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辐射信息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094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辐射信息探测装置,包括壳体、探测单元以及支撑部,壳体包括第一弧形侧壁以及第二弧形侧壁,第一弧形侧壁与第二弧形侧壁相互间隔且通过自身弧形延伸方向上的端部相互连接以形成密闭空间,探测单元为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柱状体,多个探测单元沿弧形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于密闭空间中,支撑部设置于第一弧形侧壁与第二弧形侧壁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与密闭空间相匹配,包括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多个探测单元通道,探测单元设置于探测单元通道内。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伸入竖井的井壁与位于竖井内的贮罐之间进行探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以及可用性。应性以及可用性。应性以及可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辐射信息探测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辐射信息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辐射信息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乏燃料又称辐照核燃料,是经受过辐射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通常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产生。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核材料的监管需求,需要对球床式高温气冷堆乏燃料竖井内的贮罐进行自动化核查,以准确、实时地反映乏燃料的贮存状态。
[0003]作为核查系统关键部件的辐射信息探测装置,除了要满足基本的辐射测量能力之外,还要适应现有乏燃料厂房的场地、设备等条件。由于乏燃料的贮罐安装于竖井内部,其中没有预留可安装辐射信息探测装置的孔道,辐射信息探测装置只能安装于乏燃料的贮罐与井壁的间隙内,工作空间十分狭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信息探测装置,能够伸入竖井的井壁与位于所述竖井内的贮罐之间进行探测。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信息探测装置,被配置为伸入竖井的井壁与位于竖井内的贮罐之间进行探测,辐射信息探测装置包括:壳体,包括第一弧形侧壁以及第二弧形侧壁,第一弧形侧壁与第二弧形侧壁相互间隔且通过自身弧形延伸方向上的端部相互连接以形成密闭空间;探测单元,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柱状体,多个探测单元沿弧形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于密闭空间中;支撑部,支撑部设置于第一弧形侧壁与第二弧形侧壁之间,支撑部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与密闭空间相匹配,支撑部包括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多个探测单元通道,探测单元设置于探测单元通道内。
[0006]可选地,壳体还包括入井部,入井部包括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在垂直方向上,第一斜面从第一弧形侧壁的底端向第二弧形侧壁倾斜延伸,第二斜面从第二弧形侧壁沿垂直方向的底端向第一弧形侧壁倾斜延伸且与第一斜面相交。
[0007]可选地,辐射信息探测装置还包括配重,配重设置于入井部内部。
[0008]可选地,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斜度相等,斜度为5

15
°

[0009]可选地,壳体还包括吊装部,在垂直方向上,吊装部跨接于第一弧形侧壁以及第二弧形侧壁的顶端;吊装部包括钢缆穿孔,钢缆穿孔关于垂直方向对称设置于第一弧形侧壁以及第二弧形侧壁之间。
[0010]可选地,壳体还包括线缆通道,线缆通道穿过吊装部将密闭空间与外界联通,线缆通道设置于钢缆穿孔之间。
[0011]可选地,支撑部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撑柱,支撑柱位于支撑板的边缘,将支撑板彼此连接。
[0012]可选地,探测单元通道沿垂直方向穿过多个支撑板,形成为与探测单元截面形状相匹配的通孔。
[0013]可选地,支撑部还包括胶环,胶环环绕设置于通孔内部。
[0014]可选地,第一弧形侧壁以及第二弧形侧壁各自所在的弧形的圆心角不大于45
°

[0015]本申请实施例的辐射信息探测装置,通过设置壳体的第一弧形侧壁以及第二弧形侧壁,令辐射信息探测装置的壳体能够进入竖井的井壁与贮罐之间,在狭小的工作空间中也能够实现探测,因而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进一步的,辐射信息探测装置通过设置入井部的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使得壳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底部处形成为梭形,从而更易进入狭小的空间内,实现辐射信息探测装置的远距离入位,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辐射信息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一种示例的图1中辐射信息探测装置的局部剖示图;
[0019]图3示出图1中辐射信息探测装置沿A

A的剖视图;
[0020]图4示出一种示例的图1中辐射信息探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示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辐射信息探测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A、辐射信息探测装置;1、壳体;11、第一弧形侧壁;12、第二弧形侧壁;2、探测单元;3、支撑部;31、探测单元通道;32、支撑板;33、支撑柱;34、胶环;4、入井部;41、第一斜面;42、第二斜面;43、配重;5、吊装部;51、钢缆穿孔;6、线缆通道;
[0024]B、贮罐;
[0025]C、竖井;C1、升降装置;C2、采集装置;
[0026]I、第一弧形;II、第二弧形;α、垂直方向;β、水平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0028]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乏燃料贮存设施被配置为存放反应堆寿期40年内产生的全部乏燃料,通过将卸出的乏燃料输送到乏燃料厂房的贮罐内,在贮罐装满后将其转移并吊装到乏燃料厂房的竖井中,以对乏燃料进行贮存。其中,球床式高温气冷堆乏燃料贮罐外形大致为圆柱体,可以单独放置或多个叠放于乏燃料竖井内。
[0029]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核材料的监管需求,需要对球床式高温气冷堆乏燃料竖井内的贮罐进行自动化核查,以准确、实时地反映乏燃料的贮存状态。专利技术人注意到,由于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乏燃料竖井建筑中没有预留可安装辐射信息探测装置的孔道,辐射信息探测装置只能安装于乏燃料贮罐与井壁的间隙内。这一间隙通常仅有50mm左右,考虑到贮
罐有可能偏置,在此基础上还要被进一步缩小至40mm,导致辐射信息探测装置的工作空间十分狭小。并且,乏燃料竖井的深度约为30m,其中叠放有多个乏燃料贮罐,当竖井内的贮罐数量较少时,辐射信息探测装置需要在20m以上的深度位置进入贮罐与竖井井壁之间,导致辐射信息探测装置入位较为困难。
[0030]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信息探测装置,通过设置壳体的第一弧形侧壁以及第二弧形侧壁,令辐射信息探测装置的壳体能够进入竖井的井壁与贮罐之间,在狭小的工作空间中也能够实现探测,因而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进一步的,辐射信息探测装置通过设置入井部的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使得壳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底部处形成为梭形,从而更易进入狭小的空间内,实现辐射信息探测装置的远距离入位,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00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辐射信息探测装置可以适用于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乏燃料贮存设施,也可以适用于任何其它需要探测竖井内贮罐信息的使用场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0032]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辐射信息探测装置A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信息探测装置,被配置为伸入竖井的井壁与位于所述竖井内的贮罐之间进行探测,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信息探测装置包括:壳体,包括第一弧形侧壁以及第二弧形侧壁,所述第一弧形侧壁与所述第二弧形侧壁相互间隔且通过自身弧形延伸方向上的端部相互连接以形成密闭空间;探测单元,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柱状体,多个所述探测单元沿所述弧形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于所述密闭空间中;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侧壁与所述第二弧形侧壁之间,所述支撑部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密闭空间相匹配,所述支撑部包括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多个探测单元通道,所述探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探测单元通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信息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入井部,所述入井部包括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在垂直方向上,所述第一斜面从所述第一弧形侧壁的底端向所述第二弧形侧壁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斜面从所述第二弧形侧壁沿垂直方向的底端向所述第一弧形侧壁倾斜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斜面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信息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信息探测装置还包括配重,所述配重设置于所述入井部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信息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以及所述第二斜面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斜度相等,所述斜度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涛张作义董玉杰丛鹏王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