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酵素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酵素
,尤其涉及一种酵素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发酵在大自然中扮演生物催化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活动。酵素在人体中的新生、繁殖、分解、代谢等机能都扮演著不同的功能。其中,食用酵素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体内排毒、净化血液功效、消化食物、维持皮肤组织再生、调节生化反应及促进新陈代谢,以提供人体对酵素在健康和营养功效方面的需求。
[0003]在现有的生产工艺中,食用酵素一般采用多种可食用的蔬果、种子、菌菇、植物药等材料作为原料,藉由微生物对于氧的特性进行自然发酵作用,使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等物质代谢反应,大量产生和积累所需的代谢产物。但是,现有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使原料能更好的发酵,一般需要对原料进行不停的搅拌,以确保原料和氧气能充分混合,这种方式不仅效果不明显,而且容易产生气泡,对氧气溶于水中不仅效果没有显著提升,反而产生的气泡还会阻隔氧气的溶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酵素制备工艺,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酵素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酵素制备设备进行酵素的制备操作,所述酵素制备设备包括发酵罐、控制环、搅拌碗、控制轨道、转轴和控制销;所述发酵罐上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控制环位于所述发酵罐的内部并且能够沿发酵罐的高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所述控制轨道沿所述发酵罐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控制轨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高于液面的高度并且朝向所述发酵罐的径向;所述转轴沿所述发酵罐的径向设置,并且一端与所述控制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碗的一端沿所述发酵罐的高度方向转动连接;所述控制销沿所述发酵罐的径向与所述转轴滑动连接,一端伸出所述转轴至与所述控制轨道的第一侧面滑动接触,另一端则与所述搅拌碗沿所述发酵罐的高度方向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控制销与所述第一侧面保持滑动接触时,所述搅拌碗呈水平状态;所述控制销与所述凹槽滑动接触时,所述搅拌碗朝向所述发酵罐的罐底方向倾斜;该酵素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上料:通过所述进口将制备酵素的物料加入至所述发酵罐中,并且对所述进口进行封盖;步骤S2,一次搅拌:所述控制环带动所述搅拌碗由所述发酵罐的罐底向灌顶方向移动,形成对发酵液的一次搅拌;步骤S3,倾倒增氧:所述控制环带动盛满发酵液的所述搅拌碗升出液面,并且带动所述搅拌碗继续向灌顶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控制销移动至所述凹槽处,所述搅拌碗在自重作用下相对于所述转轴进行朝向罐底方向的倾倒转动,将搅拌碗中的发酵液倾倒入发酵罐内,使空气溶解在发酵液中,完成倾倒增氧;步骤S5,二次搅拌:所述控制环带动所述搅拌碗再由所述发酵罐的灌顶向罐底方向移动,形成对发酵液的二次搅拌;步骤S7,下料:重复上述步骤使所述发酵罐中的物料进行发酵,然后通过所述出口将发酵后的物料取出,进行酵素的后续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能够带动所述搅拌碗进行转动;在所述步骤S2的一次搅拌和所述步骤S5的二次搅拌中,所述转轴驱动所述搅拌碗在发酵液中进行翻转搅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酵素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轨道设有凸起,在第二侧面设有直侧面和弧形槽,并且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弧形槽处;所述转轴中与所述控制轨道滑动接触的一端由多个直轨道沿圆周方向依次连接组成,并且在相邻两个直轨道之间设有转向槽;所述弧形槽位于液面以下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所述转轴沿所述控制轨道进行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当所述直轨道与所述直侧面保持滑动接触时,所述转轴沿所述发酵罐的高度方向进行直线往复移动,当所述转向槽与所述凸起连接时,所述转轴绕所述凸起进行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酵素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设有四个所述弧形槽和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