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57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4
一种具有稳焰结构的燃烧器,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包括混合筒,混合筒内设置有与混合筒同心布置的燃气管组件,燃气管组件包括燃气主管,燃气主管前端沿周向布置有多根与燃气主管连接的L形支管,L形支管的前端伸出混合筒、并于侧壁上开设有朝外的燃气出口孔;燃气出口孔的后侧配合设置有上设置有挡风结构,通过挡风结构对混合筒输送的压力空气形成阻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气出口孔后侧配合设置有挡风结构,使压力空气不直接吹向燃气出口孔输出的燃气,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稳焰结构的燃烧器


[0001]本技术涉及燃烧器
,具体为一种具有稳焰结构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专利号:202022745809.0公开了一种燃烧头支撑保护装置,包括风筒,风筒内同轴穿置有燃气主管,燃气主管的前端连接有燃烧头组件,燃烧头组件包括连接管以及沿周向连接在连接管环周的L形支管,L形支管的前端伸出混合筒、并于侧壁上开设有朝外的燃气出口孔;该结构的燃烧器存在明显的缺陷:即风筒中的压力空气会使L形支管上的燃气出口孔不能正常输出燃气,或燃气出口孔输出燃气的在压力空气的作用下快速向前,不能与空气形成均匀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包括混合筒,混合筒内设置有与混合筒同心布置的燃气管组件,燃气管组件包括燃气主管,燃气主管前端沿周向布置有多根与燃气主管连接的L形支管,L形支管的前端伸出混合筒、并于侧壁上开设有朝外的燃气出口孔;
[0005]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出口孔的后侧配合设置有上设置有挡风结构,通过挡风结构对混合筒输送的压力空气形成阻挡。
[0006]进一步地,混合筒的前端设置有一圈数量、位置与L形支管相对应的弧形槽,L形支管的前端侧壁与对应弧形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燃气出口孔、与弧形槽内壁贴合的一侧位于L形支管的同侧外壁上,使混合筒的前端侧壁形成燃气出口孔的挡风结构。
[0007]本技术的燃气出口孔后侧配合设置有挡风结构,通过挡风结构对混合筒输送的压力空气形成阻挡,使压力空气不直接吹向燃气出口孔输出的燃气,而燃气出口孔输出的燃气则可以向四周扩散,而混合筒输出的压力空气作用下,L形支管输出端的四周会形成低压区,而位于低压区的燃气自动向前与前方高压区的空气充分混合燃烧,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
[0010]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2、3所示,本技术包括混合筒1,混合筒1内设置有与混合筒同心布置的
燃气管组件2,燃气管组件2包括燃气主管2.1,燃气主管2.1前端沿周向布置有多根与燃气主管连接的L形支管2.2,L形支管2.2的前端伸出混合筒1、并于侧壁上开设有朝外的燃气出口孔2.3。
[0012]混合筒1的前端设置有一圈数量、位置与L形支管2.2相对应的弧形槽1.1,L形支管2.2的前端侧壁与对应弧形槽1.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燃气出口孔2.3、与弧形槽1.1内壁贴合的一侧位于L形支管2.2的同侧外壁上,使混合筒1的前端侧壁形成燃气出口孔的挡风结构。
[0013]本技术的燃气出口孔2.3后侧配合设置有挡风结构,通过挡风结构对混合筒2输送的压力空气形成阻挡,使压力空气不直接吹向燃气出口孔2.3输出的燃气,而燃气出口孔2.3输出的燃气则可以向四周扩散,而混合筒1输出的压力空气作用下,L形支管输出端的四周会形成低压区,而位于低压区的燃气自动向前与前方高压区的空气充分混合燃烧,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包括混合筒,混合筒内设置有与混合筒同心布置的燃气管组件,燃气管组件包括燃气主管,燃气主管前端沿周向布置有多根与燃气主管连接的L形支管,L形支管的前端伸出混合筒、并于侧壁上开设有朝外的燃气出口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出口孔的后侧配合设置有上设置有挡风结构,通过挡风结构对混合筒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凯勤吴小强周媛媛纪宽阳范明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卡瓦诺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