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小口径空排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64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5
一种高压小口径空排止回阀属于高压阀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旁侧间隙配合并连接有旁阀体,所述主阀体上侧贴合并连接有支路阀体,所述主阀体内间隙配合固定有后定位环,穿过所述后定位环间隙配合有主阀瓣,所述旁阀体内间隙配合并固定有前定位环,所述前定位环一侧过盈配合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与所述主阀瓣间隙配合,所述定位轴与所述主阀瓣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所述定位轴和所述主阀瓣上,所述主阀体与所述支路阀体之间同时间隙配合设置有导向套,穿过所述导向套间隙配合设置有支路阀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便于维修、装配,并且满足介质自动再循环。且满足介质自动再循环。且满足介质自动再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小口径空排止回阀


[0001]本技术属于高压阀门
,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压小口径空排止回阀。

技术介绍

[0002]空排止回阀是安装在核电转换系统中高压给水泵出口端管道上高压阀门,用于防止给水倒流,保护给水泵。空排止回阀实现介质自动再循环旁路工作,当给水泵在低负荷或者无压状态时,自动再循环旁路实现开启,以保证水泵安全运行。当空排止回阀开启时,再循环旁路就自动关闭。
[0003]常规的空排止回阀通常采用迷宫式结构,此结构非常复杂,小口径阀门装配后会导致维修困难。因此,需要一种较为简单、便于装配和维修,并且满足介质自动再循环的高压小口径空排止回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小口径空排止回阀;本技术能够便于维修、装配,并且满足介质自动再循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小口径空排止回阀,包括主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旁侧间隙配合并连接有旁阀体,所述主阀体上侧贴合并连接有支路阀体,所述主阀体内间隙配合固定有后定位环,穿过所述后定位环间隙配合有主阀瓣,所述旁阀体内间隙配合并固定有前定位环,所述前定位环一侧过盈配合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与所述主阀瓣间隙配合,所述定位轴与所述主阀瓣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所述定位轴和所述主阀瓣上,所述主阀体与所述支路阀体之间同时间隙配合设置有导向套,穿过所述导向套间隙配合设置有支路阀瓣,所述支路阀瓣的底端对应贴合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通过开口销与所述导向套连接,所述推动杆与所述导向套间隙配合,所述推动杆的底端穿过所述主阀瓣上设置的异形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后定位环、所述前定位环、所述导向套和所述主阀瓣上均设置有介质流动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阀体与所述旁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路阀体与所述导向套之间设置有外O型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与所述主阀体之间设置有内O型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与所述主阀体之间还同时间隙配合设置有内螺纹圆柱销,所述内螺纹圆柱销底端顶在所述主阀体上,所述支路阀体压在所述内螺纹圆柱销顶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路阀瓣包括相互连接的大头部和细杆部,所述细杆部穿过所述介质流动孔,所述大头部在所述导向套中并与所述导向套间隙配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主阀体与所述旁阀体,所述主阀体与所述支路阀体均通过螺栓、螺母、弹垫和平垫片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维修,将旁路迷宫式结构改造成支路阀瓣内密封、O型圈密封结构,由主阀瓣实现推动杆带动支路阀瓣联动,在解决结构复杂的同时依然能够实现介质自动再循环,能够保证水泵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图1的A

A向局部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导向套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导向套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推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 1为主阀体、2为旁阀体、3为支路阀体、4为后定位环、5为主阀瓣、6为前定位环、7为定位轴、8为弹簧、9为导向套、10为支路阀瓣、11为推动杆、12为开口销、13为异形孔、14为介质流动孔、15为密封垫片、16为外O型圈、17为内O型圈、18为内螺纹圆柱销、19为大头部、20为细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结合附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高压小口径空排止回阀,包括主阀体1。主阀体1旁侧间隙配合并通过螺栓、螺母、弹垫和平垫片连接有旁阀体2,主阀体1与旁阀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15,防止介质外漏。
[0024]主阀体1内间隙配合并通过组焊固定有后定位环4,后定位环4上设置有介质流动孔14,保证过流面积,穿过后定位环4间隙配合有主阀瓣5,主阀瓣5选用沉淀硬化钢。旁阀体2内间隙配合并通过组焊固定有前定位环6,前定位环6上设置有介质流动孔14,同样保证过流面积。
[0025]前定位环6一侧过盈配合设置有定位轴7,定位轴7与主阀瓣5间隙配合,定位轴7与主阀瓣5之间设置有弹簧8,弹簧8的两端分别顶在定位轴7和主阀瓣5上,主阀瓣5上也有介质流动孔14,防止发生活塞效应,弹簧8可根据介质流量实现主阀瓣5的启闭,定位轴7和后定位环4能够确定主阀瓣5径向移动位置。
[0026]主阀体1上通过螺栓、螺母、弹垫和平垫片连接有支路阀体3,主阀体1与支路阀体3是相互贴合的。主阀体1与支路阀体3之间同时间隙配合设置有导向套9,支路阀体3与导向套9之间设置有外O型圈16,导向套9与主阀体1之间设置有内O型圈17,外O型圈16和内O型圈17均用于防止介质外漏。
[0027]导向套9与主阀体1之间还同时间隙配合设置有内螺纹圆柱销18,内螺纹圆柱销18底端顶在主阀体1上,支路阀体3压在内螺纹圆柱销18顶端,内螺纹圆柱销18用于防止导向套9的轴向转动。
[0028]导向套9上也设置有为了保证过流面积的介质流动孔14,穿过导向套9设置有支路
阀瓣10,支路阀瓣10包括相互连接的大头部19和细杆部20,细杆部20穿过导向套9,细杆部20与导向套9之间可流入介质,防止活塞效应,大头部19在导向套9中并与导向套9间隙配合,可确定支路关闭时位置。
[0029]支路阀瓣10的底端对应贴合设置有推动杆11,推动杆11通过开口销12与导向套9连接,推动杆11与导向套9间隙配合,推动杆11的底端穿过主阀瓣5上设置的异形孔13,在介质流量和弹簧8的作用下,主阀瓣5带动推动杆11,实现支路阀瓣10的联动。
[0030]工作原理:介质从主阀体1的旁阀体2对侧进入,当介质流量大于弹簧8初始压缩产生的力时,介质作用于主阀瓣5上,主阀瓣5向旁阀体2所在侧移动开启,此时推动杆11带动支路阀瓣10向上运动,支路阀瓣10处于关闭状态时,主阀瓣5为全开状态;当给水泵在低负荷或者无压状态时,主阀瓣5向旁阀体2对侧移动关闭,此时推动杆11带动支路阀瓣10向下运动,自动再循环旁路实现开启,以保证水泵安全运行。
[0031]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小口径空排止回阀,包括主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1)旁侧间隙配合并连接有旁阀体(2),所述主阀体(1)上侧贴合并连接有支路阀体(3),所述主阀体(1)内间隙配合固定有后定位环(4),穿过所述后定位环(4)间隙配合有主阀瓣(5),所述旁阀体(2)内间隙配合并固定有前定位环(6),所述前定位环(6)一侧过盈配合设置有定位轴(7),所述定位轴(7)与所述主阀瓣(5)间隙配合,所述定位轴(7)与所述主阀瓣(5)之间设置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两端分别顶在所述定位轴(7)和所述主阀瓣(5)上,所述主阀体(1)与所述支路阀体(3)之间同时间隙配合设置有导向套(9),穿过所述导向套(9)间隙配合设置有支路阀瓣(10),所述支路阀瓣(10)的底端对应贴合设置有推动杆(11),所述推动杆(11)通过开口销(12)与所述导向套(9)连接,所述推动杆(11)与所述导向套(9)间隙配合,所述推动杆(11)的底端穿过所述主阀瓣(5)上设置的异形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小口径空排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定位环(4)、所述前定位环(6)、所述导向套(9)和所述主阀瓣(5)上均设置有介质流动孔(1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青李志杰金菊林继海屈晨王剑李雷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盛世五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