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芳香胺取代的苯并咪唑化合物及其应用于量子点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芳香胺取代的苯并咪唑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采用该化合物制备的量子点发光器件。
技术背景
[0002]上世纪80年代初,Alexei Ekimov和Alexander Efros首次在半导体掺杂的玻璃中发现量子点纳米晶的存在及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其后,研究发现,通过对这类纳米半导体材料施加一定的电场或光压,其便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而发出的光的频率会随着纳米材料的尺寸的改变而变化,因而通过调节纳米材料的尺寸就可以控制其发出的光的颜色,由于这类纳米半导体材料拥有限制电子和电子空穴(Electron hole)的特性,其类似于自然界中的原子或分子,因而被称为“量子点(QuantumDot,QD)”。随着对量子点材料及制备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量子点具有光谱随尺寸可调、斯托克斯位移大、发光效率高、发光稳定性好等一系列独特的光学性能。由于量子点材料电激发后可以产生高纯度荧光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故基于生物荧光标记的量子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芳香胺取代的苯并咪唑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结构式(I)所示的化学结构式:式中,R1‑
R4独立地表示为氢、氘原子、卤素、氰基、硝基、C1‑
C
12
烷基、C1‑
C8烷氧基、C6‑
C
30
的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芳基、C3‑
C
30
的取代或者未取代的杂芳基、C2‑
C8的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烯烷基、C2‑
C8的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炔烷基;L1和L2独立地表示为C6‑
C
30
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3‑
C
30
的取代或者未取代的杂芳基;Ar1‑
Ar4独立地表示C6‑
C
60
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芳基,C3‑
C
30
的取代或者未取代的带有一个或者多个杂原子的杂芳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胺取代的苯并咪唑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
R4独立地表示为氢,氘,卤素,氰基,硝基,C1‑
C8烷基、C1‑
C8烷氧基,C1‑
C4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胺取代的苯并咪唑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1和L2分别独立地为苯基,萘基,联苯基,蒽基,菲基,芘基,苝基,荧蒽基,(9,9
‑
二烷基)芴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胺取代的苯并咪唑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
Ar4独立地表示C1‑
C4烷基或者C6‑
C
30
技术研发人员:徐勃,黄静,黄锦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辉纳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