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式冷却塔组水力平衡调节装置及并联式冷却塔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105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并联式冷却塔组水力平衡调节装置及并联式冷却塔组,属于集中式中央空调水力平衡调节技术领域。它包括壳体,具有一供冷却循环水进入的进水通道、至少两个用于供冷却循环水排出的出水通道、以及连通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静压分流腔;分流板,居中地固定设置于静压分流腔内,分别止抵在所述静压分流腔的顶壁面和底壁面上,以将所述静压分流腔分隔为至少两个体积均等的分流腔;其中,所述进水通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伸入到静压分流腔之内,且布置成所述第一端至少有一部分朝向静压分流腔顶壁面方向倾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保证冷却塔两侧水流分配均等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冷却水系统的管道总阻力。能减小冷却水系统的管道总阻力。能减小冷却水系统的管道总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联式冷却塔组水力平衡调节装置及并联式冷却塔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中式中央空调和工业工艺冷却水系统中冷却塔及开式管路的水力平衡调节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并联式冷却塔组水力平衡调节装置及并联式冷却塔组。

技术介绍

[0002]机械通风开式横流冷却塔,冷却塔风机位于塔体中间顶部,塔体两侧为独立的进水洒水盘和散热填料。冷却循环水从上部进水到洒水盘,通过洒水盘上扩散喷头喷洒到散热填料上,冷却后水流经冷却塔底部集水盆汇聚后由出水口流出。冷却空气从两侧散热填料进风口横向流入,与流经填料的热水接触产生蒸发换热后,热空气从由冷却塔中间顶部风机抽出。即该类型开式横流冷却塔特性为,冷却水流自上而下,冷却空气两侧横向流入,上部出风;两侧独立进水、进风、蒸发换热,热空气汇聚后由中间顶部轴流风机抽出。
[0003]开式横流冷却塔在工程应用中,两侧进水接管通常由一根进水管到塔上后分开两只管到两侧塔盘进水口,或两侧各自独立进水管上到塔盘进水口两种方式。进水管通常比进水口高,水平进水管需要一个弯头向下连接到进水口,进水口前需安装阀门作为调节进水量和维护检修用。由于两侧进水管各自分开,进水管高于进水口,且出水口为开式零阻力空间。运行过程中任何一个进水管先处于满管状态,向下出水后,即反向产生负压虹吸效应,形成优势射流状态。导致另一出水口水流量大大低于优势出水口水流量,形成冷却塔各个进水口的水流量分配不均现象。该现象非固定状态,随冷却循环总水量变化而变化,无法调节管路阀门来消除。严重时出现一侧有出水,一侧无水流量状态,多台冷却塔组的系统中情况更为恶劣。
[0004]当开式横流冷却塔两侧进水量不平衡时,冷却塔两侧填料上的水膜厚、薄不一,或部分填料有水膜、部分填料无水膜状态。而水膜较厚处进风阻力较大,水膜较薄或无水膜处进风阻力较小,导致冷却塔两侧填料水膜较厚处风流量小,水膜较薄或无水处风流量较大,严重影响冷却塔蒸发散热性能。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很多项目在运行前期有进行循环水系统调适,对冷却塔布水做了设计工况下的水力平衡调适工作,保障在额定工况下系统运行时能满足设计水平衡要求,但是空调系统全年运行时有超过80%的时间不在额定工况下运行,冷却侧设备(冷却塔、冷却水循环泵)运行也会有多种组合的情况,在非额定工况下运行时,采用上述人工调试的方式,即使投入了专门的人力,也无法时刻满足系统水力平衡实时变化的动态需求,何况所需要付出的人力成本是巨大的且效果不显著。
[0006]针对上述问题,目前采用的主流策略是通过平衡阀实现实时监测与调节,以达到保障水力平衡的目标。一个可采取的方案中,可以采用开度可控制的电动调节阀实现实时监测与调节。如申请号为CN202110020078.X、申请日为2021年01月07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动态的冷却塔群水系统水力平衡调节方法及系统,基于对实时的冷却水循环泵、各个冷却塔运行状态与频率、冷却塔群冷却水总供水管压力PG、冷却塔组冷却水支管供水
压力(PG

1、PG

2、
……
、PG

m,其中m表示冷却塔组支管总数),各个冷却塔供水分支管压力(P1

1、P1

2、
……
、P1

n、
……
、Pm

1、Pm

2、
……
、Pm

n,其中m表示冷却塔组支管总数,n表示每个支管中冷却水供水分管总数)等数据的监测、采集,分析各个冷却塔布水分支管压力与冷却塔群冷却水总供水管压力的差

P(即PG与Pm

n的差),“状态存储数据库”数据比对,以及比例积分微分方法调节电动调节阀开度,再进行数据采集、不平衡率计算,以此循环,直到不平衡率达到预设目标。保障了各个运行的冷却塔适应系统动态运行前提下的冷却塔布水分支管之间的水力平衡需求。又如申请号为CN201821119806.2、申请日为2018年07月16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流量均衡系统,包括冷却塔、循环水泵、工业水力平衡装置、精馏塔、电动调节阀门、纵向同程管、压力传感器P、温度传感器T,该专利技术能够在精馏塔装置大于1台以上时,根据工业循环系统的流量均衡调整。采用纵向同程结构,经过计算公式,计算同程管网管径,确定实际流量需求。根据精馏塔装置流量均衡的情况,当前运行负荷的大小,对电动调节阀门开度进行实时调节控制;完全解决工业冷却水流量不均衡,而导致系统冗余大、系统能耗高、能量损失大、生产产品品质低等问题。
[0007]然而,上述采用开度可控制的电动调节阀实现实时监测与调节的方法成本昂贵,设备运行的效率也较低;并且在安装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对既有建筑,还是新建建筑,工程量和改造难度较大。
[0008]另一个可采取的方案中,主要是采用机械式的水力平衡机构对工业冷却水流量均流进行调节。如申请号为CN201520842225.1、申请日为2015年10月28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水力平衡机构的开式循环冷却水节能系统,包括用于传输循环水的连接管道及沿循环水流方向依次通过连接管道连接的换热器、冷却塔及冷却水泵,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设置有水力平衡机构,所述冷却水泵为变工况运行冷却水泵。该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解决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力平衡,可消除部分无效冷却流量,并配以与系统相适应变工况运行冷却水泵,以减少能耗,实现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然而,机械式的水力平衡机构的设计增加了冷却水系统的管道总阻力,不仅对冷却水循环泵的扬程有更高的要求,对于系统整体的节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0009]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低成本、对现有冷却塔改造工程量小、且能够避免冷却水系统的管道总阻力的并联式冷却塔组水力平衡调节装置及并联式冷却塔组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1、要解决的问题
[001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并联式冷却塔组水力平衡调节装置及并联式冷却塔组,以在保证冷却塔两侧水流分配均等的同时,尽可能减小现有冷却塔改造工程量,且能够减小冷却水系统的管道总阻力。
[0012]2、技术方案
[001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4]并联式冷却塔组水力平衡调节装置,包括:
[0015]壳体,具有一供冷却循环水进入的进水通道、至少两个用于供冷却循环水排出的出水通道、以及连通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静压分流腔;
[0016]分流板,居中地固定设置于静压分流腔内,分别止抵在所述静压分流腔的顶壁面和底壁面上,以将所述静压分流腔分隔为至少两个体积均等的分流腔;
[0017]其中,所述进水通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伸入到静压分流腔之内,且布置成所述第一端至少有一部分朝向静压分流腔顶壁面方向倾斜;所述第一端的末端封闭,并在其顶部开设有满溢口,所述分流板穿过所述第一端并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并联式冷却塔组水力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具有一供冷却循环水进入的进水通道、至少两个用于供冷却循环水排出的出水通道、以及连通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静压分流腔;分流板,居中地固定设置于静压分流腔内,分别止抵在所述静压分流腔的顶壁面和底壁面上,以将所述静压分流腔分隔为至少两个体积均等的分流腔;其中,所述进水通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伸入到静压分流腔之内,且布置成所述第一端至少有一部分朝向静压分流腔顶壁面方向倾斜;所述第一端的末端封闭,并在其顶部开设有满溢口,所述分流板穿过所述第一端并将所述满溢口均等分隔为若干个出水口,每一出水口连通一分流腔,每一分流腔连通一出水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式冷却塔组水力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出水通道的最高点低于所述进水通道的最低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式冷却塔组水力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分流腔的径向横截面面积大于进水通道的进水投影截面积1.5倍或1.5倍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胜曾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客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