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粉尘废气排放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71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粉尘废气排放处理设备,包括:排放管路、移换机构和监测机构,所述排放管路上设有密封圈,所述排放管路侧连接有固定架;所述移换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排放管路上的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端上的收卷滚筒、缠绕连接于所述收卷滚筒且穿过所述密封圈的滤网、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器、用于缠绕所述滤网另一侧的上料滚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移换机构,可以对滤网进行不间断更换,无需人工操控,解决了人工更换滤网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自动化更换无需担心过滤效果和效率受到影响在,只需定期更换储备的滤网,即可便于长时间使用。即可便于长时间使用。即可便于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粉尘废气排放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为一种工业粉尘废气排放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有: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雾)铅汞、铍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不同物质会有不同影响。
[0003]现有工业粉尘在进行处理时,普遍采用过滤方式,但过滤所采用的滤网需要频繁进行更换,以保证过滤效率和效果,而人工定期更换较为费时费力,且更换起来也较为不易,不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工业粉尘废气排放处理设备,包括:排放管路、移换机构和监测机构,所述排放管路上设有密封圈,所述排放管路侧连接有固定架;所述移换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排放管路上的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端上的收卷滚筒、缠绕连接于所述收卷滚筒且穿过所述密封圈的滤网、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器、用于缠绕所述滤网另一侧的上料滚筒和设置于所述滤网端部的拉链;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嵌装于所述滤网且位于所述拉链侧的感应卡、设置于所述密封圈内用于感应所述感应卡的读卡器、安装于所述密封圈内的压力检测器、铰接于所述压力检测器上的连接杆和连接于连接杆且位于所述排放管路中部的受压头。
[000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滤网上可粘贴地设置有位于所述拉链外的过滤带。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紧贴所述滤网的刮板,且所述刮板的下方设有废料盒。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板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在所述密封圈上的调节座。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包括设有位于所述排放管路上下侧的两组,分别对所述收卷滚筒和上料滚筒储纳。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放管路包括有两段,且所述固定架用于将两段所述排放管路连接起来。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内设有位于所述上料滚筒侧的备料架,所述备料架上放置有成卷储备的滤网。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圈成环设置在所述排放管路之间,且所述密封圈的底部倾斜设置有供所述刮板安装的豁口。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器分别于所述驱动电机、读卡器和压力检测器电性连接。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料滚筒侧还设有定位器,用于提高上料滚筒的稳定。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移换机构对滤网进行不间断更换,无需人工操控,解决了人工更换滤网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自动化更换无需担心过滤效果和效率受到影响在,只需定期更换储备的滤网即可长时间使用。
[0018]同时通过监测机构获取移换机构拖移和调换滤网的时间,便于提醒工作人员,并且可以检测滤网受到的压力,以提醒及时加快滤网的更换速率,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拉链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0、排放管路;110、密封圈;120、固定架;130、刮板;131、调节座;140、废料盒;
[0024]200、移换机构;210、壳体;211、备料架;220、收卷滚筒;230、滤网;240、控制器;250、上料滚筒;260、拉链;270、过滤带;
[0025]300、监测机构;310、感应卡;320、读卡器;330、压力检测器;340、连接杆;350、受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8]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粉尘废气排放处理设备。
[0029]实施例1:
[0030]结合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粉尘废气排放处理设备,其包括:排放管路100、移换机构200和监测机构300;其中,所述排放管路100上设有密封圈110,排放管路100侧连接有固定架120,密封圈110上设置有紧贴滤网230的刮板130,且刮板130的下方设有废料盒140,通过刮板130可以将滤网230上堆积的粉尘初步刮下,减少后续清理量,而废料盒140便于对刮下的粉尘进行收集。
[0031]具体的,所述刮板130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在密封圈110上的调节座131,便于对刮板130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进而使其贴合滤网230,另外排放管路100包括有两段,且固定架
120用于将两段排放管路100连接起来,便于滤网进行过滤,并且密封圈110成环设置在排放管路100之间,且密封圈110的底部倾斜设置有供刮板130安装的豁口,便于设置刮板130。
[0032]所述移换机构200包括:安装于排放管路100上的壳体210、安装于壳体210内的驱动电机、连接于驱动电机驱动端上的收卷滚筒220、缠绕连接于收卷滚筒220且穿过密封圈110的滤网230、安装于壳体210内的控制器240、用于缠绕滤网230另一侧的上料滚筒250和设置于滤网230端部的拉链260,可以对滤网230进行不间断拖移更换,无需人工操控,解决了人工更换滤网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自动化更换无需担心过滤效果和效率受到影响,只需定期更换储备的滤网230即可长时间使用。
[0033]进一步的,所述滤网230上可粘贴地设置有位于拉链260外的过滤带270,在过滤带270完成拉链连接后,通过过滤带270可以对该处进行过滤补充,防止此处过滤效果不佳;另外,所述壳体210包括设有位于排放管路100上下侧的两组,分别对收卷滚筒220和上料滚筒250进行收纳,便于收卷滚筒220和上料滚筒250对向转动,以调节滤网230在排放管路100内的位置,采用拖拉式的方式更换滤网230。
[0034]所述监测机构300包括嵌装于滤网230且位于拉链260侧的感应卡310、设置于密封圈110内用于感应感应卡310的读卡器320、安装于密封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粉尘废气排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放管路(100),所述排放管路(100)上设有密封圈(110),所述排放管路(100)侧连接有固定架(120);移换机构(200),包括安装于所述排放管路(100)上的壳体(210)、安装于壳体(210)内的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端上的收卷滚筒(220)、缠绕连接于所述收卷滚筒(220)且穿过所述密封圈(110)的滤网(230)、安装于所述壳体(210)内的控制器(240)、用于缠绕所述滤网(230)另一侧的上料滚筒(250)和设置于所述滤网(230)端部的拉链(260);监测机构(300),包括嵌装于所述滤网(230)且位于所述拉链(260)侧的感应卡(310)、设置于所述密封圈(110)内用于感应所述感应卡(310)的读卡器(320)、安装于所述密封圈(110)内的压力检测器(330)、铰接于所述压力检测器(330)上的连接杆(340)和连接于连接杆(340)且位于所述排放管路(100)中部的受压头(3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粉尘废气排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230)上可粘贴地设置有位于所述拉链(260)外的过滤带(2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粉尘废气排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10)上设置有紧贴所述滤网(230)的刮板(130),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杰弢占晶殷雄兵曹俊孙越周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堂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