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044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6
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探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资源技术领域;检测箱内固定设有隔板、导流板和固定板;检测箱内壁与隔板和导流板形成的空间为检测腔;蓄电池固定在固定板的顶面;主控面板固定在检测箱的正面;水检仪器固定在密封板的底部,且水检仪器贯穿检测箱顶部开口后,伸设在检测腔中;密封板与检测箱的顶部开口活动密封设置;水泵固定在基座的顶面上,且水泵的进水口处贯通连接有进水管,水泵的出水口处贯通连接有一号连接管;进水管的一端伸设在取水井道中,且一号连接管贯穿检测箱后,贯通连接检测腔;能够在无需采集地下水时,仪器设备不浸没到地下水中,避免对地下水成分结构造成影响,且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用性强。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探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水资源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污染监测是地下水环境研究的基础工作,地下水环境监测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影响我们对地下水环境变化的客观认识和重大决策的制定;在对探测位置进行选择时应寻找受人类活动影响少或未曾受到人类活动的地区,此类地区大多偏远,且不方便进行频繁现场采样,现阶段大多采用将水质监测仪放置到监测井中,并通过通讯设备将数据发送到实验室;水质检测仪长时间浸没在地下水中,容易造成仪器故障,且水质监测仪会影响到地下水的监测准确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探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探测装置,能够在无需采集地下水时,仪器设备不浸没到地下水中,避免对地下水成分结构造成影响,且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基座、取水井道和回水井道;基座和地面内设置有延伸到地下水道内的取水井道和回水井道;
[0005]它还包含:
[0006]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固定设有隔板、导流板和固定板;隔板的四边与检测箱的四壁固定连接设置;导流板的三边与检测箱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导流板的右侧与隔板固定连接设置,且导流板呈向右侧倾斜设置;固定板的三边与检测箱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固定板的左侧与隔板固定连接设置;检测箱内壁与隔板和导流板形成的空间为检测腔;<br/>[0007]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在固定板的顶面;
[0008]主控面板,所述主控面板固定在检测箱的正面,且主控面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0009]水检仪器,所述水检仪器固定在密封板的底部,且水检仪器贯穿检测箱顶部开口后,伸设在检测腔中;密封板与检测箱的顶部开口活动密封设置;水检仪器与蓄电池电连接,且水检仪器与主控面板电控连接;
[0010]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在基座的顶面上,且水泵的进水口处贯通连接有进水管,水泵的出水口处贯通连接有一号连接管;进水管的一端伸设在取水井道中,且一号连接管贯穿检测箱后,贯通连接检测腔;水泵与与蓄电池电连接,且水泵与主控面板电控连接;
[0011]二号连接管,所述二号连接管固定设于检测箱内,且二号连接管的左端贯穿隔板后,贯通连接检测腔的底部;二号连接管的右端贯穿检测箱后与出水管贯通连接;二号连接管上固定设有电磁阀;出水管的右端伸设在回水井道内;电磁阀与蓄电池电连接,且电磁阀与主控面板电控连接。
[0012]优选地,进水管的左端利用法兰头贯通连接有伸缩管,且伸缩管的底端通过数个
连接杆固定连接有配重块;基座的顶面上左右对称固定有定位板,且定位板之间利用转轴和轴承连接有绕线盘;绕线盘上左右对称绕设有两根钢丝绳,且绕线盘中间固定有分隔板;两根钢丝绳的底端伸设入取水井道后,固定连接配重块;电机固定在左侧的定位板左壁上,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定位板后,固定连接绕线盘的转轴;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且电机与主控面板电控连接。
[0013]优选地,基座的顶面四角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顶端固定有棚顶;棚顶的顶面上固定有太阳能光伏组件,且太阳能光伏组件与蓄电池电连接;棚顶的顶面上固定有通信天线,且通信天线与主控面板电控连接。
[0014]优选地,取水井道和回水井道的井口处均设置有密封盖,且进水管、出水管和钢丝绳均贯穿密封盖设置。
[0015]优选地,水阀贯穿检测箱的左壁后,贯通连接检测腔内。
[0016]优选地,检测腔的正面固定设有观察窗。
[0017]优选地,密封板上固定有把手。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探测装置,能够在无需采集地下水时,仪器设备不浸没到地下水中,避免对地下水成分结构造成影响,且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中检测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基座1、取水井道2、回水井道3、检测箱4、隔板5、导流板6、固定板7、检测腔8、蓄电池9、主控面板10、水检仪器11、密封板12、水泵13、进水管14、一号连接管15、二号连接管16、出水管17、电磁阀18、法兰头19、伸缩管20、连接杆21、配重块22、定位板23、绕线盘24、钢丝绳25、分隔板26、电机27、支撑柱28、棚顶29、太阳能光伏组件30、通信天线31、密封盖32、水阀33、观察窗34、把手3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
‑‑
图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基座1、取水井道2和回水井道3;基座1和地面内设置有延伸到地下水道内的取水井道2和回水井道3;
[0027]它还包含:
[0028]检测箱4,所述检测箱4内固定设有隔板5、导流板6和固定板7;隔板5的四边与检测箱4的四壁固定连接设置;导流板6的三边与检测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导流板6的右侧与隔板5固定连接设置,且导流板6呈向右侧倾斜设置;固定板7的三边与检测箱4的内壁固
定连接设置,固定板7的左侧与隔板5固定连接设置;检测箱4内壁与隔板5和导流板6形成的空间为检测腔8;
[0029]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固定在固定板7的顶面;
[0030]主控面板10,所述主控面板10固定在检测箱4的正面,且主控面板10与蓄电池9电连接;
[0031]水检仪器11,所述水检仪器11固定在密封板12的底部,且水检仪器11贯穿检测箱4顶部开口后,伸设在检测腔8中;密封板12与检测箱4的顶部开口活动密封设置;水检仪器11与蓄电池9电连接,且水检仪器11与主控面板10电控连接;密封板12上固定有把手35;通过抓取把手35将水检仪器11从检测箱4中取出;
[0032]水泵13,所述水泵13固定在基座1的顶面上,且水泵13的进水口处贯通连接有进水管14,水泵13的出水口处贯通连接有一号连接管15;进水管14的一端伸设在取水井道2中,且一号连接管15贯穿检测箱4后,贯通连接检测腔8;水泵13与与蓄电池9电连接,且水泵13与主控面板10电控连接;水泵13启动,进水管14从取水井道2中抽取地下水,地下水经过一号连接管15进入到检测腔8中;
[0033]二号连接管16,所述二号连接管16固定设于检测箱4内,且二号连接管16的左端贯穿隔板5后,贯通连接检测腔8的底部;二号连接管16的右端贯穿检测箱4后与出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探测装置,它包含基座(1)、取水井道(2)和回水井道(3);基座(1)和地面内设置有延伸到地下水道内的取水井道(2)和回水井道(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检测箱(4),所述检测箱(4)内固定设有隔板(5)、导流板(6)和固定板(7);隔板(5)的四边与检测箱(4)的四壁固定连接设置;导流板(6)的三边与检测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导流板(6)的右侧与隔板(5)固定连接设置,且导流板(6)呈向右侧倾斜设置;固定板(7)的三边与检测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固定板(7)的左侧与隔板(5)固定连接设置;检测箱(4)内壁与隔板(5)和导流板(6)形成的空间为检测腔(8);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固定在固定板(7)的顶面;主控面板(10),所述主控面板(10)固定在检测箱(4)的正面,且主控面板(10)与蓄电池(9)电连接;水检仪器(11),所述水检仪器(11)固定在密封板(12)的底部,且水检仪器(11)贯穿检测箱(4)顶部开口后,伸设在检测腔(8)中;密封板(12)与检测箱(4)的顶部开口活动密封设置;水检仪器(11)与蓄电池(9)电连接,且水检仪器(11)与主控面板(10)电控连接;水泵(13),所述水泵(13)固定在基座(1)的顶面上,且水泵(13)的进水口处贯通连接有进水管(14),水泵(13)的出水口处贯通连接有一号连接管(15);进水管(14)的一端伸设在取水井道(2)中,且一号连接管(15)贯穿检测箱(4)后,贯通连接检测腔(8);水泵(13)与蓄电池(9)电连接,且水泵(13)与主控面板(10)电控连接;二号连接管(16),所述二号连接管(16)固定设于检测箱(4)内,且二号连接管(16)的左端贯穿隔板(5)后,贯通连接检测腔(8)的底部;二号连接管(16)的右端贯穿检测箱(4)后与出水管(17)贯通连接;二号连接管(16)上固定设有电磁阀(18);出水管(17)的右端伸设在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楠朱亮刘景涛张玉玺陈玺周冰吕晓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