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三维电法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999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0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布式三维电法数据采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模块选取测线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进行供电,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为预设极距;获取所述测线中编号大于第二电极的所有电极和其余测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其中,所述测线包括起始电极和末尾电极,所述起始电极到末尾电极之间以预设极距进行电极的布设,并以所述起始电极至所述末尾电极依次进行编号,所述第二电极的编号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编号;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给云计算平台,以便于所述云计算平台通过反演计算得到地电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助于提升三维数据采集效率。采集效率。采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三维电法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采集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布式三维电法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数据采集,又称数据获取,是利用一种装置,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的一个接口。数据采集技术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
[0003]分布式数据采集主要用于对电压、电流、电桥等多种物理量信号的测量,多应用于地铁基坑、桥梁、大坝、边坡等基础设施。分布式数据采集的数据同步采集技术要求尽量提高数据采集的同步性,实现数据采集的同步性和高效性。相关技术中,采集数据时集中式单通道的仪器采集数据有效率较低,每次供电仅采集一个数据点,这种采集方式效率低下,无法适应三维数据采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三维电法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对待测电极的同时同步测量,从而提升测量的采集效率。
[0005]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三维电法数据采集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模块选取测线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进行供电,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为预设极距;获取所述测线中编号大于第二电极的所有电极和其余测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其中,所述测线包括起始电极和末尾电极,所述起始电极到所述末尾电极之间以预设极距进行电极的布设,并以所述起始电极至所述末尾电极依次进行编号,所述第二电极的编号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编号;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给云计算平台,以便于所述云计算平台通过反演计算得到地电模型。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集模块能在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供电后同步获取得电测线中编号大于第二电极的所有电极和其余测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并将获取的测量数据上传至云计算平台得到采集区域的地点模型,这样一次供电就能够获取所有待测电极的数据,提升了三维数据采集效率。
[0007]可选的,所述预设极距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相邻两个电极的极距;所述测线上所述起始电极与所述末尾电极之间的极距。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选取测线中最小和最大极距作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极距范围,在获取本测线数据和其余测线的测量数据,完成对各测线的数据采集,
可通过上述方法在不漏测数据的同时能够保持测量数据的时效性,能够更加精准的构建地电模型。
[0009]可选的,所述预设极距为相邻两个电极的极距,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编号为1的电极和编号为2的电极进行供电,其中,所述编号为1的电极为第一电极,所述编号为2的电极为第二电极;获取所述测线编号大于2的所有电极和其余测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编号为1的电极和编号为2的电极进行供电,即可同时获取本测线中电极编号大于2的所有电极和其余测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提升了各测线数据采集的效率和测量数据的时效性,能够更加精准的构建地电模型。
[0011]可选的,所述预设极距为相邻两个电极的极距,所述方法还包括:移动供电电极,对编号为2的电极和编号为3的电极进行供电,其中,所述编号为2的电极为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编号为3的电极为所述第二电极;获取所述测线编号大于3的所有电极和其余测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进行移动,使测量电极发生变化,对编号为2的电极和编号为3的电极进行供电,即可同时获取本测线中电极编号大于3的所有电极和其余测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提升了各测线数据采集的效率和测量数据的时效性,能够更加精准的构建地电模型。
[0013]可选的,所述预设极距为所述测线上所述起始电极与所述末尾电极之间的极距,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起始电极和所述末尾电极供电,其中,所述起始电极为所述第一电极,所述末尾电极为所述第二电极;获取其余测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以完成对整个测线的测量。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极距扩大为测线上的起始电极和末尾电极之间的极距时,获取其余测线的测量数据即完成了对本条测线的所有测量,可通过上述方法在不漏测数据的同时能够保持测量数据的时效性,能够更加精准的构建地电模型。
[0015]可选的,所述测线至少需要布设四条,所述测线布设于采集区域。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采集区域至少布设四条测线,能够囊括采集区域全部区域并形成较为准确的三维地电模型。
[0017]可选的,所述测线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电极的极距相等。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测线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电极之间的极距相同,就能提升布设于采集区域所有测线测量数据获取的准确性。
[0019]可选的,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GPS定位单元,所述GPS定位单元用于获取采集区域的位置信息。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云计算平台快速调取对应采集区域的地电模型。
[0021]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采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采集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采集单元用于选取测线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进行供电,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为预设极距,并获取所述测线中编号大于第二电极的所有电极和其余测
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其中,所述测线包括起始电极和末尾电极,所述起始电极到所述末尾电极之间以预设极距进行电极的布设,并对所述测线中的电极依次进行编号,所述第二电极的编号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编号;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给云计算平台,以便于所述云计算平台通过反演计算得到地电模型。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要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供电,就能同步获取待测电极的测量数据,以满足三维数据采集的要求,同时还能通过改变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极距来获取不同待测电极的测量数据,以保证获取测量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0023]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堤坝渗漏检测预警方法,所述收发器用于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快速读取指令,提高电子设备对采集区域的三维数据采集的效率,以达到在云计算平台快速实现三维数据体的构建及存盘。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采集模块能在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供电后同步获取得电测线中编号大于第二电极的所有电极和其余测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并将获取的测量数据上传至云计算平台得到采集区域的地点模型,这样进行一次供电就能够获取所有待测电极的数据,提升了三维数据采集效率;2、采集模块能通过改变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极距来获取不同待测电极的测量数据,并通过同时同步测量的方式对待测测线上的所有电极进行数据采集,以保证获取测量数据的时效性。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三维电法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模块选取测线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进行供电,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为预设极距;获取所述测线中编号大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所有电极和其余测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其中,所述测线包括起始电极和末尾电极,所述起始电极到所述末尾电极之间以预设极距进行电极的布设,并对所述测线中的电极依次进行编号,所述第二电极的编号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编号;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给云计算平台,以便于所述云计算平台通过反演计算得到地电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三维电法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极距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相邻两个电极的极距;所述测线上所述起始电极与所述末尾电极之间的极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三维电法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极距为相邻两个电极的极距,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编号为1的电极和编号为2的电极进行供电,其中,所述编号为1的电极为第一电极,所述编号为2的电极为第二电极;获取所述测线编号大于2的所有电极和其余测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三维电法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极距为相邻两个电极的极距,所述方法还包括:移动供电电极,对编号为2的电极和编号为3的电极进行供电,其中,所述编号为2的电极为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编号为3的电极为所述第二电极;获取所述测线编号大于3的所有电极和其余测线所有电极的测量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三维电法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极距为所述测线上所述起始电极与所述末尾电极之间的极距,所述方法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培杜立志张琪王勇翟松涛雷亚妮魏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骄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