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推力装置锁扣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961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5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推力装置锁扣梁。该装置包括左半锁扣梁主体(1)与右半锁扣梁主体(2),左半锁扣梁主体(1)的内侧面底端具有多个凸出内侧面的对中定位销(5),左半锁扣梁主体(1)底端设置有沿反推力装置的轴向方向贯穿的长螺栓(10),长螺栓(10)在左半锁扣梁主体(1)底端的多个槽口处裸露,形成挂载点;右半锁扣梁主体(2)的内侧面底端具有多个适配容纳所述对中定位销(5)的定位销孔(6),且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2)的内侧面底端固定有多个闭合锁扣(11),所述闭合锁扣(11)具有挂钩,用于挂载在所述长螺栓(10)的挂载点处。本申请通过对中定位销和定位销孔的引导和辅助,降低了左右半锁扣梁主体的扣合难度。降低了左右半锁扣梁主体的扣合难度。降低了左右半锁扣梁主体的扣合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推力装置锁扣梁


[0001]本申请属于发动机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反推力装置锁扣梁。

技术介绍

[0002]叶栅式反推力装置是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改变发动机排气流动方向来获得反向推力,使飞机高效可靠地减速,可以显著缩短飞机的着陆滑跑距离,在潮湿和结冰的跑道上的作用尤为突出;它不仅可以降低飞机对机场的要求,提高机场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应用于飞机的中断起飞,提高飞机工作的安全性。
[0003]叶栅式反推力装置下方安装的导轨梁是构成反推承力框架的主要结构,起到传载、抗变形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类大涵道比发动机叶栅式反推力装置。如图1所示,反推力装置承力框架包括左半单元体100及右半单元体200,左半单元体100及右半单元体200与下方的锁扣梁300连接,锁扣梁300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左半锁扣梁301和右半锁扣梁302,左半锁扣梁301和右半锁扣梁302通过锁扣锁在一起。
[0004]锁扣梁300设计用于传递载荷,参与共同构成反推力装置主要承力框架,同时锁紧反推左右半单元体,传统叶栅式反推力装置锁扣梁采用铝合金铸造成型,尺寸大、结构复杂,这种结构形式主要存在缺点如下:
[0005]a)受反推力装置大量使用大尺寸薄壁结构影响,一旦左右半单元体安装后变形量不一致,会造成在传统锁扣轨梁端面难以实现左右半对中、导致安装锁紧困难;
[0006]b)传统锁扣梁尺寸长,前后截面形状差异大,为保证整梁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能力,需采用大量等厚加强筋结构,导致结构冗余、重量过大;
[0007]c)传统锁扣梁在尾缘位置需通过铸造整体形成短舱外表面,满足气动型面要求,使得在在端部结构型面成型复杂,极大增加了铸造工艺、工装设计难度;
[0008]d)传统锁扣梁的主、辅导轨槽为圆柱形机加结构,与梁主体为紧度配合,一旦表面发生损伤,拆卸维护难度大,易损伤梁主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反推力装置锁扣梁,主要包括:
[0010]左半锁扣梁组件,包括左半锁扣梁主体,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具有朝向右半锁扣梁组件的内侧面及背对所述右半锁扣梁组件的外侧面,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的外侧面具有导轨槽,用于连接反推力装置的左半单元体,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的内侧面底端具有多个凸出内侧面的对中定位销,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底端设置有沿反推力装置的轴向方向贯穿的长螺栓,所述长螺栓在左半锁扣梁主体底端的多个槽口处裸露,形成挂载点;
[0011]右半锁扣梁组件,包括右半锁扣梁主体,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具有朝向所述左半锁扣梁组件的内侧面及背对所述左半锁扣梁组件的外侧面,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的外侧面具有导轨槽,用于连接反推力装置的右半单元体,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的内侧面底端具有
多个适配容纳所述对中定位销的定位销孔,且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的内侧面底端固定有多个闭合锁扣,所述闭合锁扣具有挂钩,用于挂载在所述长螺栓的挂载点处。
[0012]优选的是,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外侧面的导轨槽及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外侧面的导轨槽均各自包括一个沿反推力装置轴向延伸的主导轨槽及一个沿反推力装置轴向延伸的辅助导轨槽,所述主导轨槽为截面为圆形的滑槽,所述辅助导轨槽为截面为L型的滑槽。
[0013]优选的是,所述辅助导轨槽通过抽芯铆钉固定在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或者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的外侧面上。
[0014]优选的是,所述辅助导轨槽的L型滑槽包括第一面板,设置在第一面板一侧的与所述第一面板垂直连接的第二面板,以及设置在第二面板一侧的与所述第二面板垂直连接的第三面板,所述第三面板平行于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或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的外侧面上,所述L型滑槽是指由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及第三面板围成的槽空间,位于所述L型滑槽内的辅助导轨为L型结构。
[0015]优选的是,所述主导轨槽内安装有主导轨槽衬套,所述主导轨槽衬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主导轨槽内。
[0016]优选的是,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及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均为多腔体盒式结构,多腔体盒式结构的内部沿反推力装置轴向方向从前至后根据压力分布优化形成变厚度的加强结构。
[0017]优选的是,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及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的尾端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有第一支板及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用于包覆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及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的尾端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支板用于包括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及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的尾端的内侧面,所述尾端是指反推力装置内气体流向的末端。
[0018]优选的是,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及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均具有蒙皮,所述蒙皮在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或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的底端延伸,并在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或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的尾端反向弯曲,形成折弯片,所述第一支板及所述第二支板均具有能够压接在所述折弯片的上下两面的侧板,并通过抽芯铆钉一同固定在所述折弯片上。
[0019]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销孔内安装有定位销衬套。
[0020]本申请提供的反推力装置锁扣梁通过在关键接口采用辅助定位、结合载荷分布的变厚度加强结构、局部端面型面补偿、导轨槽承载优化等设计思路,在锁扣梁实现传递载荷一般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具备辅助对中、局部型面补偿、降低结构重量、维护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反推力装置承力框架示意图。
[0022]图2是现有的锁扣梁示意图。
[002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反推力装置锁扣梁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的右视图。
[0025]图5是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的闭合锁扣安装示意图。
[0026]图6是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的辅助导轨槽安装示意图。
[0027]图7是本申请图6所示实施例的辅助导轨槽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的变厚度加强示意图。
[0029]图9是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支板及第二支板安装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的辅助导轨槽在对中状态下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0031]图11是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的辅助导轨槽在非对中状态下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0032]其中,1

左半锁扣梁主体,2

右半锁扣梁主体,3

主导轨槽,4

辅助导轨槽,5

对中定位销,6

定位销孔,7

第一支板,8

第二支板,9

蒙皮,10

长螺栓,11

闭合锁扣,12

螺栓,13

螺母,14

抽芯铆钉,41

第一面板,42

第二面板,43

第三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推力装置锁扣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半锁扣梁组件,包括左半锁扣梁主体(1),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1)具有朝向右半锁扣梁组件的内侧面及背对所述右半锁扣梁组件的外侧面,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1)的外侧面具有导轨槽,用于连接反推力装置的左半单元体,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1)的内侧面底端具有多个凸出内侧面的对中定位销(5),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1)底端设置有沿反推力装置的轴向方向贯穿的长螺栓(10),所述长螺栓(10)在左半锁扣梁主体(1)底端的多个槽口处裸露,形成挂载点;右半锁扣梁组件,包括右半锁扣梁主体(2),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2)具有朝向所述左半锁扣梁组件的内侧面及背对所述左半锁扣梁组件的外侧面,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2)的外侧面具有导轨槽,用于连接反推力装置的右半单元体,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2)的内侧面底端具有多个适配容纳所述对中定位销(5)的定位销孔(6),且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2)的内侧面底端固定有多个闭合锁扣(11),所述闭合锁扣(11)具有挂钩,用于挂载在所述长螺栓(10)的挂载点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推力装置锁扣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1)外侧面的导轨槽及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2)外侧面的导轨槽均各自包括一个沿反推力装置轴向延伸的主导轨槽(3)及一个沿反推力装置轴向延伸的辅助导轨槽(4),所述主导轨槽(3)为截面为圆形的滑槽,所述辅助导轨槽(4)为截面为L型的滑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推力装置锁扣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轨槽(4)通过抽芯铆钉(14)固定在所述左半锁扣梁主体(1)或者所述右半锁扣梁主体(2)的外侧面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推力装置锁扣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轨槽(4)的L型滑槽包括第一面板(41),设置在第一面板一侧的与所述第一面板(41)垂直连接的第二面板(42),以及设置在第二面板(42)一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锡钢孟超张博李盈建刘明晨王谦舜朱崇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