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马诱虫装置及防治方法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068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蓟马诱虫装置及防治方法用。发明专利技术人优选出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蓟马诱虫装置及防治方法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害虫防治领域,具体涉及蓟马引诱剂及其在制备防治蓟马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蓟马除通过取食和产卵对植物造成直接为害外,还能通过传播植物病毒对植物造成间接 危害,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具有虫体微小、为害隐蔽、繁殖能力强、抗药性强等特点,蓟马 的生物学特性和对多种化学杀虫剂抗性强的特点,使得蓟马防治困难。昆虫化学生态研究及 昆虫行为调节剂的研发是IPM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蓟马的偏好性和非偏好性寄主、筛选 并优化蓟马诱剂组成,此外,需要研究西花蓟马定位过程中对视觉和嗅觉信号的反应,明确 二者在蓟马定位中的作用,都将有利于蓟马的早期监测和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农业应用的蓟马诱虫装置及防治方法,以期提高对蓟 马的诱捕及防治效果。
[0004]一种蓟马诱虫装置,所述蓟马诱虫装置含有引诱剂,所述引诱剂功效成分包括下列成分 中的一种或几种:4

乙基苯甲醛的浓度为0.1

10%、肉桂醛的浓度为0.1

10%,肉桂酸甲酯 的浓度为0.1

10%。
[0005]进一步,所述蓟马引诱剂功效成分为4

乙基苯甲醛

肉桂醛、肉桂醛

肉桂酸甲酯、4

乙 基苯甲醛

肉桂醛

肉桂酸甲酯,优选的,所述4

基苯甲醛

肉桂醛组合物的体积比为1:1, 所述肉桂醛

肉桂酸甲酯组合物的体积比为1:1;所述4

乙基苯甲醛

肉桂醛

肉桂酸甲酯组合 物的体积比为1:1:1。
[0006]进一步,所述蓟马诱虫装置包括粘虫板和引诱芯;可选的,所述引诱芯包括缓释材料, 所述缓释材料为过滤棉卷、缓释小瓶或植物源信息素载体缓释橡胶。
[0007]进一步,所述粘虫板的形状为花朵形;
[0008]可选的,所述粘虫板的颜色为蓝色或白色。
[0009]进一步,蓟马引诱剂在制备防治豆科作物、葫芦科作物、茄科作物、禾本科作物、百合 科作物、芒果和/或香蕉作物蓟马上的应用;
[0010]可选的,所述蓟马为西花蓟马或烟蓟马。
[0011]一种蓟马的防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2](a)以预定的距离间隔放置蓟马诱虫装置:在温室或大田以预定的距离间隔放置权利 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蓟马诱虫装置;可选的,所述预定的距离为50

200cm。
[0013](b)定期更换防治蓟马产品,优选的,根据季节调整防治蓟马产品的更换周期,夏季 更换周期为1

3天,春季更换周期为3

5天,秋季更换周期为3

7天;优选的,根据植物处 于花期或非花期调整防治蓟马产品的更换周期,花期时缩短更换周期;优选的,根据温室或 大田温度调整防治蓟马产品的更换周期,高温(大于30或35度)时缩短更换周期。
[0014](c)以预定的距离间隔放置蓟马趋避产品:在温室或大田以预定的距离在防治蓟马产 品间隔放置蓟马趋避产品,所述治蓟马趋避产品包括蓟马驱虫板,所述蓟马趋避产品含有罗 勒烯和/或β

石竹烯;可选的,所述防治蓟马产品间隔中间位置放置蓟马趋避产品;可选的, 所述罗勒烯的浓度为5

10%,可选的,所述β

石竹烯的浓度为1

10%。
[0015](d)以预定的高度放置蓟马诱虫装置和/或趋避产品,所述预定的高度为植株顶部上下 40cm处,优选的,所述预定的高度为植株顶部上下20cm之间。
[0016](e)以预定的方向防治蓟马诱虫装置和/或趋避产品,所述预定的方向为东

西方向。
[001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
[0018]1本申请以4

乙基苯甲醛、肉桂酸甲酯和肉桂醛作为引诱剂制备蓟马诱虫装置;
[0019]2本申请发现蓟马诱虫装置的形状和颜色将影响蓟马防治效果,颜色为蓝色或白色有利 于防治,形状为花型的有利于防治;
[0020]3本申请发现蓟马诱虫装置的高度和方向将影响蓟马防治效果,东

西方向防治效果佳;
[0021]4本申请对比了花期及非花期,发现两种蓟马的种群数量在植物花期显著高于非花期, 同时对比了不同季节引诱剂缓释情况,发现在蓟马防治时需要根据季节进行防治蓟马产品更 换周期的调整,上述条件的筛选为优化蓟马防治方法提供技术指导;
[0022]5本申请采用蓟马引诱剂或驱避剂结合的方式进行蓟马防治,利用趋避剂(罗勒烯和/ 或β

石竹烯)的推力和引诱剂(4

乙基苯甲醛、肉桂醛、肉桂酸甲酯、苯甲酸甲酯、丁香 酚、苯乙醇、乙酸苯乙酯、苯甲醛)的拉力,形成推

拉合力,实现有效防治。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植物挥发物对西花蓟马的温室诱捕效果,图中编号为测试的化合物并与表5

2编号一 致,其中编号3代表4

乙基苯甲醛,编号4代表肉桂醛,编号5代表橙花醇;编号6代表 (Z)

3,7

二甲基

2,6

辛二烯醛;编号7代表肉桂酸甲酯;编号8代表反式芳樟醇氧化物;编 号9代表4

乙基苯甲酸甲酯;编号10代表β

石竹烯;编号11代表DMNT;编号12代表水 杨酸甲酯;编号13代表苯甲酸甲酯;编号14代表(E)
‑3‑
己烯
‑1‑
醇乙酸酯;编号15代表丁 香酚编号16代表苯乙醛;编号17代表苯乙醇;编号18代表(Z)
‑3‑
己烯醇异戊酸酯;编号 19代表乙酸苯乙酯;编号20代表苯甲醛;
[0024]图2是化合物对蓟马成虫的温室诱捕效果,其中,CK空白对照,水;CA肉桂醛;MC肉 桂酸甲酯;Ebal 4

乙基苯甲醛;
[0025]图3是化合物对蓟马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其中,CK空白对照;MI异烟酸甲酯;CA肉 桂醛;MC肉桂酸甲酯;Ebal 4

乙基苯甲醛;
[0026]图4是不同化合物组合对西花蓟马(a)和烟蓟马(b)的引诱效果,其中:“+”表示添加该化合物;
ꢀ“‑”
表示不含有此化合物(Ebal:4

乙基苯甲醛;CD:肉桂醛;MC:肉桂酸甲酯;MI:异烟酸 甲酯)(Tukey

s HSD,P<0.05);
[0027]图5温度和缓释材料对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蓟马诱虫装置,所述蓟马诱虫装置含有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功效成分包括下列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4

乙基苯甲醛的浓度为0.1

10%、肉桂醛的浓度为0.1

10%,肉桂酸甲酯的浓度为0.1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蓟马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蓟马引诱剂功效成分为4

乙基苯甲醛

肉桂醛、肉桂醛

肉桂酸甲酯、4

乙基苯甲醛

肉桂醛

肉桂酸甲酯,优选的,所述4

乙基苯甲醛

肉桂醛组合物的体积比为1:1,所述肉桂醛

肉桂酸甲酯组合物的体积比为1:1;所述4

乙基苯甲醛

肉桂醛

肉桂酸甲酯组合物的体积比为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蓟马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蓟马诱虫装置包括粘虫板和引诱芯;可选的,所述引诱芯包括缓释材料,所述缓释材料为过滤棉卷、缓释小瓶或植物源信息素载体缓释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蓟马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虫板的形状为花朵形;可选的,所述粘虫板的颜色为蓝色或白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蓟马引诱剂在制备防治豆科作物、葫芦科作物、茄科作物、禾本科作物、百合科作物、芒果和/或香蕉作物蓟马上的应用;可选的,所述蓟马为西花蓟马或烟蓟马。6.一种蓟马的防治方法,所述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利要求书一页说明书一四页附图九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