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074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含量为0.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诱食剂
,尤其涉及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飞蝗是农业和草原重大毁灭性灾害的种类。目前防治该害虫的方法主要是化学农药防治,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尽管可以有效地控制蝗害,但是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农产品化学农药残留量超标、蝗虫抗药性增加、防治成本增加、时常引起人畜中毒的严重事件等不良后果。因此采用可以替代化学农药的防治方法,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昆虫行为调节剂,也称为信息素一般是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的可以调节昆虫行为的化合物,因此可以在自然界降解。而且昆虫对信息素极为灵敏,所以一般使用量很低,因此不易对环境和农产品造成污染,也不易使得害虫产生抗药性,对人畜无毒。被世界广泛认为在害虫防治领域具有广阔前景。已有人研究对沙漠蝗的信息素行为调节剂进行了研究。
[0003]由于飞蝗与沙漠蝗不是同一种,这里我们所描述的飞蝗的信息素与沙漠蝗有明显的差别。飞蝗是严重威胁我国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害虫,目前防治该害虫的方法主要是化学农药,对于该种害虫的引诱剂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飞蝗是严重威胁我国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害虫,目前防治该害虫的方法主要是化学农药,对于该种害虫的引诱剂尚无报道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
[0007]含量为0.01%

0.1%引诱飞蝗取食的挥发物与石蜡油的混合液体,所述混合液体中含有的溶质包括有苯甲醛、反
‑2‑
庚烯醛、己醛、2,5二甲基吡嗪、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所述石蜡油为溶剂,所述苯甲醛、反
‑2‑
庚烯醛、己醛、2,5二甲基吡嗪各组份的比例为:2:1:1:0.5,所述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组分的总比例和苯甲醛的比例为1:2,且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的比例为1:1:1:1。
[0008]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或木糖,所述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复合蛋白为复配制剂蛋白,所述复配制剂蛋白由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复配组成,所述植物油为花生油、玉米油、亚麻油、豆油中的任意一种。
[0009]一种飞蝗的诱食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按照上述比例取溶质苯甲醛、反
‑2‑
庚烯醛、己醛、2,5二甲基吡嗪、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将所有溶质进行混合均匀;
[0011]S2:将混合均匀后的所有溶质一起溶于石蜡油中,配成浓度为0.01%

0.1%溶液。
[0012]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S1步骤中所述的蛋白溶解温度为25

35℃,时间为60

90min。
[0013]所述苯甲醛、反

2庚烯醛、己醛为绿叶植物挥发物,2,5二甲基吡嗪为飞蝗虫体挥发物,前三种化学物质引诱飞蝗取食,而有一种化学物质有引诱飞蝗的作用。
[0014]由上可知,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含量为0.01%

0.1%引诱飞蝗取食的挥发物与石蜡油的混合液体,所述混合液体中含有的溶质包括有苯甲醛、反
‑2‑
庚烯醛、己醛、2,5二甲基吡嗪、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所述石蜡油为溶剂,所述苯甲醛、反
‑2‑
庚烯醛、己醛、2,5二甲基吡嗪各组份的比例为:2:1:1:0.5,所述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组分的总比例和苯甲醛的比例为1:2,且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的比例为1:1: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飞蝗的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可以诱集飞蝗、稻蝗、亚洲小车蝗等,诱集效果好,而且安全环保,用于监测、诱杀飞蝗等蝗虫提供技术支撑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的飞蝗五龄蝗蝻对食诱剂的行为反应。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
[0019]含量为0.01%

0.1%引诱飞蝗取食的挥发物与石蜡油的混合液体,所述混合液体中含有的溶质包括有苯甲醛、反
‑2‑
庚烯醛、己醛、2,5二甲基吡嗪、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所述石蜡油为溶剂,所述苯甲醛、反
‑2‑
庚烯醛、己醛、2,5二甲基吡嗪各组份的比例为:2:1:1:0.5,所述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组分的总比例和苯甲醛的比例为1:2,且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的比例为1:1:1:1。
[00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或木糖。
[00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复合蛋白为复配制剂蛋白,复配制剂蛋白由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复配组成。
[00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植物油为花生油、玉米油、亚麻油、豆油中的任意一种。
[0024]一种飞蝗的诱食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按照上述比例取溶质苯甲醛、反
‑2‑
庚烯醛、己醛、2,5二甲基吡嗪、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将所有溶质进行混合均匀;
[0026]S2:将混合均匀后的所有溶质一起溶于石蜡油中,配成浓度为0.01%

0.1%溶液。
[00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1步骤中所述的溶质混合时,加入的复合蛋白溶解混合,27

37℃。
[002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S1步骤中的复合蛋白的溶解温度为45

55℃,时间为5

7h。
[0029]实例1食诱剂对飞蝗五龄蝗蝻的引诱作用
[0030]参照附图1所示的测定的结果表明:飞蝗五龄蝗蝻对食诱剂在0.1μl/ml,0.5μl/ml,1μl/ml浓度处与对照之间的选择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是0.04,0.006,0.02)而在10μl/ml,30μl/ml,50μl/ml,100μl/ml处与对照之间的选择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56,0.72,1,0.64)。五龄蝗蝻对0.5

1μl/ml的食诱剂具有明显的趋性反应,其中0.5μl/ml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含量为0.01%

0.1%引诱飞蝗取食的挥发物与石蜡油的混合液体,所述混合液体中含有的溶质包括有苯甲醛、反
‑2‑
庚烯醛、己醛、2,5二甲基吡嗪、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所述石蜡油为溶剂,所述苯甲醛、反
‑2‑
庚烯醛、己醛、2,5二甲基吡嗪各组份的比例为:2:1:1:0.5,所述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组分的总比例和苯甲醛的比例为1:2,且还原糖、氨基酸、植物油和复合蛋白的比例为1: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或木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蝗的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中的一种或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游银伟王鹏王同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