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场隐蔽式多点联动水下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001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战潜艇定位领域,特别是一种海战场隐蔽式多点联动水下定位方法。包括:S1.在指定海域进行广泛的Argo浮标布设,将地理信息交互载体放置于广泛布设的Argo浮标中;S2.当潜艇未经过该海域时,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混于其他Argo浮标中,获取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准确位置;S3.当潜艇行进至该海域时,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下沉,将其所携带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通讯口发送给潜艇,潜艇获得精确的位置信息;S4.当潜艇离开该海域后,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重新上浮,继续获取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准确位置。使潜艇能够精确获取其位置信息,并且不会暴露潜艇的位置,保证了潜艇的隐蔽性要求。证了潜艇的隐蔽性要求。证了潜艇的隐蔽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战场隐蔽式多点联动水下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战潜艇定位领域,特别是一种海战场隐蔽式多点联动水下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海洋权益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国的海洋军备在蓬勃发展中。潜艇作为一种隐匿无影的海洋装备,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竞相制造改良。
[0003]目前,我国的潜艇事业现阶段使用的定位手段通常为惯性导航,即根据每一个时刻的加速度的多重积分对位移进行推导,该方法可以在不处于位置暴露的情况下计算处每一时刻潜艇在水下的位置,但是在利用多重积分对位移进行推导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连续性与无线分割性,导致随着时间的积累,由积分所得的位置与实际位置偏差逐渐增大,当偏差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潜艇的位置定位产生较大的误差,从而对海洋战略产生直接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海战场隐蔽式多点联动水下定位方法,通过该方法使潜艇能够精确的获取其位置信息,并且不会暴露潜艇的位置,保证了潜艇的隐蔽性要求。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战场隐蔽式多点联动水下定位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在指定海域进行广泛的Argo浮标布设,将地理信息交互载体放置于广泛布设的Argo浮标中:
[0007]所述地理信息交互载体包括顶部和的Argo浮标和底部的配重,Argo浮标的底部通过缆绳与配重连接,配重上设有控制舱,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上设有定位系统和通讯口;
[0008]S2.当潜艇未经过该海域时,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混于其他Argo浮标中,上下浮动于海洋表面,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通过定位系统与卫星通讯,获取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准确位置;
[0009]S3.当潜艇行进至该海域时,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下沉,并将其所携带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通讯口发送给潜艇,潜艇在该海域内获得精确的位置信息;
[0010]S4.当潜艇离开该海域后,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重新上浮,使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混于其他Argo浮标中再次浮动于海面,并继续获取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准确位置;
[0011]当有潜艇途经该海域时,重复步骤S3和步骤S4。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缆绳可以采用光缆,缆绳的底端与控制舱电连接,缆绳的顶端与地
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电连接,缆绳可以将控制舱产生的信号通过缆绳传输至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在控制舱的控制下使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上下运动。
[0013]所述配重的顶部也可以设有自动卷缆装置,自动卷缆装置与控制舱电连接,缆绳的底端缠绕在自动卷缆装置上,控制舱发出的信号直接控制自动卷缆装置转动,在自动卷缆装置的转动过程中,实现缆绳的收揽和放缆,从而带动与缆绳的顶部连接的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上下运动。
[0014]上述步骤S4中,通过潜艇与控制舱之间的信号传输,当潜艇即将到达该海域之际,在控制舱的控制作用下,通过缆绳使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下沉,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在指定位置处滞留并等待潜艇的到来;
[0015]当潜艇途经Argo浮标布设区域时,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所携带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通讯口发送至潜艇。
[0016]上述步骤S4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当潜艇途经Argo浮标布设区域时,通过潜艇与控制舱之间的信号传输,控制舱通过缆绳带动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下沉,当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下沉至指定位置处后,Argo浮标将其所携带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通讯口发送至潜艇。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通过该方法,潜艇可以不直接与水面以上的通讯设备交互,而是通过散布在广阔海域的Argo浮标和地理信息交互载体及时的对偏差进行修正,使每一阶段推导出的位置能够无限接近实际位置,从而间接实现了精准位置信息的获取;
[0019]另外,通过设置不断上下浮动的Argo浮标,不会暴露潜艇的位置,对潜艇的隐蔽性要求具有极高的保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地理信息交互载体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Argo浮标;2缆绳;3配重;4控制舱;5通讯口;6定位系统;7潜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4]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海战场隐蔽式多点联动水下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首先,在某一海域进行广泛的Argo浮标布设,将地理信息交互载体放置于大量布设的Argo浮标中。
[0027]如图1所示,地理信息交互载体包括Argo浮标1和配重3,Argo浮标1的底部通过缆绳2与配重3连接,在配重3的限制作用下,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防止地理信息交互载体被洋流带走,使地理信息交互载体能够始终处于该海域内。配
重3上设有控制舱4,在控制舱4的控制作用下,可以通过缆绳2对Argo浮标1进行拉动,使Argo浮标1的上下位置发生改变。
[0028]第一种方式,缆绳2可以采用光缆,缆绳2的底端与控制舱4电连接,缆绳2的顶端与Argo浮标1电连接。缆绳2可以将控制舱4产生的信号通过缆绳2传输至Argo浮标1,在控制舱4的控制下使Argo浮标1上下运动。
[0029]第二种方式,配重3的顶部设有自动卷缆装置,自动卷缆装置与控制舱4电连接,缆绳2的底端缠绕在自动卷缆装置上。控制舱4发出的信号可以直接控制自动卷缆装置转动,在自动卷缆装置的转动过程中,实现了缆绳2的收揽和放缆,从而带动与缆绳2的顶部连接的Argo浮标1上下运动。
[0030]由于地理信息交互载体顶部的Argo浮标1与现有的Argo浮标外形完全相同,且Argo浮标的使用非常广泛,因此当将地理信息交互载体放置于大量Argo浮标中时,不会引起敌方势力的警戒。
[0031]Argo浮标1上设有定位系统6和通讯口5,当Argo浮标1处于海面上时,通过定位系统6与卫星进行通讯,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地理位置的确认,获取实时准确位置。Argo浮标1通过通讯口5与潜艇通讯,将Argo浮标所在的准确地理位置共享给潜艇。
[0032]第二步,当潜艇未经过该海域时,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混迹于其他大量的Argo内,随意的在海洋中上下浮动,此时Argo浮标1通过定位系统6与卫星通讯,从而获取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准确位置。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战场隐蔽式多点联动水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指定海域进行广泛的Argo浮标布设,将地理信息交互载体放置于广泛布设的Argo浮标中:所述地理信息交互载体包括顶部和的Argo浮标和底部的配重,Argo浮标的底部通过缆绳与配重连接,配重上设有控制舱,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上设有定位系统和通讯口;S2.当潜艇未经过该海域时,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混于其他Argo浮标中,上下浮动于海洋表面,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通过定位系统与卫星通讯,获取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准确位置;S3.当潜艇行进至该海域时,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下沉,并将其所携带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通讯口发送给潜艇,潜艇在该海域内获得精确的位置信息;S4.当潜艇离开该海域后,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重新上浮,使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混于其他Argo浮标中再次浮动于海面,并继续获取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准确位置;当有潜艇途经该海域时,重复步骤S3和步骤S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战场隐蔽式多点联动水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采用光缆,缆绳的底端与控制舱电连接,缆绳的顶端与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Argo浮标电连接,缆绳将控制舱产生的信号通过缆绳传输至地理信息交互载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绪文吴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