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衡滗水装置及滗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958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平衡滗水装置及滗水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倒U型虹吸管以及在虹吸进水管口与污水液面设置有预设距离,使虹吸作业无需动力设备,出水流量可以调节,适用于所有同时进出水的污水处理装置,且再次曝气时污泥污水不会流失,解决了采用常规溢流管或溢流堰同时进出水阶段后再曝气导致混合液流失的问题,保证了出水水质。并且减少了在出水溢流装置下部设置的带有电动阀门的排水装置,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成本,简化自控程序,并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平衡滗水装置及滗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平衡滗水装置及滗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滗水系统都采用动转设备实现滗水过程,结构也相对复杂,无论配置最简单的电动阀滗水还是技术可靠的旋转式滗水器滗水,都需要配置动转设备及相关电气元件,自控系统。
[0003]传统虹吸滗水方式也需要动转设备,根据滗水时间的设定定时开关电动阀或电磁阀,在反复创造和破坏虹吸过程中实现滗水,同时还要通过仪表和自控系统设置最低液位,虹吸过程必须保证虹吸进水液位高于虹吸进水管口高度,否则虹吸将被破坏导致滗水停止,操作运行也比较复杂。
[0004]同时进出水的序批式反应器滗水,虽然取消了滗水的动转设备,但为了解决好氧曝气产生的气提作用导致未处理完成的泥水混合液从池顶溢流装置流失,出水溢流装置下部会增加设置电动阀门排水,同样没有彻底减少动转设备及其需要配置的电控系统的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平衡滗水装置及滗水方法,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无需动转设备,结构简单,滗水时一次性达到设定液位,曝气阶段无混合液溢流出去,保证出水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平衡滗水装置,应用于污水处理,包括倒U型虹吸管,所述倒U型虹吸管一端设置有虹吸进水管口,另一端设置有虹吸出水管口,所述虹吸进水管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虹吸出水管口的位置;所述倒U型虹吸管还设置有虹吸量调节阀门;在所述虹吸进水管口周边设置有液位稳定挡板,所述液位稳定挡板与所述虹吸进水管口之间形成液面稳定空间;所述虹吸进水管口设置于污水处理装置内污水液面的上部并与所述污水液面存在预设距离,所述液位稳定挡板部分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内的污水液面以下;通过调节所述虹吸量调节阀门改变虹吸水量,使所述污水液面低于所述虹吸进水管口时,仍可保持虹吸排水的连续运行。
[0008]优选的,所述倒U型虹吸管包括虹吸进水管、虹吸横管和虹吸出水管,所述虹吸进水管口设置于所述虹吸进水管一端,所述虹吸进水管通过所述虹吸横管与所述虹吸出水管连接,所述液位稳定挡板设置在虹吸进水管上,所述虹吸量调节阀门设置于所述虹吸出水管。
[0009]优选的,所述虹吸进水管口至所述虹吸横管管底的距离大于曝气气提导致的污水液位上升值。
[0010]优选的,所述倒U型虹吸管满管流流量大于进水流量。
[0011]优选的,所述虹吸进水管口的开口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虹吸进水管的直径;所述虹吸进水管口的形状包括平行堰、倒置三角堰、梯形堰、矩形堰中的任意一种。
[0012]优选的,所述液位稳定挡板为多边形或圆形;所述液位稳定挡板的下沿浸没在所述污水液面以下,所述液位稳定挡板的上沿超过所述虹吸进水管口,利用所述液位稳定挡板维持所述虹吸进水管口周边的所述污水液面的平稳。
[0013]优选的,所述虹吸进水管口与所述污水液面之间的所述预设距离小于5cm。
[0014]优选的,所述虹吸进水管口与所述污水液面之间的所述预设距离为0.5cm。
[001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自平衡滗水方法,基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对应的多个实现方式的自平衡滗水装置进行滗水作业,具体包括以下方法:保持所述虹吸进水管口安装在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内所述污水液面之上,所述虹吸进水管口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内的所述污水液面保持预设距离;在滗水过程中根据进水量将所述虹吸量手动调节阀门调节至所述虹吸进水管口的虹吸水量不足以破坏所述虹吸进水管口与所述污水液面通过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的水膜,利用所述水膜使得当所述污水液面降至低于所述虹吸进水管口时所述污水还能通过虹吸作用流经所述虹吸进水管口、所述虹吸横管和所述虹吸出水管排出。
[0016]优选的,所述虹吸进水管口与所述污水液面保持预设的距离为所述水膜的厚度。
[0017]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平衡滗水装置及滗水方法,通过设置有倒U型虹吸管以及虹吸量调节阀门和液位稳定挡板,使滗水作业无需动力设备,适用于所有同时进出水的污水处理装置,且再次曝气时污泥污水不会流失,解决了采用常规溢流管或溢流堰同时进出水阶段后再曝气导致混合液流失的问题,保证了出水水质。并且减少在出水溢流装置下部设置的带有电动阀门的排水装置,另外虹吸管上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制造和破坏虹吸的辅助排气阀或真空泵等,结构简单,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成本,简化自控程序,并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平衡滗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过程中自平衡滗水方法展示图。
[0022]图标:
[0023]100

自平衡滗水装置;110

倒U型虹吸管;120

虹吸量调节阀门;111

虹吸进水管;112

虹吸横管;113

虹吸出水管;114

虹吸进水管口;115

液位稳定挡板;116

液面稳定空间;117

气水分界面;118

水膜。
[0024]200

序批式反应器;210

进水管;220

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平衡滗水装置,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倒U型虹吸管,所述倒U型虹吸管一端设置有虹吸进水管口,另一端设置有虹吸出水管口,所述虹吸进水管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虹吸出水管口的位置;所述倒U型虹吸管还设置有虹吸量调节阀门;在所述虹吸进水管口周边设置有液位稳定挡板,所述液位稳定挡板与所述虹吸进水管口之间形成液面稳定空间;所述虹吸进水管口设置于污水处理装置内污水液面的上部并与所述污水液面存在预设距离,所述液位稳定挡板部分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内的污水液面以下;通过调节所述虹吸量调节阀门改变虹吸水量,使所述污水液面低于所述虹吸进水管口时,仍可保持虹吸排水的连续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滗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U型虹吸管包括虹吸进水管、虹吸横管和虹吸出水管,所述虹吸进水管口设置于所述虹吸进水管一端,所述虹吸进水管通过所述虹吸横管与所述虹吸出水管连接,所述液位稳定挡板连接在虹吸进水管上,所述虹吸量调节阀门设置于所述虹吸出水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平衡滗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进水管口至所述虹吸横管管底的距离大于曝气气提导致的污水液位上升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平衡滗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U型虹吸管满管流流量大于进水流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平衡滗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进水管口的开口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虹吸进水管的直径;所述虹吸进水管口的形状包括平行堰、倒置三角堰、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清马林王香莲杜仲林斯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