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铁气固硫化双层回转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37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镍铁气固硫化双层回转窑,包括外窑体、中窑体以及内窑体,所述的外窑体、中窑体以及内窑体由外而内依次套接转动设置,所述的外窑体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的中窑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部件和第一出料部件,所述的中窑体与内窑体分别通过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驱使转动,结构设计合理,集成度高,同时有助于提高产物的充分反应,同时便于对产物的分离析出,便于后续的工艺处理。的工艺处理。的工艺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铁气固硫化双层回转窑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镍铁气固硫化双层回转窑。

技术介绍

[0002]镍铁是镍和铁的合金,其中含有碳、硅、磷及其他元素。在炼钢工业中作为合金元素添加剂,可提高钢的抗弯强度和硬度,在铸铁中可使其结构均匀,密度提高,也可用作含镍或含镍铬铸铁轧辊及其他铸造合金加入剂。
[0003]在镍铁固态硫化工艺中,主要是在非融化的情况下吧镍铁中的镍硫化,硫来源主要是黄铁矿,通过铁镍置换而来,仅在600

1000℃下即可完成,但是由于在常规的反应窑中,镍铁硫化后在其表面形成产物为薄层易碎壳体,因此造成仅镍铁表层反应,反应不能充分进行,同时在处理过程中,镍铁硫化产物也荣誉与硫化原料产物的粉化混合,造成回收处理工艺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一种镍铁气固硫化双层回转窑。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镍铁气固硫化双层回转窑,包括外窑体、中窑体以及内窑体,所述的外窑体、中窑体以及内窑体由外而内依次套接转动设置,所述的外窑体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的中窑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部件和第一出料部件,所述的中窑体与内窑体分别通过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驱使转动,所述的内窑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料部件和第一出料部件,所述的外窑体的前端设置有高温加热部件,所述的内窑体在外窑体段采用多孔陶瓷材质板体构成。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进料部件、第二进料部件的连接部与对应的中窑体以及内窑体的前端通过轴承部件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出料部件、第二出料部件与对应的中窑体以及内窑体的后端通过轴承部件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出料部件出料端连接筛网。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窑体的头端呈轴向设置螺旋导叶导延伸导入第一进料部件。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集成度高,同时有助于提高产物的充分反应,同时便于对产物的分离析出,便于后续的工艺处理。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镍铁气固硫化双层回转窑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第二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编号:外窑体1,中窑体2,内窑体3,支撑座11,第一进料部件41,第一出料部件42,第一驱动部件43,高温加热部件12,多孔陶瓷材质板体31,螺旋导叶5,电机61,驱动齿盘
6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4]参见图1

图2,本实施例一种镍铁气固硫化双层回转窑,包括外窑体1、中窑体2以及内窑体3,所述的外窑体1、中窑体2以及内窑体3由外而内依次套接转动设置,所述的外窑体1固定设置在支撑座11上,所述的中窑体2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部件41和第一出料部件42,所述的中窑体2与内窑体3分别通过第一驱动部件43和第二驱动部件驱使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部件采用电机61,在对应的中窑体2和内窑体3上设置驱动齿盘62盘,通过齿轮啮合方式连接电机61进行驱动,所述的内窑体3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料部件和第一出料部件42,所述的外窑体1的前端设置有高温加热部件12,所述的内窑体3在外窑体1段采用多孔陶瓷材质板体31构成,本技术涉及一种永不镍铁硫化工艺用反应窑,其采用双层流转结构,内窑体3由第二进料口导入硫化物,所述的外窑体1由第一进料口导入镍铁原料,内窑体3和外窑体1均呈倾斜设置并转动,使得物料由前端向后端导入,经过设置高温加热部件12的高温段,硫化物加热后,硫蒸气经过多孔陶瓷材质板体31析出进入中窑体2,与中窑体2内的镍铁进行反应,获得镍铁硫化物,本结构中,硫化物与镍铁采用分开腔室进行运输,并通过多孔陶瓷材质板体31的壁面进行硫蒸气的交换,使得硫化物反应后粉料不易如产物混合,使得本工艺不受到选取硫化物种类的影响,本结构中,由于在通过滚动的方式由前端向后端输出,所述的内窑体的头端呈轴向设置螺旋导叶5(采用耐高温陶瓷材质)导延伸导入第一进料部件,便于内窑的物料导入,而中窑的物料随着内窑的滚动可进行物料的输送,使得在滚动过程中,使得镍铁表面的反应物剥离(由于其薄款易碎,在形成之后,通过滚动剥离,内层进一步继续反应获得产物,依此循环),使得提高反应进程以及效率,同时通过翻转输送也保证底部的物料不断翻转,使得镍铁能够在高温段的流转过程中能够较为全面的反应并获得产物。
[0015]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的第一进料部件41、第二进料部件的连接部与对应的中窑体2以及内窑体3的前端通过轴承部件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出料部件42、第二出料部件与对应的中窑体2以及内窑体3的后端通过轴承部件转动连接,便于进行进出料,同时所述的第一出料部件42出料端连接筛网,由于在尾端输出的产物中还存在未完全反应的镍铁,因此采用筛网,将细粉状的硫化镍铁产物筛离,而获得的未反应的镍铁重复利用,同时所获取的硫化物反应后的物料可重新通过收集后硫化重复利用。
[0016]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铁气固硫化双层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窑体、中窑体以及内窑体,所述的外窑体、中窑体以及内窑体由外而内依次套接转动设置,所述的外窑体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的中窑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部件和第一出料部件,所述的中窑体与内窑体分别通过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驱使转动,所述的内窑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料部件和第一出料部件,所述的外窑体的前端设置有高温加热部件,所述的内窑体在外窑体段采用多孔陶瓷材质板体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起帆郑朝振秦树辰苏立峰朱坤娥陈圣杰
申请(专利权)人: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