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式生态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10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浮式生态床,包括长方体形的框架模块、圆筒形的浮力模块、鱼骨形的曝气模块、填料模块,所述浮力模块用卡箍安装在框架模块顶部的X向支撑管上,所述曝气模块用卡箍安装在框架模块底部的X向支撑管上,所述填料模块填充在框架模块中间的空腔中。有益效果是:该悬浮式生态床采用框架模块、浮力模块、曝气模块和填料模块组合安装的方式,并且框架模块是由十字卡扣将钢管连接而成,方便人工搬运,便于在野外安装施工,后期维护简单。后期维护简单。后期维护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式生态床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式生态床。

技术介绍

[0002]农村的生活污水一般是就近排入附近的池塘或河流中,由于分散广,不便于进行集中处理,而且农村的池塘和河流周围一般是乡间小路,大型运输车辆和吊装机械无法入场,此外数量多、分布面积广,难以做到精细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悬浮式生态床。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悬浮式生态床,包括长方体形的框架模块、圆筒形的浮力模块、鱼骨形的曝气模块、填料模块,所述浮力模块用卡箍安装在框架模块顶部的X向支撑管上,所述曝气模块用卡箍安装在框架模块底部的X向支撑管上,所述填料模块填充在框架模块中间的空腔中。
[0006]其中,所述框架模块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X向支撑管、多根相互平行的Y向支撑管、偶数根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Z向支撑管和若干个十字卡扣,所述X向支撑管与相邻且相互垂直的Y向支撑管或Z向支撑管用十字卡扣连接,所述Y向支撑管与相邻且相互垂直的Z向支撑管用十字卡扣连接。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悬浮式生态床采用框架模块、浮力模块、曝气模块和填料模块组合安装的方式,并且框架模块是由十字卡扣将钢管连接而成,方便人工搬运,便于在野外安装施工,后期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000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0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悬浮式生态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框架模块、浮力模块和曝气模块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填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号说明:框架模块1、浮力模块2、曝气模块3、填料模块4、X向支撑管5、Y向支撑管6、Z向支撑管7、十字卡扣8、塑料浮筒9、主输气管10、支输气管11、四通接头12、钢丝网笼13、组合填料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4]实施例一
[001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悬浮式生态床,包括长方体形的框架模块1、圆筒形的浮力模块2、鱼骨形的曝气模块3、填料模块4。
[0016]框架模块1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X向支撑管5、多根相互平行的Y向支撑管6、偶数根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Z向支撑管7和若干个十字卡扣8,X向支撑管5与相邻且相互垂直的Y向支撑管6或Z向支撑管7用十字卡扣8连接,Y向支撑管6与相邻且相互垂直的Z向支撑管7用十字卡扣8连接。X向支撑管5、Y向支撑管6和Z向支撑管7均为钢管,钢管的内外表面均喷涂有耐腐蚀油漆。利用十字卡扣8将X向支撑管5、Y向支撑管6、Z向支撑管7组装成框架模块,便于现场进行组装,而且钢管和十字卡扣能够人工在乡间小路进行搬运,便于搬运。
[0017]实施例中,每个浮力模块2包括两块对称的半圆环形的塑料浮筒9,两块塑料浮筒9用卡箍安装固定在X向支撑管5,使两块塑料浮筒9对称的夹住X向支撑管5,利用浮力模块2给框架模块1提供浮力,使生态床悬浮在水中。
[0018]曝气模块3包括主输气管10、若干根支输气管11和若干个四通接头12,主输气管10与支输气管11用四通接头12连通,支输气管11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曝气微孔,曝气模块3用卡箍安装在框架模块1底部的X向支撑管上。具体使用者,将主输气管10的一头与一台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利用鼓风机鼓风给曝气模块鼓风,使空气从曝气微孔喷出增加填料模块4区域的氧气含量。
[0019]填料模块4填充在框架模块1中间的空腔中,填料模块4包括钢丝网笼13、若干根组合填料14,组合填料14的两头系在钢丝网笼13上,填料模块4底部的钢丝网笼13用绳索或卡箍固定在框架模块4底部的X向支撑管5上,组合填料上附着有活性生物膜。
[0020]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走。活性生物膜由菌胶团、丝状菌、真菌、原生生物和后生生物组成,丝状菌在组合填料空隙间呈立体结构,大大增加了生物与废水的接触表面,同时因为丝状菌对多数有机物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对水质负荷变化有较大的适应性,所以是提高净化能力的有利因素。相比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及生物滤池法,它具有比表面积大、污泥浓度高、污泥龄长、氧利用率高、节省动力消耗、污泥产量少、运行费用低、设备易操作、易维修的工艺优点;处理所需时间短,对进水有机负荷的变动适应性较强;不必进行污泥回流,同时没有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方便。
[0021]该生态床进行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接触氧化法相同,以生物膜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水得到净化。
[0022]实施例二
[0023]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浮力模块包括可弯曲的泡沫浮板,泡沫浮板卷绕在X向支撑管后用卡箍固定。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式生态床,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形的框架模块、圆筒形的浮力模块、鱼骨形的曝气模块、填料模块,所述浮力模块用卡箍安装在框架模块顶部的X向支撑管上,所述曝气模块用卡箍安装在框架模块底部的X向支撑管上,所述填料模块填充在框架模块中间的空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生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模块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X向支撑管、多根相互平行的Y向支撑管、偶数根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Z向支撑管和若干个十字卡扣,所述X向支撑管与相邻且相互垂直的Y向支撑管或Z向支撑管用十字卡扣连接,所述Y向支撑管与相邻且相互垂直的Z向支撑管用十字卡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生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支撑管、Y向支撑管和Z向支撑管均为钢管,所述钢管的内外表面均喷涂有耐腐蚀油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根明梁辉政陈嘉祺廖凤珍阳重阳周俊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北控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