压力阀设置于储液管内右端,所述固定板一固定连接于通气管内底部中间,
所述弹簧二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一右侧顶部,所述活塞盘固定连接于弹簧二右端。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气囊二、固定架、弹簧四、移动块、连接架和防护盖,所述气囊二固定连接于支撑柱顶部左侧,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于工作箱顶部左侧,所述弹簧四固定连接于固定架内顶部,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于弹簧四底端,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于移动块右侧,所述防护盖固定连接于连接架底部右侧。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磁块一外壁一侧和磁块二顶部磁极相反,所述磁块二顶部贯穿气囊一顶部并延伸至气囊一上方,所述气囊一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内囊,所述固定块一、弹簧一和固定块二均设置于内囊内部,内囊顶部中间固定连接磁块二底部,可以使磁块一和磁块二靠近时,磁块二推动磁块二带动固定块二和弹簧一移动。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向轮滑动连接摩擦凸片,所述滑块通过导向轮滑动连接支撑槽,可以使滑块在支撑槽上滑动,同时导向轮在摩擦凸片上滑动时,增大摩擦力,进而使热量上升速度加快,产热效率高。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气管底部贯穿储液箱顶部并延伸至储液箱内,所述储液箱底端直径小于顶部直径,所述通气管与气囊二内底部相连通,所述移动块底端贯穿工作箱顶部左侧并延伸至工作箱内,且所述移动块中部滑动连接工作箱顶部左侧内壁,可以使储液箱内空气加热后膨胀导入通气管内,同时通气管内的空气上升时可以将气囊二进行充气。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盘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三,弹簧三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固定板二顶部固定连接工作箱顶部内壁,可以使活塞盘移动时更为稳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当需要对升降厢进行升降时,打开电机,电机在工作时带动绞盘转动,进而对绞盘上的钢索进行放线收卷工作,同时钢索通过连接环和升降厢顶部的提升件配合,使升降厢进行升降工作。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在升降厢升降时,滑块上的导向轮在支撑槽内壁上的摩擦凸片上滑动,可以加快产热效率,进而使产生的热能温度高,提升快,使热源稳定,同时可以对升降厢进行导向工作。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清洁机构,在导向轮转动时,导向轮上的磁块一靠近磁块二,可以使磁块一推动磁块二移动,进而使内囊往复进行收缩与撑开,进而使弧形底壳右侧空气吸入,如此反复,使滑块在支撑槽上移动时,持续对支撑槽上的摩擦凸片外壁进行吹灰工作,进而对摩擦凸片表面进行清理,防止摩擦凸片上灰尘堆积。
[0018]4、本专利技术,当支撑槽上锈需要对其进行涂油工作时,支撑槽上锈时滑块上的导向轮在移动时阻力加大,升降厢升降速度不变,此时导向轮在支撑槽表面锈层上滑动时产生的热量更多,通过设置养护机构,散热伞架上的各端将热量分散至储液箱内,可以对储液箱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在空气加热时推动活塞盘移动,进而将润滑油从压力阀喷出至摩擦凸片上,实现对摩擦凸片的润滑工作。
[0019]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当储液箱内空气膨胀导入通气管内时,通气管内的空气导入至气囊二内,此时气囊二膨胀对移动块挤压,使移动块顶部弹簧四收缩,进而使连接架带动防护盖翘起,使储液管右端露出,进而可以对储液管右端进行防护工作,同时在工作时实现了自动控制打开防护盖与储液管喷油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槽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向轮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弧形底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热伞架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板;2、支撑槽;3、驱动箱;4、升降机构;401、电机;402、绞盘;403、钢索;404、连接环;405、提升件;406、升降厢;5、导向机构;501、摩擦凸片;502、滑块;503、导向轮;6、清洁机构;601、磁块一;602、弧形底壳;603、气囊一;604、固定块一;605、弹簧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楼宇智能升降系统,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左侧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槽(2),所述支撑槽(2)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3),所述驱动箱(3)内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支撑槽(2)上设置有导向机构(5)、清洁机构(6)、养护机构(7)和防护机构(8);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电机(401)、绞盘(402)、钢索(403)、连接环(404)、提升件(405)和升降厢(406),所述电机(401)固定连接于驱动箱(3)内底部左侧,所述电机(401)有输出轴,所述绞盘(402)固定连接于电机(401)输出轴,所述钢索(403)设置于绞盘(402)外壁,所述连接环(404)固定连接于钢索(403)远离绞盘(402)一端,所述提升件(405)活动连接于连接环(404)底部,所述升降厢(406)固定连接于提升件(405)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智能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5)包括摩擦凸片(501)、滑块(502)和导向轮(503),所述摩擦凸片(501)固定连接于支撑槽(2)内左右两侧,所述滑块(502)固定连接于升降厢(406)左侧底部前端,所述导向轮(503)转动连接于滑块(502)内右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宇智能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6)包括磁块一(601)、弧形底壳(602)、气囊一(603)、固定块一(604)、弹簧一(605)、固定块二(606)和磁块二(607),所述磁块一(601)固定连接于导向轮(503)内部,所述弧形底壳(602)固定连接于滑块(502)底部,所述气囊一(603)固定连接于弧形底壳(602)内底部,所述固定块一(604)设置于气囊一(603)内底部,所述弹簧一(605)固定连接于固定块一(604)顶部,所述固定块二(606)固定连接于弹簧一(605)顶端,所述磁块二(607)设置于固定块二(606)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宇智能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机构(7)包括导热铜环(701)、导热铜架(702)、散热伞架(703)、支撑柱(704)、储液箱(705)、工作箱(706)、通气管(707)、压力阀(708)、固定板一(709)、弹簧二(710)、活塞盘(711)和储液管(712),所述滑块(502)内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中部转动连接导向轮(503),所述导热铜环(701)固定连接于固定杆靠近两端,所述导热铜架(702)固定连接于导热铜环(701)顶部,所述散热伞架(70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亿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