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棚顶结构、培植大棚及培植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36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棚顶结构、培植大棚及培植产线,其中,棚顶结构用于设于培植大棚的棚体上,棚体的长度所在方向为第一方向,棚体的宽度所在方向为第二方向,棚顶结构包括顶部框架、保温覆膜结构以及开闭结构;顶部框架用于设于棚体的棚顶,顶部框架上形成有覆盖区;保温覆膜结构设于顶部框架,且盖合覆盖区,保温覆膜结构活动设置,且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使棚体的棚顶敞开的收拢位置、以及使棚体的棚顶密封的展开位置;开闭结构设于顶部框架,包括可沿第一方向活动的开闭部,开闭部驱动连接保温覆膜结构,用以使得保温覆膜结构能够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如此设置,省时省力,操作简单快捷,能够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能够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能够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棚顶结构、培植大棚及培植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培植大棚
,尤其是一种棚顶结构、培植大棚及培植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在冬季非常寒冷的环境下,为提高植物存活率以及保证物产,培育作业需在大棚内进行,当进入春季或者夏季后,需打开大棚,以使植物在自然环境下生长,而现有的大棚需要人工揭开顶盖,让棚内植物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工人需要在春夏揭开顶盖,在冬季盖上顶盖,费时费力,操作困难,同时,揭开顶盖和盖上顶盖都需要攀爬至高处来完成作业,给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棚顶结构、培植大棚及培植产线,旨在解决现有的大棚需要人工揭开和盖上顶盖,不仅费时费力,操作困难,而且会给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棚顶结构,用于设于培植大棚的棚体上,所述棚体的长度所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棚体的宽度所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棚顶结构包括:
[0005]顶部框架,用于设于所述棚体的棚顶,所述顶部框架上形成有覆盖区;
>[0006]保温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棚顶结构,用于设于培植大棚的棚体上,所述棚体的长度所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棚体的宽度所在方向为第二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结构包括:顶部框架,用于设于所述棚体的棚顶,所述顶部框架上形成有覆盖区;保温覆膜结构,设于所述顶部框架,且盖合所述覆盖区,所述保温覆膜结构活动设置,且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使所述棚体的棚顶敞开的收拢位置、以及使所述棚体的棚顶密封的展开位置;以及,开闭结构,设于所述顶部框架,包括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的开闭部,所述开闭部驱动连接所述保温覆膜结构,用以使得所述保温覆膜结构能够在所述收拢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覆膜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滑层、保温纤维层、保温塑料层、棉花纤维层以及防水层,其中:所述防滑层的材质包括聚乙烯材料;和/或,所述保温纤维层内填充有大豆纤维填充物;和/或,所述保温塑料层的材质包括低发泡聚丙烯;和/或,所述棉花纤维层内填充有棉花填充物;和/或,所述防水层的材质包括微孔膜复合面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包括:下边框,用于安装于所述棚体的棚顶,且沿所述棚体的周侧延伸设置;以及,两个顶部侧板,相对设置且分设于所述下边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个框边上,各所述顶部侧板均呈立式设置;其中,所述下边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个框边、以及两个所述顶部侧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覆盖区;所述保温覆膜结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边分别对应活动安装于所述下边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个框边,所述保温覆膜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边,其中一个固定于对应侧的所述顶部侧板,另一个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棚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结构还包括滑动连接结构,所述滑动连接结构设于所述保温覆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梓良殷燕芳江悦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