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63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顶部设有按键安装孔和指示灯安装孔,上壳体的侧边设有第一卡槽,沿着所述上壳体的边缘设有一圈凸缘,上壳体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公扣;下壳体的内侧设有多个安装柱,下壳体的侧边设有配合第一卡槽的第二卡槽,沿着下壳体的边缘设有一圈凹台,下壳体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保护柱,下壳体的内侧设有垂直于其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支撑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支撑板均匀下壳体的底部相连接,下壳体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配合公扣的母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紧密、牢固,组装步骤少,组装难度低;上壳体和下壳体一体注塑成型加工,加工容易。加工容易。加工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矫正仪
,具体为一种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青少年在发育期间长期坐姿或站姿不端正容易引起近视或陀背,影响其发育及生活。针对这一现像,身姿矫正仪应运而生。身姿矫正仪的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将身姿不正确信息传递到电路板,通过电路板控制震动马达震动,进而提醒使用者进行姿势调整。而用于电路板、震动马达等部件安装的矫正仪的壳体,多采用螺丝将上、下壳体连接,连接步骤多,组装速度慢,且增加了矫正仪的壳体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有按键安装孔和指示灯安装孔,所述上壳体的侧边设有第一卡槽,沿着所述上壳体的边缘设有一圈凸缘,所述上壳体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公扣;所述下壳体的内侧设有多个安装柱,所述下壳体的侧边设有配合第一卡槽的第二卡槽,沿着所述下壳体的边缘设有一圈凹台,所述下壳体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保护柱,所述下壳体的内侧设有垂直于其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支撑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支撑板均匀下壳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配合公扣的母扣。
[0005]进一步优选,所述指示灯安装孔的边缘设有限位凸起,用于指示灯的安装限位。
[0006]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凸起的下方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孔,用于指示灯的安装限位,加强指示灯的安装稳固性。
[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母扣上开设有配合公扣的矩形扣位,所述母扣的上端向着下壳体外侧设有斜面,起到避让效果,防止阻碍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扣合。
[0008]进一步优选,每个所述安装柱上均设有螺纹孔,通过锁紧螺钉即可实现电路板的安装;每个所述安装柱的侧边设有与其高度齐平且和下壳体的侧边相连接的加强筋,保证安装柱的固定牢固。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垫板,所述垫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用于对电池的限位,防止电池在下壳体内晃动。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支撑板设置于下壳体的远离第二卡槽的侧边,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一个安装柱相连接,提高第一限位板的安装牢固性;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支撑板均与第一限位板相连接。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凸缘设置于上壳体的内侧边缘,所述凹台设置于下壳体的内侧边缘,保证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紧密。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便于上壳体和下壳体
的加工。
[0013]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通过公扣和母扣的扣合,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连接紧密、牢固,可防止因身姿矫正仪的振动而导致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开,导致身姿矫正仪的损坏,且能够减少螺钉的使用,减少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组装步骤,降低组装难度,降低加工难度;通过保护柱实现对电路板的保护和限位;通过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支撑板的设计,实现对震动马达的位置的限位,减少下壳体与震动马达的接触面积,降低因震动马达的震动导致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的震动强度,从而减少给使用者带来的不适感;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便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加工成型,减少加工步骤,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与身姿矫正仪其他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的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的下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身姿矫正仪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

上壳体,101

按键安装孔,102

指示灯安装孔,103

限位凸起,104

第一卡槽,105

凸缘,106

公扣,2

下壳体,201

安装柱,202

第二卡槽,203

凹台,204

保护柱,205

第一限位板,206

第二限位板,207

支撑板,208

母扣,2081

扣位,2082

斜面,3

电路板,4

电池,5

震动马达,6

充电接口,7

开关按键,8

指示灯,9

垫板,10

限位板,1001

限位孔,11

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2]如图1

6所示,一种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卡合,实现身姿矫正仪的内部各零部件的安装;上壳体1的顶部设有按键安装孔101和指示灯安装孔102,通过按键安装孔101实现开关按键7的安装,便于使用者启动或关闭身姿矫正仪,通过指示灯安装孔102实现指示灯8的安装,便于通过指示灯8观察身姿矫正仪的使用状态;上壳体1的侧边设有第一卡槽104,下壳体2的侧边设有配合第一卡槽104的第二卡槽202,通过第一卡槽104和第二卡槽202实现充电接口6的安装,便于对身姿矫正仪充电;沿着上壳体1的边缘设有一圈凸缘105,沿着下壳体2的边缘设有一圈凹台203,凸缘105设置于上壳体1的内侧边缘,凹台203设置于下壳体2的内侧边缘,通过将凸缘105卡入凹台203内,实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卡合连接,便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组装;上壳体1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公扣106,下壳体2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配合公扣106的母扣208,通过公扣106和母扣208的扣合,实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连接,且采用扣合式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连接紧密,可防止因身姿矫正仪的震动马达5的振动而导致上壳体1和下壳体2分开,
导致身姿矫正仪的损坏;且无需螺钉即可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装在一起,降低了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组装难度,减少组装步骤。
[0023]本申请中,下壳体2的内侧设有多个安装柱201,用于电路板3的固定;下壳体2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顶部设有按键安装孔(101)和指示灯安装孔(102),所述上壳体(1)的侧边设有第一卡槽(104),沿着所述上壳体(1)的边缘设有一圈凸缘(105),所述上壳体(1)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公扣(106);所述下壳体(2)的内侧设有多个安装柱(201),所述下壳体(2)的侧边设有配合第一卡槽(104)的第二卡槽(202),沿着所述下壳体(2)的边缘设有一圈凹台(203),所述下壳体(2)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保护柱(204),所述下壳体(2)的内侧设有垂直于其的第一限位板(205)、第二限位板(206)和支撑板(207),所述第一限位板(205)、第二限位板(206)和支撑板(207)均与下壳体(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下壳体(2)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配合公扣(106)的母扣(2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安装孔(102)的边缘设有限位凸起(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身姿矫正仪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103)的下方设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上开设有限位孔(10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镒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飞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