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950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用于高效换热管单支上料的上料机构、清洗机构、输送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连接于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清洗机构设置于输送机构的中部,所述控制机构与上料机构、清洗机构和输送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高效换热管外表面清洁度要求、翅片间夹杂及清洗方式的特点,采用上料结构实现自动上料,采用设备清洗替代人工成捆浸泡清洗,利用PLC电控柜对上料机构、清洗机构和输送机构进行集成控制,实现单支高效换热管自动上料、清洗的设计。计。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效换热管管外清洗
,特别是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商场、写字楼、图书馆等场所都安装和长时间使用空调器。在空调器的换热器中,通常采用光管外表面强化的高效换热管作为换热器的管束,高效换热管是商用空调器的主要换热零部件,在空调器使用的过程中,对高效换热管外表面的清洁度要求高,若表面存在油污、杂质等,会进入换热系统,从而造成系统腐蚀、压缩机损坏等质量隐患,因此,需要清洗干净高效换热管的外表面。
[0003]目前,高效换热管的外表面清洗是采用人工成捆浸泡的方式进行,清洗动作是重复而繁复的体力劳动,过程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此外,由于高效换热管的翅片间距小,翅片间夹杂的杂质难以清洗,特别是将高效换热管成捆浸泡的方式,浸泡清洗后的翅片之间仍会有油污、杂质残留,高效换热管的清洗质量不能保证。为了提高高效换热管的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单支高效换热管外表面清洗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实现单支高效换热管自动化上料和清洗,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力成本,高效换热管翅片间能够完全清洗干净,清洗质量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用于高效换热管单支上料的上料机构、清洗机构、输送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连接于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清洗机构设置于输送机构的中部,所述控制机构与上料机构、清洗机构和输送机构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挡料气缸、挡板、预上料区、上料架和顶升气缸,所述挡料气缸、预上料区、上料架和顶升气缸设置于输送机构的滚轮一侧,所述挡板装于滚轮的另一侧。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上料区为斜面结构,所述预上料区靠近上料架的一侧高于靠近挡板的一侧。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料气缸装于预上料区下方,所述挡料气缸顶部设有转动挡板,所述转动挡板与挡料气缸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料气缸一侧连接装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上方连接有顶升平台,所述顶升平台上方设有上料架。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架为斜面结构,所述上料架一侧设有挡块,所述上料架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感应上料架中的物料。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架斜面结构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预上料区斜面结构的倾斜角度,有利于上料架上的物料滑落至预上料区中。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补液泵、清洗泵、水箱和若干个环洗工装,所述水箱与补液泵和清洗泵连接,所述清洗泵与若干个环洗工装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机构还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装于输送辊道机架上,使环洗工装喷出的清洗液只喷洒在密封罩内。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机构设有六个环洗工装,六个所述环洗工装均匀分布于密封罩内部,所述环洗工装设置于滚轮与滚轮之间。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洗工装表面整圈设有孔洞,所述孔洞越小,喷出清洗液的压力越大。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洗工装下方设有液体回收管道,所述液体回收管道与水箱连接。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体回收管道内部设有若干层过滤网。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体回收管道设有管道开关。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中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PLC电控柜连接,用于监测水箱中的液位高度。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辊道机架、伺服电机、链条和若干个滚轮,若干个所述滚轮装于输送辊道机架上,所述链条与若干个所述滚轮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装于输送辊道机架底部。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伺服电机设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链条传动连接。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辊道机架设有若干个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与链条传动连接,若干个所述从动链轮装于输送辊道机架的两端和滚轮的下方。
[002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截面为中间凹,两侧凸的结构,所述滚轮中部设有斜凹槽,所述斜凹槽用于稳定放置高效换热管,所述滚轮两侧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装于输送辊道机架上。
[002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一侧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链条传动连接。
[002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辊道机架上还设有风机和风道,所述风机与风道连接,所述风道设于密封罩的一端。
[002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机构包括PLC电控柜,所述PLC电控柜与上料机构、清洗机构和输送机构控制连接。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根据高效换热管外表面清洁度要求、翅片间夹杂及清洗方式的特点,采用上料结构实现自动上料,采用设备清洗替代人工成捆浸泡清洗,利用PLC电控柜对上料机构、清洗机构和输送机构进行集成控制,实现单支高效换热管自动上料、清洗的设计。
[0028]相较于传统的人工上料和成捆浸泡清洗高效换热管,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低成本地实现机械自动化清洗高效换热管外表面,有效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改善操作的劳动强度,将操作人员从简单重复的操作中解放出来;采用环洗工装压力喷淋清洗替代人工成
捆浸泡清洗的方式,有效解决高效换热管外表面翅片间残留油污、夹杂难以清洗的问题,使高效换热管外表面清洁度优于标准要求,清洗后高效换热管外表面残留低于要求的30mg/m2,整个系统通过PLC控制器进行交互式通信,集成控制,实现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的清洗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的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的输送机构结构侧视图。
[0034]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35]1、上料机构;11、挡料气缸;12、挡板;13、预上料区;14、上料架;15、顶升气缸;16、转动挡板;17、顶升平台;18、挡块;2、清洗机构;21、补液泵;22、清洗泵;23、水箱;24、环洗工装;25、密封罩;26、液体回收管道;3、输送机构;31、输送辊道机架;32、伺服电机;33、链条;34、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高效换热管单支上料的上料机构、清洗机构、输送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连接于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清洗机构设置于输送机构的中部,所述控制机构与上料机构、清洗机构和输送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挡料气缸、挡板、预上料区、上料架和顶升气缸,所述挡料气缸、预上料区、上料架和顶升气缸设置于输送机构的滚轮一侧,所述挡板装于滚轮的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气缸装于预上料区下方,所述挡料气缸顶部设有转动挡板,所述转动挡板与挡料气缸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气缸一侧连接装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上方连接有顶升平台,所述顶升平台上方设有上料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管外表面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补液泵、清洗泵、水箱和若干个环洗工装,所述水箱与补液泵和清洗泵连接,所述清洗泵与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清学李德华彭小兵张正蒋强戴恩成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