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及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011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1
一种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及识别方法。由于光纤编码本体会因应变发生波长或者能量变化,因此通过在应变控制单元的调节下,利用应变调节单元按照一定时间间隔来对光纤编码本体施加应变,进而使得光纤编码本体受到应变产生一定时间间隔规律的波长或者能量变化。根据对光纤编码本体不同程度地应变调节,可以获得不同时间间隔规律的波长或能量变化,从而可以编制成不同的数据码组,以保证每个光纤编码本体的唯一代码属性。因此,将应变调制光纤编码应用至分光器本体以组成应变调制分光器,可以实现分光器及其支路的唯一识别,从而解决了当前PON网络中难以快速高效地对多级分光器及支路进行定位的问题。对多级分光器及支路进行定位的问题。对多级分光器及支路进行定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及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通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及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技术是一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它由局侧的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设备、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设备,以及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组成。其中,ODN全部由分光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不需要贵重的有源电子设备。
[0003]由于PON网络中光路光纤覆盖范围十分宽广,而网络线路却又比较复杂,ODN中一级分光器后的各分支光路数量庞大,各分支光路一旦出现问题,则很难实现快速地故障定位。目前,对于PON网络中光链路质量,比如段落功率、损耗等的监控以及故障定位测量,一般采用人工携带仪表到场测试的方式。因此,如何对ODN中多级分光器以及各分光器的各分支光路进行快速高效的故障定位,是目前PON网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应变调制分光器,解决了当前PON网络中难以快速高效地对多级分光器及支路进行定位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和一种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的识别方法。<br/>[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包括:
[0007]多个应变调制光纤编码,每个所述应变调制光纤编码包括光纤编码本体、应变调节单元、应变控制单元,所述光纤编码本体用于设置于光纤上,所述应变调节单元用于对所述光纤编码本体产生应变以调节所述光纤编码本体的波长,所述应变控制单元与所述应变调节单元电性连接;
[0008]分光器本体,其输入端与第一光纤连接,多个输出端分别与多个第二光纤一一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和多个所述第二光纤上皆设置有所述应变调制光纤编码。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变调制分光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由于光纤编码本体会因应变发生波长或者能量变化,因此通过在应变控制单元的调节下,利用应变调节单元按照一定时间间隔来对光纤编码本体施加应变,进而使得光纤编码本体受到应变产生一定时间间隔规律的波长或者能量变化。根据对光纤编码本体不同程度地应变调节,可以获得不同时间间隔规律的波长或能量变化,从而可以编制成不同的数据码组,以保证每个光纤编码本体的唯一代码属性。通过将多个应变调制光纤编码分别设置在分光器的输入光纤以及分光器的输出支路的光纤上,从而可以实现分光器本身以及分光器各个支路的唯一识别。因此,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应用至PON网络中,
并结合使用光纤编码识别装置,便可以实现分光器及其支路的唯一识别,从而解决了当前PON网络中难以快速高效地对多级分光器及支路进行定位的问题。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应变调节单元为温度调节元件,所述温度调节元件用于对所述光纤编码本体进行加热或制冷以调节所述光纤编码本体的波长。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应变调节单元为电磁调制元件,所述电磁调制元件用于产生电磁波以调节所述光纤编码本体的波长。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应变调节单元为应力调制元件,所述应力调制元件用于对所述光纤编码本体施加拉力以调节所述光纤编码本体的波长。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光器本体采用熔融拉锥型分光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光器本体采用平面波导型分光器。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包括:
[0017]波分复用器;
[0018]光线路终端设备,其输出端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
[0019]光纤编码识别装置,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识别光纤编码的波长;
[0020]应变调制分光器网络,包括多个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任一所述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多个所述应变调制分光器组成树形拓扑连接结构,所述树形拓扑连接结构的输入端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
[0021]多个光网络单元设备,分别与所述应变调制分光器网络的多个输出端一一连接。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通过利用波分复用器,可以将光线路终端设备发送的通信光波和光纤编码识别装置发送的识别光波耦合后一并发送至应变调制分光器网络,对于应变调制分光器网络中多个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变调制分光器,通过不同程度的应变调制后,分别可对识别光波进行不同波长光波地反射,并传输回光纤编码识别装置来实现各个应变调制分光器的唯一识别,同时,通信光波将经由多个应变调制分光器来对应传输至多个光网络单元设备,从而完成通信。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其解决了当前PON网络中难以快速高效地对多级分光器及支路进行定位的问题。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光网络单元设备内置有所述应变调制光纤编码。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的识别方法,应用于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任一所述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6]通过所述波分复用器将所述光线路终端设备发出的通信光波和所述光纤编码识别装置发出的识别光波进行耦合并输出至所述应变调制分光器网络,多个所述应变调制分光器中对应的所述应变调制光纤编码分别具有唯一可识别波长;
[0027]所述应变调制分光器网络传输所述通信光波至多个所述光网络单元设备;
[0028]光纤识别装置接收由多个所述应变调制光纤编码反射所述识别光波所产生的多个反射光波以对多个应变调制分光器进行识别。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的识别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识别方法中,通过利用波分复用器,可以将光线路终端设备发送的通信光波和光纤编码识别装置发送的识别光波耦合后一并发送至应变调制分光器网络,对于应变调制分光器网络中多个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变调制分光器,通过不同程度的应变调制后,分别可对识别光波进行不同波长光波地反射,并传输回光纤编码识别装置来实现各个应变调制分光器的唯一识别,同时,通信光波将经由多个应变调制分光器来对应传输至多个光网络单元设备,从而完成通信。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可识别PON网络的识别方法,其解决了当前PON网络中难以快速高效地对多级分光器及支路进行定位的问题。
[0031]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变调制分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应变调制光纤编码,每个所述应变调制光纤编码包括光纤编码本体、应变调节单元、应变控制单元,所述光纤编码本体用于设置于光纤上,所述应变调节单元用于对所述光纤编码本体产生应变以调节所述光纤编码本体的波长,所述应变控制单元与所述应变调节单元电性连接;分光器本体,其输入端与第一光纤连接,多个输出端分别与多个第二光纤一一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和多个所述第二光纤上皆设置有所述应变调制光纤编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调节单元为温度调节元件,所述温度调节元件用于对所述光纤编码本体进行加热或制冷以调节所述光纤编码本体的波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调节单元为电磁调制元件,所述电磁调制元件用于产生电磁波以调节所述光纤编码本体的波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调节单元为应力调制元件,所述应力调制元件用于对所述光纤编码本体施加拉力以调节所述光纤编码本体的波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本体采用熔融拉锥型分光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调制分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本体采用平面波导型分光器。7.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君薛鹏毛志松邬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