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84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4
马达具有: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定子,其具有多个线圈,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地配置;以及引出线支承部,其配置于所述线圈的上侧,支承从多个所述线圈延伸的多个引出线。所述引出线支承部具有供所述引出线贯穿的引导部,该引导部将所述引出线沿轴向引导至该引出线支承部的上侧。所述引导部具有:筒状的插入部,其与所述线圈对置地配置,供所述引出线插入;以及筒状的引出部,其配置于比所述插入部靠上侧的位置,供从所述插入部插入的所述引出线引出。所述引出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周壁,并且具有由所述周壁的周向的一部分在径向上开口而成的缺口部。周向的一部分在径向上开口而成的缺口部。周向的一部分在径向上开口而成的缺口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
[0002]本申请基于2020年3月25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20

054903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0003]以往,从马达的线圈延伸的引出线(线圈导线的端部)在马达轴的轴向一侧被支承。而且,已知有例如具有将引出线朝向马达的轴向一侧引导的引导部的结构的马达。该引导部构成为筒状,供引出线沿轴向观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319511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上述结构的引导部的附近,在将引出线与其他被连接部件电连接的情况下,有时必须使引出线变形、位移。此时,引导部的筒状部分有可能妨碍电连接。然而,引导部的筒状部分是为了使引出线相对于周围绝缘而需要的,因而课题在于兼顾引出线的连接时的作业性和引出线的绝缘性。
[0009]鉴于上述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引出线的绝缘性和引出线的连接时的作业性的马达。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的马达具有: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该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定子,其具有多个线圈,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地配置;以及引出线支承部,其配置于所述线圈的上侧,支承从多个所述线圈延伸的多个引出线。所述引出线支承部具有供所述引出线贯穿的引导部,该引导部将所述引出线沿轴向引导至该引出线支承部的上侧。所述引导部具有:筒状的插入部,其与所述线圈对置地配置,供所述引出线插入;以及筒状的引出部,其配置于比所述插入部靠上侧的位置,供从所述插入部插入的所述引出线引出。所述引出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周壁,并且具有由所述周壁的周向的一部分在径向上开口而成的缺口部。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的马达,将引出线沿轴向引导的引导部具有筒状的插入部和筒状的引出部。引出线内包于引导部,能够确保绝缘性。并且,在引出部的缺口部中,能够设置使引出线变形、位移的可动区域。即,马达能够兼顾引出线的绝缘性和引出线的连接时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纵剖视图。
[0015]图2是马达的立体图。
[0016]图3是马达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0017]图4是马达的拆下壳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8]图5是示出马达的引出线支承部和端子部件的部位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0019]图6是示出引出线支承部和端子部件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0020]图7是引出线支承部的立体图。
[0021]图8是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22]图9是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23]图10是从上方观察端子部件的立体图。
[0024]图11是从下方观察端子部件的立体图。
[0025]图12是变形例1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0026]图13是变形例2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0027]图14是变形例3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0028]图15是变形例4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0029]图16是变形例5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0030]图17是变形例6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0031]图18是变形例7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
[0033]在本说明书中,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简称为“径向”,将沿着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设马达的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由此,以轴向为“上下方向”、以图2中的上下方向为马达的上下方向来说明各部的形状和位置关系。另外,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马达使用时的朝向和位置关系。
[0034]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轴向平行的剖面称为“纵剖面”。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平行”、“垂直”在严格的意义上并不表示平行、垂直,而包含大致平行、大致垂直。
[0035]<1.马达的概略结构>
[0036]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纵剖视图。图2是马达1的立体图。图3是马达1的局部放大俯视图。马达1具有转子20、定子30、轴承40、壳体50、引出线支承部60以及端子部件70。
[0037]转子20配置于定子30的径向内方。转子20具有沿着中心轴线C配置的轴21,该中心轴线C沿上下方向延伸。轴21例如是由金属构成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的部件。
[0038]转子20还具有转子铁芯22和磁铁23。转子铁芯22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固定在插入于径向内侧的轴21的径向外周部。转子铁芯22例如通过将多张电磁钢板沿上下方向层叠而构成。
[0039]磁铁23固定于转子铁芯22的径向外周部。磁铁23例如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固定于转子铁芯22的径向外周部。磁铁23的径向外周面在径向上与定子30的径向内周面对置。磁铁23具有在周向上交替排列的S极和N极。
[0040]定子30配置于转子20的径向外方。定子30与转子20在径向上对置地配置。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1、绝缘件32以及多个线圈33。
[0041]定子铁芯31具有铁芯背部311和多个齿部312。铁芯背部311呈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环状。多个齿部312从铁芯背部311的径向内周面向径向内侧朝向中心轴线C延伸。多个齿部312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定子铁芯31例如通过将多张电磁钢板沿上下方向层叠而构成。
[0042]绝缘件32配置于定子铁芯31。绝缘件32以包围齿部312的外表面的方式设置。绝缘件32配置在定子铁芯31与线圈33之间。绝缘件32例如由合成树脂等绝缘部件构成。另外,齿部312的径向内周面的与磁铁23对置的对置部从绝缘件32露出。
[0043]线圈33由在多个齿部312中分别卷绕于绝缘件32的周围的导线构成。即,绝缘件32介于齿部312与线圈33之间。齿部312和线圈33通过绝缘件32而相互电绝缘。多个线圈33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
[004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具有12个线圈33。而且,通过1根导线将2个线圈33作为一组连续卷绕,从而形成6个线圈33的组。6个线圈33的组分别具有朝向上侧延伸的2根引出线331。即,马达1具有12根引出线331。另外,引出线331是构成线圈33的导线的端部。
[0045]轴承40在轴向上下成对配置。上侧的轴承40配置在比定子30靠上方的位置。下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马达,其具有: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该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定子,其具有多个线圈,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地配置;以及引出线支承部,其配置于所述线圈的上侧,支承从多个所述线圈延伸的多个引出线,所述引出线支承部具有供所述引出线贯穿的引导部,该引导部将所述引出线沿轴向引导至该引出线支承部的上侧,所述引导部具有:筒状的插入部,其与所述线圈对置地配置,供所述引出线插入;以及筒状的引出部,其配置于比所述插入部靠上侧的位置,供从所述插入部插入的所述引出线引出,所述引出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周壁,并且具有由所述周壁的周向的一部分在径向上开口而成的缺口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引导部具有圆筒部,该圆筒部与所述引出部的下侧连续地配置在所述引出部与所述插入部之间,所述圆筒部具有与所述引出线的外径相同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缺口部具有开口的周向的间隔随着从所述引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服部隆志桑本裕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